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清朝中國第一兵工廠——江南製造總局

清朝中國第一兵工廠——江南製造總局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同治元年即1862年,正處於兵火之中的江南大地哀鴻遍野。開埠以來,華洋雜處的上海,繁華一時,此時正處於天平軍的兵鋒之下,形勢岌岌可危。

所謂亂世英雄,李鴻章就在這時離開了曾國藩的幕府,遠赴上海。此人有“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侯”的抱負。但面對太平天國重重圍困下的上海,也是束手無策。這時上海紳商坐不住了,僱傭了七艘英籍輪船,橫穿太平軍佔領區,以每次載運3000人的規模,共分三次將李鴻章和他的子弟兵淮軍9000人運到上海。

清朝中國第一兵工廠——江南製造總局

江南製造總局的創辦人李鴻章

這是這位“東方俾斯麥”第一次近距離見識了什麼是“堅船利炮”。在中西華洋的衆目關注中,扛着擡槍刀矛,頭裹布巾,身穿寬大的勇字號衣,腳蹬草鞋的淮軍,成爲上海駐防各軍中兵力最多的一支,也成爲清政府守住上海、收復江南的主力。

此時李鴻章的對手是太平軍最精銳的部隊,忠王李秀成部,不僅兵多將廣,而且還配備了西式槍炮。這讓李鴻章羨慕不已。他告訴老師曾國藩,自己深以中國軍器遜於外洋爲恥。假如中國能自己造開花大炮、輪船,西洋人肯定不敢輕視於我。

1863年,一名剛從英法聯軍中辭職的英國人,走進了李鴻章幕府。他名叫馬格里,後來加入了淮軍,娶了一位中國妻子。他向李鴻章提出一項重要建議。即淮軍從西方購買彈藥的成本太高,“買一顆從英國炮船上偷來的很普通的12磅炮彈要費30兩銀子,買一萬粒最差的於彈也要19兩銀子,即6英鎊。”“我告訴他(李鴻章),歐洲各國都開辦大工廠製造軍火,中國若爲本身利益着想,也應該建立這樣的工廠。”爲了讓李鴻章相信此事的可行性和自己的能力,馬格里借擔任淮軍炮隊教習之便,利用簡單的工具,製造了一顆炮彈和引信等配件。

清朝中國第一兵工廠——江南製造總局 第2張

江南製造總局造炮的機器

這讓李鴻章明白槍炮子彈不是什麼“奇技淫巧”,而且萌生了創立軍械製造廠的念頭。

和李鴻章有同樣想法的還有他的老師曾國藩。最初也只是爲了供應湘軍所需的西式彈藥,於1861年在安徽安慶設立了湘軍安慶內軍械所,網羅徐壽、華衡芳、李閃蘭等國內詳務人才於其中。從生產槍炮彈藥開始,逐漸試製西洋槍炮,但是成果並不樂觀。

就在兩大洋務領袖陷入困頓時,一個絕好的機會出現了。1865年,正在鎮壓捻軍的李鴻章收到丁日昌一封信,得知上海虹口有一個洋人辦的鐵廠,不僅能造槍炮,而且能製造輪船。如今洋人願意出售,要價十萬兩。早想設廠製造槍炮彈藥的李鴻章十分動心,無奈囊中羞澀。恰在此時,有個被革職的海關道翻譯願拿出四萬兩銀子促成此事,算爲自己贖罪。李鴻章又從海關借來一些銀子,這樣就買下了洋人的機器廠。

李鴻章購得該機器廠後,正式改名爲江南製造總局,中國工業史上著名的“江南品牌”就這樣誕生了。

“總局”是李鴻章和曾國藩的創意,所謂“總”就是說不單單槍炮船隻,還包羅各種機器。但由於財力和人力有限,各種機器也僅指軍械方面的機器。

清朝中國第一兵工廠——江南製造總局 第3張

翻譯館

與此同時,曾國藩派有中國留美第一人之稱的容閎前往美國購買機器,猶如給江南製造局成立獻上的厚禮,江南製造總局成立後不久,1865年底,容閩自美國訂購的大批機器飄洋過海歸來,曾國藩決定將這批機器全部撥給江南製造總局使用,以壯大規模。隨着規模的擴大機器的增多,原來狹小的機器製造廠已經不能滿足江南製造總局的需要。

1867年夏天,上海城南高昌廟鎮一夜之間熱鬧了起來。大批軍隊、民夫聚集而至,大興土木。瀕臨黃浦江的大片土地上,一座座中西合璧的廠房建築撥地而起,當年共建成機器製造、木工、鑄鐵、鑄銅、打鐵、傷船、鍋爐、火炮、步槍、火箭等多個車間(和福建船政一樣,這些車間當時也都稱爲“廠“),製造局公所、文案房等辦公、培訓機構,以及煤場、倉庫等材料堆儲場所。在這連片建築的人口處,門樓上赫然醒目幾個大字:江南機器製造總局。

江南製造總局創辦後,數年之間就造出輪船四艘,洋槍、大小開花飽、洋火箭等數千件。

李鴻章說:江南製造局是中國最大的軍工廠。

清朝中國第一兵工廠——江南製造總局 第4張

江南製造總局的機器和工人

近代海軍奠基人沈葆楨說:凡直隸督臣和江南各省使用的武器,都是由江南製造局提供的。

清朝大員端方說:江南製造總局製造的槍炮彈藥比以前有很大進步。槍炮、子彈、鍊鋼等廠成效昭然。

著名官商盛宣懷說:金陵、天津、福州、廣州、漢陽等廠的興起,都借鑑上海製造局的成規,是它開的好頭。

可見江南製造總局在中國近代軍事工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