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武則天一生所跨越和影響的唐朝時尚流行史

武則天一生所跨越和影響的唐朝時尚流行史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的熱播劇《武媚娘傳奇》重新引起了大家對於唐代時尚的關注,劇中華麗的服飾、高聳複雜的髮飾,以及性感的坦胸裝,都成爲熱議甚至爭論的話題,到底這些元素是否反映了唐代的實際情況?其實並不能用一個簡單的答案來回答。

我們對於中國古代服飾的印象,往往停留在一成不變的臉譜式概念,簡單地認爲唐代以肥爲美、宋代清雅纖細,但其實古時流行變化的速度並不輸今日,甚至三五年便會有所改變。

自入宮到退位,武則天一生歷經初唐至盛唐近七十年,這一段時間的宮廷服飾,隨着整體國力、經濟、風氣,甚至氣候各種因素的變化,不管是從審美、妝發、服裝到面料、紋樣,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武后的一生其實本是一個挺好展現流行變遷的題材,另外,作爲一位最終登上帝國政治頂端的女性,武后不僅對當時各種有政治意味的服裝制度進行改革、創新,她自身對於改變當世時尚也有強大的能量,撇開影視劇不談,不妨來看看武后一生所跨越和影響的唐朝流行史。

武則天一生所跨越和影響的唐朝時尚流行史

網絡配圖

 1、纖細保守的舊朝遺韻

武則天生於武德七年(624年),貞觀十一年(637年)十四歲時入宮,在當了十二年才人之後,隨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感業寺爲尼。

貞觀距唐代開國不遠,女裝風格尚與北朝後期、隋類似,崇尚纖細的身形,並相對保守,此時武才人眼中的宮中嬪妃,大約多梳着高髻,身穿大袖襦衫,束着裙腰極高的長裙;而作爲身份較一般的女性,則可能更多穿着窄袖衫子和間裙,髮型則以鬟髻爲主。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紅衫窄裹小擷臂”,上衣多爲交領或圓領襦衫,日常一般穿着窄袖短衫子,不管窄袖廣袖,領口相交的位置都很高,此時裙腰位置也極高,甚至束至胸上腋下,幾近領口,有時會在腰間加束一條腰裙,並大量使用北朝以來即已流行的肩帶裙,裙襬寬闊拖地,所以宮女、婢女在室外行走或勞作時,還會在腰胯部束帶,將裙襬收攏高便於行事,露出裙內所穿的條紋袴。

裙色則以紅綠、紅藍、紅白、紅黃的寬長條間色爲多,可稱爲“間裙”或“間彩裙”。

當時的普通髮型仍有濃郁隋風,鬢髮收攏服帖,頭頂則以低矮的層疊盤繞型髮髻爲主,或盤繞成單髻,或帶鬟雙髻,但有一種挽發收攏至腦後,自下翻轉而上成的高髻也開始出現,或即文獻所稱的“唐武德中,宮中梳半翻髻”,這種高髻自出現以來很快自上而下流行至民間,皇甫德就曾經向唐太宗上書批評過宮中所起的這種不良帶頭作用,“俗尚高髻,是宮中所化也”,太宗聽後耍性子怒曰:“此人慾使宮人無發,乃稱其意!”這種髮型還一直延續到盛唐以後,成爲唐代女性發型中地位較高的一種。

唐初服飾上的保守,除了領口、裙腰較高以外,還體現在婦女出行的遮蔽上,當時的宮人、王公之家的貴婦不僅平時遵守禮教,衣裝嚴裹,出行乘馬時,也須頭戴一種障面蔽塵之巾“冪離”,全身上下檔得嚴嚴實實的,“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窺之”。

 2、步入開放的高宗朝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武則天再度入宮,之後被封爲二品昭儀,一步步確立自己在宮中的地位,登上皇后之位。

這時唐代女裝的風格也悄然開始發生了變化,崇尚的身形從纖細瘦弱轉爲更加挺拔,風氣也漸開放。

這一段時間京畿周邊王公貴族墓葬的考古材料極其豐富,尤其是陪葬昭陵的韋貴妃、燕妃墓,以及新城長公主、房陵大長公主等墓葬的陸續發現,爲了解當時宮中流行提供了大量直接的材料,上衣領口轉爲以圓領式爲主,領襟鑲細邊,對襟處或上翹成小尖,有時以若干扣袢系合。除了最常見的對襟外,還有不少圓領交襟的實例。

武則天一生所跨越和影響的唐朝時尚流行史 第2張

網絡配圖

長袖衫子之外多再套一件短袖衫,袖口和衣緣有時裝飾一條較寬的花錦邊,以初唐流行的聯珠紋或寶花爲主。

短袖衫下襬常常不束在裙內,甚至只系合第一枚扣袢,而下襬打開。

帔子大多從後往前搭垂,也開始出現一端掖於裙腰,從左肩往後繞至右肩,垂至胸前的披法。

間色裙條紋則變爲更加細密,相比於初唐位置極高的裙腰,此時開始略往下移至胸,露乳的程度增大,但依然緊束,下襬寬闊,對於唐代前期這種緊束胸腰的細腰審美傾向,初唐詩文中也常可見描繪。

如當時僧人法宣《和趙王觀妓》中的“城中畫廣黛,宮裏束纖腰”,劉希夷《公子行》“願作輕羅着細腰”所讚譽的一樣。

髮髻的種類和形態變得更爲豐富,主流髮型按照束法有兩大類,均包括單、雙兩式:除了發展得更加飽滿高大的半翻髻外,各種各樣的鬟髻也大爲流行,小者如指,大者如拳,長者似角;還有的餘發不迴繞成環,隨意垂下。

宮廷貴婦還有更加誇張的鬟髻,環徑加倍擴大,成爲醒目的左右兩大鬟,也是舞女的常用表演髮型。

武則天一生所跨越和影響的唐朝時尚流行史 第3張

網絡配圖

妝面以淡妝爲主,略有胭脂腮紅,同時,在脣兩側點假靨,眉心畫花鈿,面頰兩側畫月牙形斜紅的華麗版妝面也已經形成,在貴婦和舞樂伎中可見使用。

首飾使用不多,大多僅在髻鬟的基部用釵固定,或在半翻髻側插簪一二,珍珠寶石項鍊、臂釧也見諸使用,此時婦女出行逐漸拋棄障蔽全身的冪離,而只在帽沿綴一圈薄紗遮擋的帷帽,薄紗還逐漸縮短,“施裙到頸,漸爲淺露”。

高宗在顯慶、龍朔、咸亨年間幾次下敕禁斷,認爲“衢路之間,豈可全無障蔽”,”過於輕率,深失禮容,自今已後,勿使如此”。

咸亨二年下葬的燕妃墓壁畫中,便有手持帷帽的宮人,裙紗甚長,可見宮中當時一定程度上還是遵守了敕令的規範。

但“旋又仍舊”,我們現在可以見到的初唐帷帽形象幾乎都只“施裙到頸”,開放的風氣似乎要開始一發不可收拾,而冪離逐漸消失、帷帽裙紗縮短這件事,甚至被《新唐書》定性爲“婦人預事之象”,記錄在了《五行志·服妖》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