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孟母:春秋時期最了不起的單身母親

孟母:春秋時期最了不起的單身母親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亞聖孟子的家庭一直是未解之謎,人們對於他家庭成員的瞭解,除他母親仉氏之外一無所知。在仉氏教育孟子所流傳下來的幾段歷史故事裏,也都沒有出現孟子父親的身影,甚至一個字都沒有提到。《史記》中司馬遷也只是說孟子是鄒國人,對他少年時的家世生平全都沒有提及。

孟母:春秋時期最了不起的單身母親

據說孟子“三歲而孤”,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小孟軻能夠長大成才,完全是他的單身母親含辛茹苦呵護出來的。

真實的情況也很可能是這種情形:這位勤勞堅強的單身母親,靠着做些給別人洗衣服之類的工作,將唯一的兒子培養成了偉大的思想家。

孟母對小孟軻的教育,從懷胎時期就開始了。成書於漢代的《韓詩外傳》有這樣一段記載:“吾懷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就是說孟母非常重視對腹中孩子的胎教,在懷孕時不坐沒擺正的席子,不吃割的不正的肉食。

在“買肉啖子”的故事中,小孟軻當時很可能是沒吃過豬肉,纔會問母親爲什麼鄰居家要殺豬?孟母隨口哄兒子說是要給他肉吃,但她隨即覺得如果言而不實非常不妥。於是,孟母一改往日省吃儉用的作風,拿出辛苦攢下來的錢買了鄰居的豬肉做給他吃,兌現了自己說的話。

西漢劉向所著《列女傳》中記載的另一個故事,能讓人更清楚地看到孟母的虎媽本色。書中說,有一次正在織布的孟母詢問兒子的學業情況,小孟軻漫不經心地說不怎麼樣。孟母聽罷便“以刀斷其織”,把織好的布都給剪斷了。

孟母:春秋時期最了不起的單身母親 第2張

小孟軻害怕極了,這塊布是要拿去賣錢換母子倆生活費的,布被剪斷就等於生活失去了着落,他驚慌地問母親爲什麼要這樣做。孟母於是說了一大通道理,主要意思是你如果學不成才,下場就如同這塊被剪斷的布,將會成爲一個無用之人,以後不是做盜賊就是做奴役。孟子聽完教訓深以爲戒,從此便“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女本柔弱,爲母則強。相比於買肉和剪布,孟母以一介獨身女子帶兒子三次搬家的事,就足夠稱得上是壯舉了。她先是帶兒子住在郊外,然後搬去鬧市商業區,最後又搬到學堂旁邊。對於僅僅靠洗衣織布維持生計的單身媽媽來說,按照“民房—商品房—學區房”的路徑來搬家真的是非常不易。

可以說,爲了給兒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單身媽媽孟母用自己雙手排除萬難,傾盡全力了!

不過,不知道孟子是不是跟着學堂學詩書禮儀學呆了,他結婚之後竟以“婦無禮”爲由,要跟老婆離婚。

孟母:春秋時期最了不起的單身母親 第3張

孟母這次沒有急着讚揚兒子是重禮儀的好青年,而是在弄清楚緣由後又把兒子教訓了一頓:“今汝往燕私之處,入戶不有聲,令人踞而視之,是汝無禮,非婦無禮也!”意思是說你偷偷摸摸進老婆房間,人家循聲查看動靜有什麼錯,這不是你老婆不懂禮,而是你進房不敲門太無禮!

這番話說的孟子啞口無言,從此不敢再向母親提離婚的事。

孟母教子之道最值得稱讚的地方就是她的無私,她在孟子成年後放手讓兒子去追尋事業和理想,這對一位單身媽媽來講真的難能可貴。在另一則“擁楹之教”的故事中,見兒子因不願舍下母親而不忍心遠遊,孟母對他說:“年少則從乎父母,出嫁則從乎夫,夫死則從乎子,禮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義,吾行乎吾禮。”

很難想象這樣一位歷盡辛勞的單親媽媽,在將兒子培養成才後,竟然會主動勸兒子離開身邊,鼓勵他去做想做的事。

“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義,吾行乎吾禮”,從這行文字中不難感受孟母內心異乎尋常的平靜:兒子,你已經長大了,我也老了;你有你該去做的事,我也有我需要守的禮。言下之意便是鼓勵孟子遠行遊歷,不要有牽掛。

此後,孟子離開母親周遊宋、齊、魏等國,學問思想大爲發揚。而留在魯國的孟母,則於孟子在齊國遊歷時去世。孟子於是自齊歸魯,將母親與父親合葬於鄒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