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隋煬帝坐龍船到江都

隋煬帝坐龍船到江都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1412年前的今天,0605年10月2日 (農曆八月十五),隋煬帝坐龍船到江都。

605年10月2日(距今已1412多年) 隋煬帝坐龍船到江都。船隊連綿二百餘里,共用挽船士八萬餘人。

隋煬帝坐龍船到江都

網絡配圖

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離開京都長安,到洛陽考察。605年即力排衆議,下令着手兩項重大工程:一是將首都由長安遷往洛陽;二是徵調民工百萬,由傑出工程專家宇文愷主持,開鑿大運河。主要是開通通濟渠和永濟渠。

用200多萬民工挖通濟渠,連接黃河淮河,同年又用十萬民工疏通古邗溝,連接淮河長江,構成下半段。三年後,用河北民工百萬餘,挖永濟渠,到北京南,構成上半段。又過兩年,重開江南運河,直抵餘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餘萬民工,費時六年,大運河全線貫通,全長2700公里,成爲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以京都洛陽爲中心,東北抵涿郡,東南至餘杭,全長2500公里。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並把京師、東都、涿郡(幽州)、浚儀(汴州)、樑郡(寧州)、山陽(楚州)、江都(揚州)、吳郡(蘇州)、餘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聯綴在一起,從而加強了各地區間的聯繫。當時運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它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溝通中國南北和東部、中部的水運大動脈已經形成。

這條運河運營了五百多年,歷經唐朝、五代、宋朝,到南宋末年,因部分河道淤塞而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京杭大運河。元朝取代金和南宋之後,在北京建都,將大運河南北取直,不再走洛陽、西安,縮短了九百多公里,又運行了七百多年,直至今日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