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號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號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409年6月20日 (己丑年五月初八)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在607年前的今天,1409年6月20日 (農曆五月初八),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十三陵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寢的總稱。自永樂7年即1409年6月20日(距今607年)修建“長陵”始,到清順治初年完成“思陵”止,時間長達200餘年。按陵墓建造的先後順序,其陵墓名稱依次爲: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在整個陵區中一共埋葬着13位皇帝、23位皇后、1位貴妃和數十名殉葬宮人。陵區內還建有妃子墓7座、太監墓1座和行宮、園囿等附屬建築,全部陵區面積達4000公頃。專家學者認定,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

明朝16個皇帝,有13個葬在十三陵,明太祖朱元璋是開國皇帝,建都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稱爲孝陵。第二代皇帝朱允炆,在叔侄爭奪皇位的戰鬥中下落不明,沒有陵墓。到第三代皇帝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死後葬在距北京城區50公里的昌平縣天壽山下的長陵裏。從朱棣起,至末帝毅宗朱由檢止的14位皇帝,除景帝朱祁鈺因英宗復辟死後葬於京西的金山之外,其他皇帝都葬在十三陵。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號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皇帝建陵選址最講“風水”。十三陵所在地被認爲是風水寶地。明朝永樂年間,江西術士廖均卿說昌平北有“吉壤”,叫黃土山,山前有龍虎二山,形成風水寶地。當朝皇帝朱棣決定在此建造陵墓,並改黃土山爲天壽山,於1409年6月20日(距今607年)開始修建長陵。十三陵的陵園廣袤寬闊,燕山餘脈自西北逶迤而來,成爲天然屏障;幾股河水在平原交匯後,緩緩東去。這裏山巒起伏,林木蒼翠。陵園營建時,四周因山勢築圍牆,總長達12公里,圍牆險要處設十幾個關口,並建城關、敵樓,駐軍把守。設口駐軍,除保衛陵園之外,還有捍衛京師的重要意義。因爲陵園地處京北要衝,北通要塞黃花鎮,西達居庸關,東接薊、遼,其位置猶如京北門戶。

最早修建的長陵在十三陵中規模最大,從一進大宮門就應該算是長陵。它有最長的神道,最大的碑亭和碑,最大的享殿和最大的寶城。這些都是其它十二陵所不及的。修建長陵的寶城和地宮用了4年的時間,寶城包括城牆和方城,中間是埋葬朱棣的墳山。長陵的碑亭和神道兩旁的石像是在寶城和地宮建成後20多年才修建的。

十三陵佈局莊嚴。如果是皇帝生前自己營造的,規模都較大;死後由下一代營葬的,規模就略小。十三陵的營建究竟用了多少人力,沒有明確的記錄,但據《明實錄·仁宗實錄》記載,營建獻陵時,一月之中直接服役的軍匠將近18萬。由此可見,營建十三陵所用的全部人力。

到清朝末年,十三陵因嚴重失修已殘破不堪。新中國成立後,對長陵、景陵、永陵進行了修整,1959年,又在定陵建成了博物館,現在,十三陵地區已成爲現代化旅遊勝地。

1898年6月20日 (戊戌年五月初二)英國在美西戰爭中奪得關島

在118年前的今天,1898年6月20日 (農曆五月初二),英國在美西戰爭中奪得關島。

1898年美國爲爭奪古巴而發動同西班牙的戰爭。

1898年2月,美報利用披露西班牙駐美公使侮辱美總統麥金萊的私人信件,鼓動反西情緒。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號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第2張

15日美國戰艦“緬因”號在哈瓦那突然被炸沉,羣情激昂。美國以此爲藉口,4月25日對西宣戰。

5月,美國在遠東的艦隊摧毀在菲律賓馬尼拉灣的西班牙艦隊;又依靠當地民族獨立武裝的配合,佔領馬尼拉。

美國陸軍於6月在古巴登陸。美國同時從西班牙手中奪取夏威夷羣島、波多黎各。

1898年6月20日(距今118年),西班牙將關島割讓給美國作爲戰爭的賠償。

1927年6月20日 (丁卯年五月廿一)羣衆投票選出“四大名旦”

在89年前的今天,1927年6月20日 (農曆五月廿一),羣衆投票選出“四大名旦”。

關於“四大名旦”稱謂的來歷,時至今日,一直存在着這樣的誤區,那就是,很多人都認爲,這個稱謂來自於一次觀衆投票活動。換句話說,“四大名旦”是投票選舉出來的。也就是說,這次投票活動,就是爲了選舉“名旦”。

這種說法,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很有“權威性”,很普遍,也就被廣泛引用,有傳記作者這樣寫道:“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行全國首屆旦角名伶評選活動。這完全是一種羣衆自發的行爲,以投票方式選舉自己心目中的名伶,結果以得票數多少而定。經過一番角逐較量,梅蘭芳以一出《太真外傳》,尚小云以一出《摩登伽女》,程硯秋以一出《紅拂傳》,荀慧生則以一出《丹青引》獲得前四名,被稱爲中國四大名旦(或稱京劇四大名旦)。”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號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第3張

實際上,這次投票活動的全稱是“爲鼓吹新劇,獎勵藝員,現舉行徵集‘五大名伶’新劇奪魁投票活動”(《順天時報》1927年6月20日(距今89年)第五版)。也就是說,投票活動主要針對的是“五大名伶”的新劇,並不涉及對他們5個人個人藝術的全面評價。“五大名伶”是梅蘭芳、程豔(硯)秋、尚小云、荀慧生、徐碧雲。更準確地說,活動規則是要求投票者從5個人所演新劇中分別選出最佳的一齣戲。

一個月以後,投票活動結束。7月23日,《順天時報》揭曉了投票結果。“五大名伶”各自的最佳劇目分別是:梅蘭芳的《太真外傳》,得票總計1774票;程硯秋的《紅拂傳》,得票總計4785票;尚小云的《摩登伽女》,得票總計6628票;荀慧生的《丹青引》,得票總計1254票;徐碧雲的《綠珠》,得票總計1709票。

這次活動,從開始刊發啓事,到投票過程,以至最後揭曉結果,都只用了“五大名伶”這個名稱,而沒有用“五大名旦”。這就造成兩個後果:

一、有人因此推斷,在這之前,還沒有“四大名旦”(或“五大名旦”)的說法。否則,主辦方應該用“五大名旦”,而不是以“五大名伶”之名;二、正因爲如此,有人得出結論:“四大名旦”的稱謂,就是在此次投票活動結束後確立的,即被選舉產生的。

很明顯,這樣的結論是不符合實際的。首先,此次投票選舉活動,針對的只是5個人的新戲,並不是評選孰強孰弱。其次,如果“四大名旦”之說是因爲此次投票選舉活動而產生的,那麼也應該是“五大名旦”。爲何漏掉徐碧雲而只說“四大名旦”呢?除此之外,如果以得票多少排列,位列第一的是尚小云的《摩登伽女》,其次是程硯秋的《紅拂傳》,然後是梅蘭芳的《太真外傳》,接着是徐碧雲的《綠珠》,最後是荀慧生的《丹青引》。假使這次活動的目的確是爲了選舉“四大名旦”,那麼,按照票數,排在前四位的,也應該是尚小云、程硯秋、梅蘭芳、徐碧雲,緣何荀慧生最終位列“四大名旦”之一,而缺了徐碧雲呢?僅從這個角度上說,“四大名旦”是由戲迷、讀者選舉產生的論斷,就是錯誤的。

投票選舉,是確立“四大名旦”稱謂的其中一種說法。這種說法最終被事實所推翻。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更加沒有說服力,不值一駁。據說,在1924年到1925年期間,在軍閥張宗昌家的堂會上,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合作了一出《四五花洞》。這次演出《四五花洞》,梅、尚飾演兩個真金蓮;程、荀飾演兩個假金蓮。由於4個人的表演各具特色,藝術水平難分高下,便從此有了“四大名旦”的說法。這樣的說法十分含糊,沒有明確到底是由誰最先喊出“四大名旦”這個名稱的。


1971年6月20日 (辛亥年五月廿八)《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工業學大慶》

在45年前的今天,1971年6月20日 (農曆五月廿八),《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工業學大慶》。

1971年6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工業學大慶》。社論說,學大慶,就要象大慶那樣,堅持集中領導同羣衆運動相結合的原則,堅持高度革命精神同嚴格科學態度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技術革新和勤儉建國的原則,全面體現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多快好省的要求。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號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第4張

王進喜在帶領工人征服井噴

走大慶的道路,是按照毛主席革命路線發展工業的道路。學大慶,第一要用毛澤東思想統帥一切,解決三大斗爭中的問題。第二要大學解放軍,實行政治建廠,堅持四個第一,大興“三八”作風,開展“四好”運動,第三要堅持集中領導同羣衆運動相結合的原則,堅持革命精神同科學態度結合的原則,堅持技術革新和勤儉建國的原則。第四要走“五-七指示”的道路。把工業建設成爲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社會主義新型工礦區。

社論還說,工業建設的問題,從根本上說,是思想和路線問題。思想對了、路線對了,我們事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都會得到正確的解決。爲什麼大慶油田的建設發展這麼快?爲什麼有些企業的生產長期徘徊,停滯不前?根本原因就在於:一個馬列主義多些,能夠自覺地貫徹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一個馬列主義甚少,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很差,這個歷史的經驗,我們要牢牢記取。要看到兩種思想、兩條路線的鬥爭是長期的。要真正把大慶經驗學到手。要徹底拋棄那些滿足於現狀的中游思想和因循守舊的庸人哲學。

1990年6月20日 (庚午年五月廿八)我國乒乓球運動員丁寧出生

在26年前的今天,1990年6月20日 (農曆五月廿八),我國乒乓球運動員丁寧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6月20號 明十三陵開始營建 第5張

丁寧,1990年6月20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大慶市。中國女子乒乓球隊主力隊員。

丁寧1996年開始練習乒乓球,2003年進入國家青年隊,2005年進入國家一隊。2009年,丁寧獲得職業生涯首個世界冠軍,躋身主力層。2011年5月,丁寧獲得鹿特丹世乒賽女單冠軍,國乒歷史上第13位吉·蓋斯特杯得主。2012年倫敦奧運會獲得女單亞軍,與李曉霞、郭躍攜手在乒乓球女子團體賽中奪得冠軍。2013年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之俄羅斯公開賽,獲女單、女雙兩項冠軍。

2014年3月22日,丁寧擊敗隊友李曉霞首奪亞洲盃冠軍;2014年10月20日獲得女子乒乓球世界盃冠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