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3月12日 《四庫全書》編成

歷史上的今天3月12日 《四庫全書》編成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782年03月12日 《四庫全書》編成

在233年前的今天,1782年3月12日 (農曆正月廿九),《四庫全書》編成。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開設四庫館,四庫館員先後總計達4186人。歷時10年,所輯的書籍按照經、史、子、集四部排列,共收書3457種,79070卷(文津閣本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亦有收書3461種,79309卷之記載);另有存目書6766種,93556卷。

第一部《四庫全書》於1782年3月12日(乾隆四十七年正月二十九日)繕寫告成。後又繕寫了6部,分儲在紫禁城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盛京文淵閣、避暑山莊文津閣、鎮江文宗閣、揚州文匯閣和杭州文瀾閣,另有副本一部藏於北京翰林院。

歷史上的今天3月12日 《四庫全書》編成

全書包羅宏大,豐富港翰,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文化遺產的總彙。然而在編書過程中,根據統治階級的需要對不少書的內容作了刪改,還下令查禁、銷燬了“悖逆”、“違礙”的書籍近3000多種,六、七萬卷以上,其數量幾乎與《四庫全書》所收的書相等。

  1926年03月12日 日本軍艦炮轟大沽口

在89年前的今天,1926年3月12日 (農曆正月廿八),日本軍艦炮轟大沽口。

全國各界婦女聯合會發表的《爲公使團通碟緊急宣言》

大沽口地勢險峻,歷來爲京津屏障。在150年前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國侵略者爲實現其“威脅天津、壓服北京”的陰謀,兵臨大沽口。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大沽和北塘地區成爲北方主戰場,雄偉的大沽炮臺成爲抗擊英法帝國主義侵略的堅強堡壘。從那時到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帝國主義列強多次染指大沽口,給天津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天津人民不畏強暴,同帝國主義列強進行了英勇悲壯的鬥爭。1926年3月7日,駐守天津大沽口的國民軍發現奉系軍艦在大沽炮臺附近活動。國民軍立即開炮將其擊退,並於3月9日在大沽口敷設水雷,封鎖港口,以阻止奉艦侵犯。3月10日,英、法、日、美、意等12國駐華使館開會,認爲國民軍封鎖大沽口違反《辛丑條約》,要求北京政府撤除一切入京障礙。

國民軍被迫於3月12日宣佈開放大沽口岸。可是當日下午,日本驅逐艦入大沽口,因未按事先與國民軍約定的信號和時間聯絡,並跟隨有另一驅逐艦。國民軍鳴槍示警,令其停止,而日本軍艦卻開炮轟擊大沽口。釀成“大沽口事件”。3月14日,中共北方區委、中共北京地委和國民黨北京特別市黨部聯合召開“北京國民反日侵略直隸大會”,抗議日艦炮擊大沽口。3月16日,日、英、美等8國公使向北京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拆除大沽口國防工事,北京至出海口的交通不得發生任何障礙等。

歷史上的今天3月12日 《四庫全書》編成 第2張

3月17日,國共兩黨再次召開聯席會議,針對最後通牒,一致通過:即日駁復通牒、不許日艦帶奉艦入港、驅逐8國公使離京等決議。同時,會議決定請國民軍改變作戰目的,爲廢除不平等條約而戰。後國共兩黨代表開會準備分別向外交部、國務院請願,遭到北京政府鎮壓,釀成“三一八”慘案。

  1942年03月12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菲律賓淪陷

在73年前的今天,1942年3月12日 (農曆正月廿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菲律賓淪陷。

1942年3月12日,由於意識到菲律賓將難免被軸心國佔領,羅斯福總統已命令正在爲保衛同盟國領土而對日本進行無效抵抗的麥克阿瑟將軍撤離該羣島。大多數美國人贊同羅斯福的決定,因爲日本在菲律賓地區集中的作戰實力很強。

歷史上的今天3月12日 《四庫全書》編成 第3張

在巴丹島被俘的美軍在等待被押往集中營

麥克阿瑟將軍將被調往澳大利亞,在那裏就任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在撤離巴丹島時,這位頗具大將風度的將軍允諾,美國將繼續向菲律賓人民提供援助。事實上,他說:“我們會打回來的。”

  1999年03月12日 波蘭、捷克和匈牙利三國加入北約

在16年前的今天,1999年3月12日 (農曆正月廿五),波蘭、捷克和匈牙利三國加入北約。1999年3月12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美國密蘇里州獨立城的杜魯門圖書館舉行儀式,正式接納波蘭、匈牙利和捷克三國爲其新成員。這是當日,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捷克外長揚·卡萬、匈牙利外長毛爾託尼·亞諾什和波蘭外長布羅尼斯瓦夫·蓋雷梅克(從左到右)在波、匈、捷正式加入北約的儀式上。

美國爲了擴張實力,在歐洲拼湊了軍事政治集團。1949年4月,美、英、法、荷、比、盧、加、挪、冰島、葡、意和丹麥12國的代表,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公約規定:“進行集體防禦”,當一國遭到“武裝攻擊”時,其他締約國應“採取視爲必要之行動,包括武力之使用”。1949年8月條約生效時,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也稱爲“北大西洋聯盟”或“北大西洋集團”,簡稱"北約”。

歷史上的今天3月12日 《四庫全書》編成 第4張

成立之初共有12個成員國,後經過4次擴大。1952年,希臘、土耳其加入;1955年聯邦德國加入;1982年西班牙成爲北約第16個成員國。冷戰結束後,北約於1994年1月決定向前華約組織成員國擴大。1999年3月,波蘭、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約,完成了北約在冷戰結束後的第一次擴大。同年4月,北約華盛頓首腦會議制訂了“加入行動計劃”,決定繼續吸收中東歐國家加入該軍事集團。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斯洛文尼亞和斯洛伐克等7國今年將正式加入北約,這將使北約成員國增至26個。

  1947年03月12日 杜魯門主義提出,美蘇“冷戰”正式開始

在68年前的今天,1947年3月12日 (農曆二月二十),杜魯門主義提出,美蘇“冷戰”正式開始。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宣讀了一篇諮文,攻擊蘇聯是極權國家,要求國會批准向希臘和土耳其提供4億美元的緊急援助,以抵制極權政體強加於它們的種種侵犯行動。

杜魯門提出的這項政策後來被稱爲“杜魯門主義”。它是美國對外政策的一大轉折點。過去美國把蘇聯稱爲盟國,只是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攻擊蘇聯。現在,杜魯門公開宣佈蘇聯是美國的主要敵人。“杜魯門主義”是美蘇“冷戰”正式開始的重要標誌。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由杜魯門陪同在美國的富爾敦發表關於“鐵幕”的演說,揭開了“冷戰”序幕。此後,英國因無力對希臘政府鎮壓希臘人民革命武裝繼續進行援助,於1947年2月21日由英國外交部通知美國國務院,英國於3月底停止向希臘和土耳其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希望美國填補它撤退後留下的“真空”。英國的這一表示爲美國擴展勢力和執行以實力“遏制”蘇聯的政策提供了機會。

歷史上的今天3月12日 《四庫全書》編成 第5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