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藺相如智勇雙全,爲何難逃目光短淺的指責?重讀“澠池之會”告訴你答案!

藺相如智勇雙全,爲何難逃目光短淺的指責?重讀“澠池之會”告訴你答案!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藺相如智勇雙全,爲何難逃目光短淺的指責?重讀“澠池之會”告訴你答案

藺相如智勇雙全,爲何難逃目光短淺的指責?重讀“澠池之會”告訴你答案!

藺相如,春秋戰國時期趙國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被譽爲“智勇雙全”的代表。然而,儘管他聰明絕頂、勇敢善戰,但卻難逃目光短淺的指責。這究竟是爲什麼呢?讓我們通過重讀“澠池之會”的歷史事件來尋找答案。

藺相如智勇雙全,爲何難逃目光短淺的指責?重讀“澠池之會”告訴你答案! 第2張

公元前279年,秦國與趙國在澠池相會,秦國國君秦昭襄王提出要與趙國國君趙惠文王會見。趙惠文王起初有些猶豫,因爲秦國強大的軍事實力讓他感到威脅,但是藺相如卻勸他前往。在會見中,秦昭襄王提議互相爲對方鼓瑟,並要求趙惠文王先開始。趙惠文王不想拒絕秦昭襄王的提議,但又不願意爲自己和國家丟臉,於是藺相如挺身而出,以趙惠文王的名義爲秦昭襄王鼓了一曲。秦國的官員們想借此羞辱趙惠文王,但藺相如卻憑藉着機智的頭腦和過人的勇氣,將場面轉化爲了趙國佔優勢的局面。他大聲說道:“大王爲秦王擊缶,現在我也請大王爲我擊一下缶。”秦昭襄王不高興擊缶,氣氛一度十分尷尬。秦國的大臣們想借機扣留趙惠文王,但藺相如卻發現秦國的大臣們早已經做好了準備,於是不動聲色地用各種方式勸說趙惠文王身邊的侍從速速回國。最終,藺相如以自己的智勇成功地保護了趙惠文王的性命,並使得趙國在秦國面前保住了面子和尊嚴。

藺相如智勇雙全,爲何難逃目光短淺的指責?重讀“澠池之會”告訴你答案! 第3張

然而,儘管“澠池之會”中藺相如表現出色,但他的目光短淺也受到了指責。這個“目光短淺”並非是指他的智勇雙全,而是指他在處理與齊國的關係時犯下的錯誤。在趙惠文王去世後,其子趙孝成王即位,齊國與趙國交惡。此時,藺相如雖已病重,卻仍擔任了相國之職。然而,他並沒有採取任何有效的措施來應對齊國的威脅,反而派遣廉頗率軍進攻齊國,結果廉頗大敗而歸。此舉讓趙國在外交上陷入了被動,使趙國在國際上的聲譽受到了影響。

那麼,藺相如爲何會犯下這樣一個錯誤呢?從根本上說,是因爲他對齊國的實力和威脅認識不足。在他的認知中,齊國不過是一個二流國家,不足爲懼。此外,他也缺乏與齊國進行談判和交流的意願和能力,這使得他無法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兩國之間的爭端。

總的來說,藺相如雖然智勇雙全,但在處理與齊國的關係時卻犯下了目光短淺的錯誤。這提醒我們,政治家中智謀和勇氣等素質固然重要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