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醫療條件低下,人們是如何抗擊瘟疫的呢?

古代醫療條件低下,人們是如何抗擊瘟疫的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疫情,自古以來就是國家極其重視的大事,稍有規模的疫情必然被史官記錄在冊。那麼,在科技和醫療保障措施都不先進的情況下,古人如何“戰疫”呢?

當時,北方大旱造成大面積饑荒,百姓四處尋找能吃的東西,樹皮、草根吃完了,飢不擇食的人們就捉老鼠吃。要命的是,無處覓食的老鼠體質變弱,自身攜帶的病菌較平時增多;加上當時天氣乾旱,鼠洞裏溫度升高,鼠疫桿菌大量繁殖。於是,鼠疫爆發,僅1644年北京一地就有30%的人口喪生。

《周易》雖不是醫書,卻最早提出了“隔離避疫”的理論,其中很多卦辭都涉及這方面內容,如:

“離卦之九四爻辭: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大意是瘟疫突發,一定會造成嚴重傷亡,令人恐懼,人們紛紛避開。“節卦第一爻辭:不出戶庭,無咎。”“豐卦六二爻辭:往得疑疾。”大意是瘟疫發生後,只要不出門,疾病就不會傳播,也就沒有危險;如果不隔離而前去,就可能染上可疑的疾病。

《論語·雍也》中也講了一個隔離的故事。有一天,孔夫子的得意門生冉耕病了,孔子前去探視,然而,到了地方,孔子只是隔着窗戶跟他說了會兒話就走了。這可不是孔夫子搞形式主義、敷衍了事,而是懂得防疫—冉耕的病可能傳染,目前正在家中“自我隔離”。

《黃帝內經》中把這種防疫隔離理論闡述得更加具體。

古代醫療條件低下,人們是如何抗擊瘟疫的呢?

黃帝曾問岐伯:“我聽說五疫發病,可互相傳染,不論大人與幼兒,症狀都一樣,若不用上法治療,怎樣能使它不互相傳染呢?”岐伯回答:“要想不被傳染,首先要做到正氣存內、增強抵抗力;其次是避其毒氣,避免接觸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其中鼻子是最重要的地方,很多傳染病都是通過呼吸傳入的。”

也因此,“養內避外”成爲古代應對疫情的重要理論依據,一旦發生瘟疫,人們對染疫者通常都要先執行隔離,然後再進行治療。

爲了防疫,居家隔離的做法逐漸演變爲一種制度。

西晉時有一項規定,如果大臣家裏感染瘟疫的人數超過3人,即便他自己沒有發病也不能上朝,必須在家隔離,時間不少於100天。

這個隔離期實在太長,誰都會覺得憋得慌。當然,個別算盤打得精的官員就比較樂觀了—拿着俸祿不幹活,豈不是美事一樁?這樣一來,大家都帶薪休假去了,公務就沒人管,以致耽誤了不少要緊事。直到吏部尚書王彪之提出縮短隔離期的建議,這個100天的超級長假才宣告終結。

不過,居家隔離雖然便利,但要做到嚴格執行,必須有其他措施予以保證。在這方面,充滿智慧的古代中國人早就建立起疫情報告制度。

秦朝時規定:鄉里如果出現了疑似的傳染病病例,典甲,即秦朝時的鄉長,有責任調查和迅速上報朝廷,朝廷會根據疫情派來醫生進行檢查和治療,並對相關人員採取隔離措施。不僅如此,當時還有關於防治“毒言”的立法。“毒言”指的是患有烈性傳染病的人,意思是,知情者應主動斷絕與“毒言”者接觸,不與患者一起飲食,不與患者用同一器皿等。

到了西漢,還出現了專門的公立“傳染病醫院”。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朝廷闢出空宅,把病人集中起來給予公費醫療,不僅如此,還賜安葬費以便及時安葬死於瘟疫的人,一方面減少疫情傳播,另一方面撫卹活着的人。

南北朝時期,面對疫情,齊太子蕭長懋等人設立了專門的病人隔離機構—六疾館,用來收治需要隔離治療的病人。到了繁盛的唐代,官辦醫療機構更加發達,朝廷設有養病坊,在各州府也設置有類似機構,負責各地醫事管理和疾病診療,當大的疫情發生時,也承擔臨時性收容和隔離救治任務。

宋朝的將理院、元朝的廣惠司、明朝的惠民藥局等,也都是承擔隔離治療的官辦醫療機構。明朝時,各州、府、縣普遍設立惠民藥局,抵禦疫病的能力大爲增強。

除此之外,民辦防疫機構也發揮了作用。

爲應對疫情,歷代朝廷都做了很多努力,但傳染性疾病集中爆發後,需要隔離治療的人成千上萬,僅靠官府力量難以應付。於是,各路民間力量就參與到共同救治的行動當中。

唐朝時,許多寺院也參與到隔離防疫的救治中,其機構一般稱爲“悲田養病坊”。宋朝以後,細化爲“福田院”“居養院”“安濟坊”“安樂病坊”等,承擔着防疫、治疫的使命。

1089年,蘇軾剛任杭州知府,杭州地區就爆發了一場大瘟疫,一些藥鋪、醫館趁機囤積居奇、哄擡藥價,大發不義之財。人們四處求醫,卻在高昂的醫藥價格面前望而卻步。這位大文豪意識到,必須儘快創辦一家“貧民醫院”以解百姓之苦。但辦醫院需要大筆資金,沒有錢寸步難行,蘇軾便拿出自己平時節省下來的“辦公經費”2000貫錢和多年積蓄50兩黃金作爲啓動資金。可這還是不夠,他決定搞一次募捐。蘇夫人首先站了出來,賣掉陪嫁的首飾力挺老公。在他們的帶動下,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終於建起一所安樂病坊,集中收治病人進行隔離治療。

於是又一個問題來了:“隔離期”怎麼過?被隔離起來的病人應該注意什麼呢?對此,古人也有辦法。

飲食宜清淡。

晉代醫學家葛洪認爲,隔離治療的病人,在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他在《肘後備急方》中指出:“一家合藥,則一里無病,凡所以得霍亂者,多起飲食。”而清代醫學家王學權在《重慶堂隨筆》中則提出:“宣氣之法,不但用藥爲然,如衣被宜潔淨,飲食宜淡泊。”兩人的觀點都是說飲食要清淡。

通風得做好。

有些病人一旦被隔離,就關門閉窗,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實際上,古代醫學家早就認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明代醫學家謝肇淛在《五雜俎》中指出:“閩俗最可恨者……不知此病原鬱熱所致,投以同聖散,開闢門戶。使陽氣發泄,自不傳染。而謹閉中門,香菸燈燭,焄蒿蓬勃,病者十人九死。”

古代醫療條件低下,人們是如何抗擊瘟疫的呢? 第2張

接觸要減少。

一旦被隔離,爲減少傳染,病人儘量不外出。清人鄭光祖在《一斑錄》中指出:“歷觀時疫之興,必甚於儔人廣衆往來之地,罕至人家深庭內院,故養靜者不及也。”

探視須謹慎。

傳染性強的病人,隔離期間應禁止醫生以外的人員探視;對於病情稍輕的,也儘量不去探望,非去不可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清代醫學家陳耕道在《疫痧草》中列出了“五宜六不宜”:凡去患病者家中探視,宜飽不宜飢,宜暫不宜久,宜日午不宜早晚,宜遠坐不宜近對。即使去爲病人看喉,也不宜與病者正對,宜存氣少言,夜勿宿病家。

從中不難看出,疫情雖然自古以來就有,但在“戰疫”方面有不少方法是相通的,再加上今人的智慧和力量比古人高出了太多,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今人一定可以更加勇往直前,取得勝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