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爲什麼全家被殺?

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爲什麼全家被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於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對曹魏發起的五次進攻戰。對魏戰爭期間雖然也有所斬獲,但沒能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在最後一次北伐中,諸葛亮本人也病逝於五丈原前線。藝術作品裏稱諸葛亮北伐爲“六出祁山”,但是,實際上諸葛亮對曹魏發動的進攻戰只是五次,出兵祁山戰場也只有兩次。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衆所周知,在蜀漢丞相諸葛亮去世後,姜維繼承了他的遺志。在蜀漢後期,姜維多次北伐中原,和曹魏展開了激烈的較量。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蜀漢,東吳也試圖北伐曹魏,從而和蜀漢遙相呼應。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諸葛恪,同樣模仿孔明北伐曹魏。不過,作爲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卻因爲北伐中原失利,導致自己在東吳人心盡失,最終遭到了全家被殺的結局。

首先,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遜,琅琊陽都(今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權臣,大將軍諸葛瑾的長子。對於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不僅是諸葛亮的兄長,還是東吳的大將軍。因此,對於諸葛恪來說,最終也成爲了東吳的大臣。

諸葛恪體格肥胖,聰明伶俐。黃武元年(222年),諸葛恪擔任騎都尉,與顧譚、張休等人隨侍太子孫登講論道藝,成了太子的賓友。後來,諸葛恪又從中庶子轉任左輔都尉。對於諸葛恪來說,一開始就是太子孫登的心腹。不過,太子孫登英年早逝,這不僅讓孫權痛惜不已,也促使諸葛恪的人生軌跡發生改變。

嘉禾三年(234年),孫權提拔諸葛恪爲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赤烏八年(245年),丞相陸遜去世,諸葛恪升爲大將軍,假節,駐武昌,並代替陸遜領荊州事。對此,在筆者看來,到了這個時候,諸葛恪已經成爲了朝廷重臣,並且,因爲諸葛恪不是江東的本地士族,這讓他更加受到了孫權的信任。

神鳳元年(252年),孫權臨終前,召集諸葛恪、孫弘、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以及侍中孫峻,將太子孫亮託孤給這幾位大臣。孫亮即位後,拜諸葛恪爲太傅。在三國時期,太傅幾乎是對大臣最高的褒獎了。比如曹芳這位皇帝即位後,就將勞苦功高的司馬懿晉升爲太傅。

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爲什麼全家被殺?

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吳建興元年)十一月,曹魏出動15萬大軍,兵分三路,進攻東吳的南郡、武昌、東興。其中,東路大軍以司馬昭爲都督,領兵7萬,直接逼近東興等城池。對於曹魏來說,想要充分利用孫權去世的機會,以此削弱東吳。對此,作爲託孤大臣和太傅,諸葛恪自然是臨危受命,以此來抵擋曹魏大軍。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面對曹魏15萬大軍,東吳以太傅諸葛恪爲統帥,率軍4萬,迎擊向東興進攻的魏軍。在這場戰役中,諸葛恪以少勝多,擊敗了強大的魏國大軍。司馬昭因此戰的戰敗而被削去侯爵,諸葛恪則在吳國的聲望達到了頂點。不過,這也導致諸葛恪在東吳逐漸膨脹起來,乃至於模仿他的叔叔孔明,發動了針對曹魏的戰役。

建興二年(253年)春,諸葛恪決定出兵伐魏。大臣們認爲國力不支,將士疲憊,一致勸阻。對此,在筆者看來,因爲東吳的整體實力和曹魏存在較大的差距,再加上東吳將士剛剛經歷了東興之戰,需要一段時間的修整。因此,在公元253年出兵北伐曹魏,確實不是一件合適的事情。

但是,對於剛愎自用的諸葛恪,卻沒有聽從這些勸諫,還特意寫了一篇文章來曉喻衆人。文中諸葛恪舉出古今事例,不乘此時伐魏,將留下長遠的遺憾。大臣們明知諸葛恪強詞奪理,但是因爲諸葛恪的地位和威望,所以他們也不能阻止諸葛恪。

同年三月,諸葛恪不顧衆人反對,徵發二十萬人伐魏。對此,在筆者看來,東吳的兵力規模,大約在25萬人。所以,諸葛恪一下子就調動20萬人來討伐曹魏,實在是耗費巨大了,這也讓東吳將士和百姓都怨聲載道。畢竟,20萬人的大軍,需要東吳承受更大的後勤補給的壓力。

與此相對應的是,諸葛恪的叔叔——諸葛亮在北伐中原的時候,少則動用一兩萬人,多則三四萬人。除了控制北伐曹魏時的兵力規模,諸葛亮也注重將士的休息和後勤補給,儘量不讓蜀國消耗太大的國力。而這,無疑是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卻沒有怨聲載道,諸葛恪一次北伐曹魏,就人心盡失的重要原因。

建興二年(253年)五月,諸葛恪包圍合肥新城。面對東吳20萬大軍,魏國牙門將張特率三千人拒守合肥新城,苦戰月餘,士卒病亡戰死者過半。但是,東吳仍不能攻克合肥新城。諸葛恪督師強攻,城池將陷。張特行緩兵之計,向吳軍詐降,結果剛愎自用的諸葛恪輕信對方的許諾,錯過了一鼓作氣,攻克城池的機會。等到對方修復好城池之後,諸葛恪才發覺自己上當了。

諸葛恪自知攻魏失策,又以攻城不下爲恥,怒形於色。將軍朱異提了點不同看法,諸葛恪大怒,立即奪其兵權;都尉蔡林屢次獻策,諸葛恪都不採納,於是他策馬投魏。不久之後,魏國司馬孚、毌丘儉率領援軍趕到,諸葛恪被迫撤軍。因爲攻城和撤退的過程中,東吳將士損傷慘重。所以,東吳上下對諸葛恪大爲失望,這也爲諸葛恪埋下了殺身之禍。

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爲什麼全家被殺? 第2張

最後,同年八月,諸葛恪回到建業,對於諸葛恪來說,在兵敗之後,沒有絲毫承擔責任的表示,反而更加狂妄。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諸葛恪把自己出徵後選曹奏準任命的各級官吏,一律罷免,重新選任。此後,諸葛恪愈治威嚴,動不動就對人橫加責備,覲見他的人,個個屏息斂氣。與此相對應的是,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失利後,主動向後主劉禪承擔責任,並且將自己的官職從丞相貶低到後將軍。

面對已經衆叛親離的諸葛恪,同年十月,孫峻和東吳皇帝孫亮定下計策,置酒請諸葛恪赴宴。酒過數巡,皇帝孫亮起身回內殿,孫峻假託如廁,脫掉長衣,換上短裝,出來厲聲喝道:“有詔捉拿諸葛恪!”諸葛恪驚起,欲拔劍,尚未出鞘,而孫峻的刀已經接連砍下。最終,諸葛恪被殺,死時五十一歲。

此外,諸葛恪的兒子諸葛建,當時爲步兵校尉,聽說諸葛恪被殺,車載其母而逃。孫峻派人於白都追殺了諸葛竦,諸葛建欲北投曹魏,行數千裏後,被追兵所抓。諸葛恪被夷滅三族,其外甥都鄉侯張震及常侍朱恩等都被殺,這樣的結局,無疑是比較淒涼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