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安史之亂如果史思明多活幾年的話 歷史會有是什麼樣的

安史之亂如果史思明多活幾年的話 歷史會有是什麼樣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安史之亂,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唐朝是我國五千年曆史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唐朝爲背景的影視劇層出不窮,每每引起極大討論。雖千百年過去了,但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有着一個大唐,那個大唐輝煌燦爛,萬國來降,百姓安居樂業。

就像有光就一定會有與之對應的陰影一樣,壯麗的大唐也不免迎來屬於自己的落幕。

唐朝作爲一個統一的封建朝代綿延289年,不可謂不長壽,但在它的後152年裏,唐朝光彩盡失,與其說是一個朝代的延續,不如說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安史之亂如果史思明多活幾年的話 歷史會有是什麼樣的

大器晚成的史思明

公元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是一把利刃,切割開唐朝的命脈。安史之亂造成的屍山血海使人口大幅度減少,之後弊病頻發,宦官逐漸奪取朝政,藩鎮勢力不斷髮展,對中央朝廷造成了威脅。安史之亂持續了七年,但要爲唐朝之後百餘年的衰弱負責。

安史之亂的主導者爲安祿山父子和史思明父子,前三年以安祿山父子爲主,不過安祿山只是佔了個名頭,他在起兵後第二年就死去,他兒子接替他,指揮叛軍。

安史之亂後四年主要是在史思明父子的領導下進行,史思明一度進攻關中,危及長安。但他的兒子史朝義弒父自立,打亂了他的計劃。如果他再多活幾年,唐朝就不會在安史之亂後還能苟延殘喘一個半世紀,而是早早地滅亡。

史思明和安祿山一樣,雖然有一個漢人的名字,但不是漢族,他的故國乃是突厥,突厥在大唐的鐵蹄下滅亡,他從善如流,轉而爲唐朝效力。

史思明精通多國語言,很早就顯示出陰沉的心機,善於巧言令色,他曾深陷危機,被悉族俘虜,外人闖入奚族領地,按慣例是格殺勿論。

敵衆我寡,無可逃脫,史思明反而詐稱自己是唐朝派來的使者,他們如果把自己殺了,會引來潑天禍事。

安史之亂如果史思明多活幾年的話 歷史會有是什麼樣的 第2張

奚人信以爲真,將他鬆綁,要送他返回,隨行的還有百餘人,他們興高采烈以爲是隨史思明朝見天子,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走入了死局。

已進入唐朝領土,史思明就派人向當地官員通報,說悉族率領百餘人名曰覲見,其實是想偷襲。官員不疑有他,率兵將毫無防備的奚人斬殺殆盡,還自覺立功,在給朝廷上奏章時還提了史思明的功勞。

安祿山和史思明是同族,兩人同歲,是上下級關係,雖然在安祿山手下做事多年,之後也跟隨安祿山造反,但他們之間可沒有什麼上下相孚。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他們是同一類人,早早就看出來了彼此的陰險狠辣。

安史之亂如果史思明多活幾年的話 歷史會有是什麼樣的 第3張

安祿山曾經率領史思明等人出兵抗擊契丹,鎩羽而歸。安祿山和部下一起落荒而逃,躲回城中,又在朝廷追究時把過錯全推在部下的身上。

可能是早有預感,史思明沒有隨他一起回城,而是和七百多名殘兵敗將在深山中藏了十數天,然後纔敢出山找到安祿山。

不管心裏怎麼想,安祿山的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他做出很歡喜的樣子,慶祝史思明劫後餘生。史思明沒有領情,他對安祿山的本性再清楚不過了,他私底下對別人說如果他沒有躲進山中,就一定會和其他人一樣死在安祿山手中。

安史之亂如果史思明多活幾年的話 歷史會有是什麼樣的 第4張

安祿山在嶄露頭角獲得寵信後,他麾下的史思明也得到升職,他曾經進京拜謁唐玄宗,唐玄宗對他很欣賞,問他多大歲數了,他回答已經四十,玄宗拍着他的肩鼓勵他,說:“爾貴在晚,勉之。”

唐玄宗看出史思明的大器晚成,卻沒有看出他大器晚成的代價是大唐的衰落。

降而復叛

公元755年,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安祿山正式起兵發動叛亂,他命令史思明留守自己的根據地范陽,使後方無憂,他本人率領15萬大軍南下,漁陽鼙鼓動地來,驚得天子出逃。

史思明十分嗜血,喜好殺戮,他並不嚴格約束自己的士兵,反而放縱他們燒殺劫掠,無惡不作。他每攻下一處城池,就會命令城中的青壯勞力參加苦力工作,而不能提供勞動力的老弱婦孺就會被處死。他將殺人看作遊戲,極度漠視人命。

史思明率領的部隊是安祿山叛軍中最強的一股勢力,是令唐軍頭疼無比的一塊硬骨頭。

公元757年,安祿山在洛陽被其子安慶緒以爭權爲目的謀殺,但安慶緒沒有安祿山的才能,鎮不住手下的部將,叛軍形勢不秒。史思明本來就沒有什麼忠誠可言,他思索一番,決定率領13萬叛軍,接受大唐的招降。

安史之亂如果史思明多活幾年的話 歷史會有是什麼樣的 第5張

但唐肅宗接受勸諫,認爲史思明此舉是詐降,意在休養生息,東山再起,因此密謀除掉史思明。

不管史思明本心如何,瞭解到此事的他召集將士,做了一番煽動人心的演講,極言唐肅宗對自己的辜負。史思明再次反叛,並收攏了安慶緒的人馬,把指揮權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天佑大唐

公元761年,兵力大增的史思明大敗李光弼,將河陽和懷州納入囊中,隨時可以攻入關內,朝堂大爲惶恐。史思明此時躊躇滿志,他絕想不到,自己的謀劃會被親生兒子破壞。

安史之亂如果史思明多活幾年的話 歷史會有是什麼樣的 第6張

史朝義作爲史思明進攻益陽的先鋒,出師不利遭遇慘敗,受到史思明的大力斥責,大有要用小兒子史朝清來代替史朝義的意思,這引起了史朝義的不滿,他想做第二個安慶緒,和自己的部下暗中謀劃,於夜間闖入史思明的營帳,將他殺死。

史思明臨死前對史朝義說:“我朝來語錯,今有此事,然汝殺我太疾,何不待我收長安?終事不成矣!”這不是大話,當時在史思明的帶領下,叛軍佔領了優勢地位,朝廷危如累卵。

史朝義奪權自立,但很快面臨了和安慶緒一樣的問題,叛軍將領都是和史思明,安祿山一同打天下的,不願意接受這個毛頭小子的指揮,紛紛生出退意,被唐軍一舉擊敗,軍隊潰散。

安史之亂如果史思明多活幾年的話 歷史會有是什麼樣的 第7張

史朝義在外亡命一年後,也被殺死,至此,歷時七年的安史之亂終於畫上了休止符。

小結:

安史之亂的最初發起者是安祿山,但史思明纔是這場動亂最大的禍首。安祿山在起兵後的第二年就死去了,如果不是史思明接替了他的指揮權,安史之亂絕不會持續七年之久,唐朝的落幕也許就不會那麼狼狽、慘然。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