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白起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不止是功高蓋主

白起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不止是功高蓋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戰國時代名將輩出。比如王翦王賁父子兩人、蒙恬蒙毅兄弟、趙奢、廉頗、李牧等等,但是要說戰神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秦國名將白起,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白起乃是秦國人,是秦國崛起過程中絕對是至關重要的人物,號稱戰神,那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可不是誇大,白起一生經歷的戰役中,沒有一次敗績!一、軍旅生涯公元前294年,白起擔任左庶長,領兵攻打韓國新城(今河南伊川縣西)。

白起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不止是功高蓋主

白起初時名氣不顯,直到打了一次打勝仗,爲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韓魏聯軍扼守崤函以阻秦東進,秦國的丞相魏冉推薦白起爲主將,出兵攻打韓、魏二國。

白起上任後採用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將秦軍主力軍繞至韓魏聯軍後方,多次擊破聯軍分隊及後方留守之軍,逐漸將韓魏聯軍主力包圍於伊闕,最終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俘虜魏將公孫喜,又渡黃河攻取韓國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

此戰白起一戰成名。

白起的威視無人能擋,魏國沒有一個人敢領兵對陣,由此使得白起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一舉拿下了魏國大小六十一座城池。

此戰爲秦的東出崤函奠定了基礎。

白起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不止是功高蓋主 第2張

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大將之材,由一個無名之輩迅速崛起,其風頭一時無兩,在之後更是奠定了白起無上的威名,達到巔峯。

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白起與客卿司馬錯聯合攻下垣城。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白起攻打趙國,奪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

秦楚丹陽、藍田之戰後,楚國國勢走向衰微。

伊闕之戰,秦軍大勝,秦國意圖展開南面攻勢,繼續削弱楚國。

秦昭襄王寫信給楚頃襄王,要率領諸侯與楚“爭一旦之命”。

楚頃襄王只得同秦講和,並娶秦女爲婦。

以後的秦昭襄王二十二年、二十三年,楚頃襄王都與秦昭襄王政治會盟,表示服從於秦。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前281年),楚國出現一位善用弱弓射雁的人,楚頃襄王聽說後覺得稀奇,就召來詢問。

此人卻是一位主張合縱的縱橫家,他用楚國過去的光榮歷史和今天的恥辱激勵楚王。

楚頃襄王也有向秦報仇之志,於是派使臣前往各諸侯國,進行合縱伐秦的活動,秦國聽聞後決定予以楚國更大的打擊。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白起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水以北土地給秦講和。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秦國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漢北上庸之軍奪取鄢、鄧等五座城池(今襄州),而後秦軍越過秦楚邊境山區,自斷後援,分三路快速突進楚境,直圍楚國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秦軍穿插到楚軍背後,大破楚軍,攻佔楚國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紀南城),焚燒了楚王的墳墓夷陵(今湖北宜昌縣西南),向東進兵至竟陵,楚軍潰不成軍,退卻到陳(今河南淮陽),楚頃襄王將陳作爲都城,仍稱作郢。

同年,秦又攻佔了楚國巫、黔中郡。

楚頃襄王遷都到陳後,聚集楚東地的武裝,僅得10餘萬人,向西雖奪回了被秦佔去的江旁15個邑,但已不能同秦抗衡。

經此一戰,楚國被打的一蹶不振,直到最後被秦國滅亡。

看看,白起一個人,帶領秦軍打得一個國家“重傷垂危”,然後被封爲“武安君”,意思是戰無不勝,百姓安康。

至此,白起名震天下,正式成爲七國中最頂尖的人物。

二、秦趙大決戰:滅趙時機公元前260年,秦國大將王齕攻韓,奪取上黨,然後攻趙。

隨後,就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

最後白起擊敗趙軍主力,取得長平之戰的勝利。

秦軍從長平之戰到揮師滅趙,只間隔了一個“元旦”的時間。

因爲秦國是以10月爲歲首,10月初一便是“元旦”日,意義等同於後世的春節。

在後來的史書上,長平之戰一般被記載在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即前260年),白起攻趙記載在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即前259年),前者至“九月”結束,後者是“十月”開始,猛一看還以爲隔了一年零一個月,實際上,二者之間最多也就隔一個月,甚至於最短只是放了幾天春節假。

這個時間間隔之短,本身就能說明很多問題,至少能夠說明,雖然秦軍在長平之戰付出了重大代價,比如白起所說的“士卒死者過半,國內空”,但是秦軍依然具有趁勢攻滅趙國的實力。

至少秦軍的統帥白起是這麼認爲的。

原因很簡單,長平之戰前後總共消滅趙國四十五萬人,趙國“青壯盡毀”尤其是精銳部隊被全殲,基本失去了抵抗實力,“長平大屠殺”的恐怖震懾,也讓趙國短時期內無從走出心理陰影,抵抗意志形同於無。

同時,長平大決戰秦國壓倒性的勝利,也是對其餘五國的巨大震撼,短期之內絕對無人敢於爲趙國出頭,“禍水自引”。

這中間最重要的就是“時間差”,不給趙國留出“回血”的時間,更不給其餘各國救援趙國的時間。

即使各國救援,秦軍也能在“時間差”內先行拿下邯鄲、攻滅趙國。

這裏重點說下“時間差”這個概念。

在戰爭中,時間的具體表現往往不是時間本身,而是體現在時間差。

比如長平之戰中,白起兩支騎兵的突然強力穿插,就是打“時間差”,在趙括還沒有反應過來時拿下百里石長城以及分割趙軍主力部隊和輜重部隊,在這個過程中,白起戰役意圖的成功率其實是和時間差成正比的,時間差越大即趙括識破的時間越晚,白起的成功率就越高。

同樣的例子太多,幾乎可以在所有經典戰例中找到印證。

比較顯著的如韓信的井陘之戰,“背水一戰”的精髓是漢軍要製造出足夠的“時間差”來,給2000騎兵營造突襲敵軍後方大本營的機會,如果漢軍在“奇兵”出發前就已經崩潰,戰役意圖必然無從實現。

究其根本,“時間差”的精髓和兵家所謂的“出奇制勝”實質是相通的,都是發揮“奇”的時間效果,在“奇”被敵方識破或者逆轉前已經達成戰役目的。

這是具體戰役層面,戰略層面同樣如此。

比如白起在長平之戰後馬不停蹄地進攻趙國,就是要發揮“時間差”的戰略作用,在各國救援之前迅速拿下虛弱的趙國。

因此,如果此時秦軍按照白起的戰略設想堅決執行下去,“旋風”攻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逼邯鄲,趙國滅亡本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然而,因爲此事沒有實際發生,後世總有觀點認爲白起的滅趙不可能成功,甚至認爲這一時期秦國還不充分具備滅趙的時機,其實都是盲目的“唯結果論”,不該成爲真正的歷史借鑑。

歷史證明了這一點,“十月,武安君分軍爲三,王齕攻趙武安、皮牢,拔之。司馬梗北定太原,盡有上黨地。”秦軍兵分三路,以席捲之勢進軍趙國,在蘇代遊說范雎時,秦軍已兵鋒直指邯鄲,此時還不到正月,若是秦軍繼續打下去,趙國亡國可期。

後來的事情也是反證。在白起的進攻計劃被阻止後,秦軍隔了一年即前259年10月纔再次進攻趙國。

此時不僅趙國有了一年的“回血期”,其它五國也真正意識到了脣亡齒寒的危局,正如白起的分析:“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之救日至……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

”秦國已經失去了寶貴的一年“時間差”,便是失去了滅趙的絕佳戰機。

再想成功,這纔是不可能了。

白起之後多次堅決拒絕出任攻趙主帥也是明證。

後人多數就此認爲白起“不懂政治”,甚至認爲他就是和秦昭襄王、范雎“賭氣”:“你看,我要打的時候你們不讓打,後來我不同意打,你們又非要打,失敗了吧?怎麼樣?真理到底在誰手裏?”其實後人只看到了“陰謀”所在,卻沒有看到“陽謀”,白起在此事上真正的“價值”其實是:“臣寧伏受重誅而死,不忍爲辱軍之將。

”(《戰國策》)白起是切實認知到了滅趙的不可能成功,這才堅決拒絕領兵並試圖阻止秦昭襄王的滅趙決心。

在這一點上,白起其實和長平之戰中的廉頗一樣,當初的廉頗寧願被撤換也不同意趙孝成王的出擊決戰決策,他們都體現了“名將”的典型特質,既然已經有了明確且自信的判斷,他們就絕不會拿全軍士兵的性命乃至國家命運來冒險甚至如趙括那般的開玩笑,哪怕是個人將遭受不公待遇乃至性命堪憂都始終堅持。

後世總習慣認爲軍事家不懂政治,實際上這是一個極大的誤解,如果只論和軍事戰爭相關的政治,恐怕政治家包括君主們也只能對軍事家甘拜下風。

相比白起和范雎就能看的一清二楚:爲了個人利益,范雎故意“攪黃”白起的攻趙戰略;而爲了國家利益,白起寧願受誅也不爲“辱軍之將”。

當然,還有一種白起抗命不遵原因是:白起深知自己如果再次引兵攻趙,換來的將是趙國全國的抵抗。

因爲長平之後趙國深恨白起,所以昭王再次攻趙時,白起應該是最不適合當統帥的人選。

所以白起死非其罪。

三、白起之死因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白起之死,並非是他不懂政治,還有更爲深層次的原因。

那麼到底是因爲什麼原因?小編認爲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將相失和,被小人所記恨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文臣和武將彷彿就是天生的死對頭。然而正是如此,有人想要白起死掉。這個人便是範睢。範睢是當時的秦國相國。

要知道,秦國是以軍功行賞的。白起立下大功,很有可能被秦王封爲另一個相國。就這樣,範睢害怕白起損害自己的利益。於是就在秦王的身邊,不斷地說白起的壞話,迫使秦王與白起的誤會愈加深重。最後,因爲白起拒絕出兵,秦王一氣之下賜死了白起。

第二、白起不聽秦王指揮,秦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在長平之戰後,白起主張趁大勝之機,一鼓作氣圍困邯鄲拿下趙國,可是當時的秦國相國範睢卻嫉妒白起的軍功,就主張退兵。

同時秦王在趙國的遊說下,同意趙國割地求和,最終秦國退兵,爲此白起很是不滿。可是一年之後,秦軍又重新攻打趙國,並且圍困了趙國都城邯鄲。本來秦王想要白起帶兵打仗,可是白起以生病爲理由,拒絕出戰。

秦王有些生氣,可是並沒有發作,於是秦王就派出了兩大名將王陵和王齕,可是損失不少,都無法攻克邯鄲。此時秦王再次任命白起爲主帥攻打趙國,可是白起又一次拒絕了,並且當面指出秦王的錯誤。

這一次,秦王徹底爆發了。命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上路。可就是這樣,難消秦王心中的怒火。秦王就派了使者追上白起,命其自刎。

第三、秦王氣量狹小當初白起和秦王因爲意見不同起了分歧,最終結果證明了白起判斷的準確性。

但正是因爲白起的正確讓秦昭襄王覺得失了面子,假如君主的胸襟不廣闊,那這個臣子就會被君主除掉,不管你多麼的有功,白起最終被秦昭襄王賜死了。一代戰神白起爲大秦帝國後期的統一六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秦王又玩了一次“棟樑拆”,可我們都知道,君王之所以成爲君王,就一定要有他的威嚴,如果沒有威嚴,又談何治國。武安君戰神白起成了大秦帝國政治舞臺上的犧牲品,也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

那就是做人一定要圓滑,歷史上像狄仁傑那樣的人其實不多,他看透不說透,安撫了君王的心,也成全了自己,其實就是在保護自己。白起是一個忠臣,可他讓秦王失了面子這一點很致命。即使功勞再大也絕對不能衝撞君王,這無疑是在懷疑他的實力。

第四、白起深知自己“殺孽太重”,心裏愧疚不已白起被秦王賜死於杜郵時,曾仰天長嘆:“我對上天有什麼罪過,竟落得如此下場?”過了好一會兒,他又說:“我本來就該死。

長平之戰,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全部活埋了,這就足夠死罪了!”說完自殺。其實,真正說起來,白起坑殺趙軍幾十萬降卒一事,並非出自他的本意。

因爲這可以從歷史對其人記載的性格上看,活埋幾十萬趙軍,他應該不會做的,據傳這是宰相范雎和秦王的意思,君命不可違,但是鍋還得背,所以後來白起成了被後世唾罵成了冷血殺神,同時這一戰,也讓趙國大傷元氣。

第五,白起的功勞太大了,大到功高震主!白起的功勞有多大?可以說秦國能迅速強大崛起,商鞅變法是內在,白起領兵就是外在。

在秦國走出一隅之地、逐鹿羣雄的過程中,是白起一人挑起的大梁!這是非常致命的,因爲古時候都是一人的天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難免會遭到統治者的猜疑。而且,還有秦國丞相範睢一直在秦王身邊吹耳邊風,於是乎,白起之死已然註定。

第六、秦國內部的權力之爭秦昭襄王是戰國時期在位最長的國君,共56年。但是在長達41年間,他的母親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宣太后羋八子主政。秦昭襄王幾乎是被架空,直到宣太后去世,秦昭襄王這才正式收回了大秦帝國的王權。

但是此時的軍權,主要掌握在白起和司馬梗之手,這兩人都是出自老秦人也就是郿城“孟西白”和夏陽司馬氏,這是一心要收回全部權力的秦昭襄王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白起的不聽命令,給了秦昭襄王一個很好的藉口,所以白起被賜死也是意料之中。白起死後,秦昭襄王又罷免了國尉司馬梗,殺了司馬靳。最終秦國的軍權回到了秦王的手中。所以說白起之死,深層次是秦國的內部權利之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