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解密古代官員住房福利待遇:官員大多租房住

解密古代官員住房福利待遇:官員大多租房住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別看現在我國人民買房難,在古代,住房也是最讓國家重視的問題。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人口衆多,幅員遼闊,但是適合居住的土地面積少,所以住房成了人們生活當中的一個困難問題。古代官員對於住房更是有着高標準,政府也制定和更改過很多措施,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但很多中低收入者仍然買不起房,而官員的住房,更是歷代政府都很重視的問題,那麼古代是怎樣解決官員住房問題的呢?

解密古代官員住房福利待遇:官員大多租房住

 古代官員的住房福利待遇

官員的住房名叫“官舍”。爲了辦公方便,官舍與官衙常常連在一起。白天在官衙辦公,晚上回官舍住宿,年復一年,天天如此,理當如此在官員們看來,自己是“朝廷命官”,國家理當解決官員住房。秦王朝建立之後,忙着清理戰爭遺蹟,解決好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等重大問題,來不及考慮管員住房問題,秦王朝就垮臺了。

劉邦建立漢王室之後,官員住房問題提上議事日程,向全國發布了《同安輯令》。其中規定:凡是列侯這一級官員,都發給官印綬帶,賜給寬大的住宅;俸祿兩千石的武官,可以遷居首都長安,賜給差一點的住宅。這是給予開國功臣的住房待遇,同時也給一般官員解決住房。《漢書.何並傳》載:“(何並)性清廉,妻子不捨官舍。”是說何併爲官清廉,不讓老婆孩子到他的官舍。不用說何並是有公房的。《漢書》卷九十三還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侍中董賢爲了變現自己,節假日也不回家,漢哀帝大受感動,“若吏妻子居官寺舍”,把其妻搬進董賢在宮中的住所。從這兩個例子來看,西漢至少在中後期,管員有了居住的公房,而且家屬也可以進來住上幾天。

隨着社會的發展,官員越來越多,官舍建設速度跟不上管員數量的增長,於是出現官多房子少的問題。《後漢書》卷二七載:太中大夫張湛“稱疾不朝,居中東門候舍。”太中大夫食祿千石,常伴皇帝左右,像皇帝身邊的這種人,還要等候房子,可見官舍到了何等緊張的地步。另從《文獻通考》卷四十七記看,漢晉時全國管員總數約爲7000人,隋朝後擴大到12576人,唐朝膨脹至18805人,其中在首都當官的就有2620人。怪不得顧況對白居易說:“米價方貴,居亦弗易。”其實,當時的長安不僅米貴,住房也是很緊張。可以相見,兩千多名居住在長安的管員,大都有了老婆孩子,還有奴僕雜役等等,需要解決多少房子?

官舍如此緊張,是必須解決的一大難題,大唐政府從改變衙舍建築的格局入手,將辦公的地方和居住之處分爲兩處,衙門原地不動,管員住宅建在外城。從史料記載來看,先後共建起108“坊”。這樣,管員家屬不能再住公房。不過,在辦公區域仍然有管員單身宿舍,主要爲管員值班之用,也適當照顧單身的年輕管員。同事,朝廷對那些德高望重,爲國家做出過重要貢獻的大臣,在住房方面實行特殊政策,允許他們住在官舍,如果管員調動或者或者退休,還要辦好住房交接手續。比如,唐玄宗批准宰相李日知退秀,這位老臣“及還飾袋,將出居別業”,很快找了別的房子,很痛快的就退出了公房。

住房改革以後,那些拖兒帶女的官員,如果在長安城裏沒有老家,就要自己建房,那些經濟緊張的人就只好買“二手房”了,官員們從此有了自己的私房,既解決了管員住房緊張的問題,又大大減少了國家對官舍建設的開支,取得了官舍改革的成功,因而被後來的朝代效仿,不再爲官舍的緊張而頭疼了。

宋朝時期,朝廷在京都和各地州府,設有管理公房的專門機構。在京城開封做官沒有私宅的,不論是誰包括那些高級官員,都要租房子住,《宋史》卷二七五記載大將軍劉福,他的幾個孩子勸他蓋大房子,劉將軍爲此大發脾氣:“我受祿厚,足以僦舍以庇...。”堅持不造房子,仍租房子居住。結果劉福眼睛一閉,他的兒孫差點流浪街頭。《宋史》卷二八七還有這樣的記載:副宰相楊礪,位高權重,照樣沒有自己的房子。他死後宋真宗登門悼念,才發現楊礪是在陋巷裏租房子住,以至於皇帝的轎子都擡不進去。堂堂副宰相混到了這種地步,可見宋代宋代官員住房是怎樣的情況。

元朝其實也好不到那去。從《元史》卷一八二看,集賢殿大學士宋本是大都人,原先的房子被父親賣掉,他本人考中進士之後,可謂一帆風順,但是房子的問題卻解決不了,也是終生租房子居住,不過,元代允許自籌資金購買房產,比如國子監,禮部等部門,通過這種方式,建設或購買了一批房子,爲本部門的官員解決了住房的困難。

明代官員住房採取了新的措施。當時的京官依照品級的高低,可以使用皁役爲家裏做雜物,也可以不用皁役而將給皁役的工錢折算歸自己。這些錢積攢起來,允許將本單位公房一次性買斷。但是,房子的所有權並不歸屬於個人,其產權仍屬於機關單位,官員若要調走或退休,必須把房子退還給所在單位。

清代的官員在住房的方便算是很幸福的了,基本實行福利分房,制定有住房標準,由政府按照級別分配。如一品大員給住房20間,形同小型的王府;二品官員給住房15間,三進三出的大院;三品官給住房12間。往下類推,七品縣官給住房4間,就是九品科級幹部也給住房3間,是個像樣的四合院,住個兩代之家也沒有問題。官員住房超標,就要受到查處,一般也不允許搞豪華裝修,有些官員就在住房問體上出了問題,甚至被送進了班房,住進了這樣的“公房”而悔之晚矣。

古代官員租房也有高要求

京官解決住房問題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自建或者自購。二是租房。清代實行滿漢分居,滿族京官多定居於北京內城,漢族京官基本上都居於外城。京官中有一些人在外城擁有自己的宅邸。比如康熙年間,崑山人徐乾學顯貴一時,在宣南購買和自建了多處房產。乾隆年間官至禮部尚書的浙江富陽人董邦達,在米市衚衕擁有一套很大的房產,地宅寬大,花園“花木競秀,丘壑多姿”。然而這種情況在漢族京官中較爲少見。因爲北京地價昂貴,一般外地來京的京官很難有如此雄厚的經濟實力。

租房更適合大多數漢族京官的生活狀況。因爲京官流動性很大,不斷有人升轉外放,或年邁返籍;又經常有父母去世、須回籍守制者,在北京一住數十年的人不多。另外,北京有大量會館和民居房屋常年專事出租。從供需兩方面來看,租房都是最佳的選擇。

京官租房的第一個特點是要求住宅表面的體面。身爲朝廷命官,住宅須配得上官制威儀,因此自然不能蝸居斗室。所以京官們雖然窮困潦倒,卻多租住大宅,至少要一套像樣的四合院,講求寬敞氣派。如果條件許可,帶有花園的宅子最受歡迎。稍晚於曾國藩的李慈銘在京做官期間,租居位於保安寺街已故閩浙總督舊邸,有屋二十餘楹,有軒有圃,花木蔥鬱。這是當時京官的常態。

京官租房的第二個特點是週轉率高。其中一個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爲三年一度的會試,使外城的房屋租主保持着週期性的流動。與此同時,隨着仕途遷轉,官員經常更換辦公地點,收入水平也會隨官位升遷而升高,因此對住房的要求也發生變化。這在清代京官的詩句中屢有反映。康熙年間的大學士陳廷敬曾說自己“五春三度移居日”。乾隆年間的錢大昕則說:“客居燕臺兩寒暑,有似澤雉遊樊籠。虎坊菜市三易寓,去住蹤跡風轉蓬。”嘉慶進士、後來官至體仁閣大學士的祁寯藻亦說:“自我官京師,十年四徙宅。”這些詩句皆是寫實,比如錢大昕於乾隆十七年(1752)六月入都,開始寓神仙衚衕。同年秋移居潘家河沿。十九年(1754),又移寓橫街。此後還在珠巢街、宣外大街等處住過。這種情形正如他在詩中所形容的那樣:“勞如車軸無停轉,拙比林鳩未定巢。”

京官租房的第三個特點是集中於宣南即宣武門外地區,特別是宣武門外大街兩側以及菜市口的南部。這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清代中央六部均設在正陽門內。宣武門外離正陽門不遠,在此居住上朝方便。二是中原及南方士子進京,通常的路線是由盧溝橋入廣安門,故落腳宣南最爲便利。三是明代宣南地廣人稀,又有樹有水,風景不惡,許多明代顯宦在此遺有別業,可供京官租用。同時又有陶然亭、窯臺以及歷代遺留的古剎名寺等吟詠集會勝地,很對文人習氣嚴重的京官們的胃口。故夏仁虎《舊京瑣記》說:“舊日漢官,非大臣有賜第或值樞廷者,皆居外城,多在宣武門外。土著富室則多在崇文門外,故有東富西貴之說。”四是傳統時代官員多迷信,選擇住房時多講究風水。考察京官居住史,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位於菜市口大街的繩匠衚衕(解放後名菜市口衚衕),居然住過清代史上三十餘位重要人物。清中前期的徐乾學、洪亮吉、畢沅、陳元龍等都曾寓居於此,晚清這裏更是名人薈萃:同治的帝師、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李鴻藻住過菜市口衚衕7-11號;左宗棠住過16號;龔自珍1819年在菜市口衚衕“休寧會館”住過;“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住在29號;蔡元培於光緒年間任翰林院編修時也住過菜市口衚衕,這麼多人選擇這裏,是因爲人們傳說這裏是北京最有“旺氣”、最能出主考的衚衕。

由此看來,古代人民也備受住房問題的困擾啊!官員們既要面子,又沒錢買房,買房還要求風水、交通、周邊配套,簡直比現在的官員還不好混。看一看自己家的小三房,其實挺溫馨的不是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