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朱棣到底有沒有想過讓朱高煦當太子呢?

朱棣到底有沒有想過讓朱高煦當太子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402年,被南軍擊敗的朱棣,給趕來支援的次子朱高煦開了一張史上最大空頭支票:“努力,世子身體不好!”當時,朱棣已經回絕了朱允炆的求和請求,並將大軍陳兵於浦子口,準備從這裏渡江後攻擊南京城,對朱允炆發起最後的總攻。

然而,讓朱棣沒想到的是,一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手下將士,在這一次攻擊中卻遭遇了頑強的抵抗,不但沒有實現速戰速決的設想,反而被盛庸指揮的南軍給擊敗了。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這次敗仗着實讓朱棣措手不及,他沒想到勝利已在眼前,卻遭遇了盛庸如此頑強地抵抗。

更要命的是,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朱棣大軍來勢洶洶,可由於幾年來長途奔波、征戰不斷,將士們早已身心疲憊,朱棣大軍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的程度。這次敗仗之後,很多將士都不想再打了,甚至有將士進言,希望撤軍休整,待大軍恢復戰力之後,再跟隨朱棣揮師南下。

其實,此時的朱棣也陷入到兩難的境地之中,雖然勝利近在咫尺,可他也知道手下的將士,已經到了極限,如果繼續進攻,萬一僵持起來,那整個大軍都有可能會崩潰瓦解。

朱棣到底有沒有想過讓朱高煦當太子呢?

可如果退,又談何容易,自己雖然打着“清君側”的名義起兵,但任誰都知道自己是在造反,如果給了朱允炆喘息之機,那自己接下來恐怕沒有一絲勝算。

就在朱棣左右爲難之時,朱高煦率軍趕來支援朱棣,這可把朱棣高興壞了,望着朱高煦帶來的虎狼之師,朱棣不禁脫口而出:“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兒應奮勇再戰!”

可以說,朱棣此時說的絕對是心裏話,他確實沒有精力再戰了,然而說出這句話後,朱棣就後悔了,生性多疑的朱棣,絕不願意在別人面前亮明底牌,哪怕那個人是自己的親兒子。然而,朱棣此時確實需要朱高煦奮勇向前,可怎麼讓朱高煦心甘情願地打頭陣呢?朱棣沉思片刻就有了主意,他拍了拍朱高煦的後背動情地說:“努力,世子身體不好!”

世子就是朱棣的嫡長子朱高熾,朱高熾雖然是嫡長子,但他長得非常胖,胖到什麼程度呢?據說走路的時候,得有兩個人攙扶,否則走兩步就氣喘吁吁的,根本沒法長時間自主行走。而且,朱高熾還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弱點,他是一個瘸子,據說出生後就瘸了,後人猜測是得了小兒麻痹症。

朱棣到底有沒有想過讓朱高煦當太子呢? 第2張

所以,朱高熾這樣的人,根本沒法舞弄刀槍棍棒,他平日裏也只是讀一些詩書,整體表現資質平平,爲人非常忠厚老實。但儘管如此,朱高熾也是嫡長子,而且在這一次朱棣起兵造反時,雖然沒有帶朱高熾出征,但朱高熾奉命留守北平時,卻創造了以一萬將士抵擋住南軍李景隆五十萬將士合圍的壯舉。

正是因爲朱高熾守住了北平城,才穩定住了朱棣的大後方,可以說朱高熾的作用非常明顯,而且朱高熾性情溫和,善於撫慰將士,深得人心。對比來看,朱高煦雖然高大威猛、英俊瀟灑,又擅長指揮軍事作戰,可他只是朱棣的嫡次子,從古代禮法來講,他無論如何也是爭不過朱高熾的。但朱高煦其人極具野心,他知道如果父親朱棣打贏了這場戰爭,那就會問鼎天下,登基爲帝,而他和哥哥朱高熾之間必然會產生一個太子。其實,在朱高煦的內心中,一直瞧不起自己這個哥哥,他認爲哥哥肥頭大耳的,還是個瘸子,根本就是一個廢人,沒有資格與自己爭。但精明的朱高煦也知道,一個“嫡長子繼承製”就把他攔得死死的,除非朱棣力挺他,否則只要哥哥朱高熾不死,他就很難越過哥哥成爲太子。

不過,現如今朱棣頗有深意的這句“世子身體不好”,對於朱高煦來講,無疑就是朱棣的表態,相當於傳位指令,也就是說只要自己好好表現,就一定會成爲太子。因此,聽了朱棣這句話後,朱高煦熱血沸騰,他把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了,全力以赴攻打盛庸,在朱高煦看來,此時已經不是爲父親打仗了,一切都是在爲自己打天下。

還別說,在朱高煦的拼命攻打下,盛庸真的沒頂住,朱棣大軍很快就成功渡過長江,來到了南京城下,朱棣也順利地登基爲帝了。可朱棣成爲皇帝后,並沒有兌現當初的諾言,他彷彿把曾經說過的話忘記了一樣,對此閉口不提,朱高煦雖然非常着急,但也不敢直接去問。

直到此時,朱高煦才意識到自己的父親比誰都厚黑,而且當初說的那句話,雖然表面上看,是要把太子之位傳給他,但如果細品的話,這裏面就非常有意思了。因爲,朱棣當時雖然說,世子身體不好,讓朱高煦努力,但並沒有明確說要傳位給他,其實一切都是暗示,換句話說,都是你朱高煦自己想象的,你非要那麼理解,爲父也沒有辦法。

碰上這麼會耍無賴的父親,朱高煦也是沒有辦法了,不過朱棣雖然不再提當初那句話,但朱棣也沒有立即將嫡長子朱高熾立爲太子,也就是說,朱高煦同樣有機會,只不過這次要重新競爭了。1404年,也是永樂二年,這時候已經穩固皇位的朱棣,終於把立太子提上了日程,其實直到此時,朱高煦依舊認爲自己的機會非常大,而且朱棣似乎也更鐘情於他。

當時,幾乎所有武將都支持立朱高煦爲太子,原因很簡單,朱高煦是他們的好戰友,戰友將來上臺後,自然能撈到實惠。不過,與此相反的,幾乎所有文臣都支持立朱高熾爲太子,原因也很簡單,朱高熾文化底蘊非常高,懂讀書人、更懂文臣,和文臣的關係也好,這樣的人上臺後,文臣自然能獲得重視。

其實,自古以來就一直有一個鄙視鏈,雖然武將一直認爲沒有自己就打不下江山,更守不住江山,天天牛哄哄的,可文臣卻把這些武將當作莽夫,認爲他們根本不會治國。這時候,武將就對朱棣說,朱高煦擅長征戰,特別是在“靖難之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是當之無愧的太子。

文臣一聽不樂意了,你們要非得說“靖難之役”,那朱高熾還在這期間組織了“北平保衛戰”呢!沒有朱高熾的堅守,你們連大後方都沒了,拿什麼繼續打仗?而且,文臣還提到一句讓所有人都無法反駁的話,文臣說從歷史的經驗看來,如果不立嫡長子,國家很容易產生大亂。

就這樣,文臣和武將僵持起來,朱棣一時之間也沒了主意,於是他就私下裏把幾個重臣逐一找過來徵求意見。不過,他們去了之後,大多還是之前那套說辭,沒提出什麼有建設性的意見,這也把朱棣搞得是心煩意亂。這時候,內閣首輔解縉的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話說當時朱棣私下召解縉入宮後,開門見山地問解縉,應該立誰爲太子。

解縉立馬說,應該立嫡長子朱高熾爲太子,然後就又重複了一遍之前那套說辭,朱棣聽後沉默不語,因爲他此時已經有點中意朱高煦了。一來他之前在戰場上許過諾,二來朱高熾確實身體不好。其實,當年戰場上,朱棣對朱高煦說的話,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發自肺腑的真話。但這時候,解縉卻用三個字改變了朱棣的想法,解縉說:“好聖孫!”聽了解縉的話後,朱棣眼前一亮,與解縉相視一笑後,下定決心立朱高熾爲太子。

所謂“好聖孫”,指的就是朱高熾的嫡長子朱瞻基,也就是後來的明宣宗,據說在朱瞻基出生後,朱棣見到這個孫子第一眼時,就覺得朱瞻基臉上一團英氣,非常像自己,爲此他高興地說:“此乃大明王朝之福也!”

可以說,朱棣當時非常喜歡這個孫子,因此解縉提到“好聖孫”後,朱棣立即改變了之前的想法,因爲只有立朱高熾爲太子,自己心中的“好聖孫”纔有接班的機會。

很快,朱棣就讓解縉撰寫立儲詔書,昭告天下,立朱高熾爲太子,而在“靖難之役”中的大功臣朱高煦則被封爲漢王。至於,後來朱高煦不服太子朱高熾,然後各種作死,最終被朱棣的“好聖孫”朱瞻基所殺,就是後話了,與我們今天的問題無關,在這裏就不展開來說了,以後有機會單獨說。

綜上所述,朱棣選擇讓腿腳不便的兒子朱高熾繼位,一來這個兒子宅心仁厚,能成爲明君;二來有“好聖孫”朱瞻基神助攻,影響了朱棣做決定。其實,總體來看,朱棣在“靖難之役”的關鍵時刻,對朱高煦說的那句“世子身體不好”,其實就是給朱高煦開了一張空頭支票,爲的就是讓朱高煦把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幫他打贏盛庸。

至於,打贏之後是否兌現這張支票,那就要看朱棣的意思了,我們不知道,朱高煦後來有沒有找過朱棣,要求兌現這張支票。不過,就算朱高煦去找朱棣,朱棣也有話說:“沒錯,我當年說過這句話,可沒說要立你爲太子啊!那都是你自己想象的。”

看到這裏,大家有可能會說,朱棣真是厚臉皮,那麼明顯的暗示,過後都不承認了。不過,大家細想一下,在工作中,我們遇沒遇到過這樣的領導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