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東周末期爲何會被分爲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呢?

東周末期爲何會被分爲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初中學習歷史的時候,很多人都應該背誦過這樣一句話:“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一統秦兩漢。”

對此,很多人就很好奇,爲什麼東周這段歷史要分爲春秋和戰國這兩部分呢?尤其是這兩個部分的歷史爲什麼要被稱之爲“春秋”和“戰國”呢?這其中究竟有什麼含義呢?

其實,東周這段歷史之所以會被後世人們稱之爲“春秋”和“戰國”,主要要歸功於兩個人,他們分別是孔子和劉向。

我們首先來說下春秋:據記載,當時魯國的史官們在編寫國家歷史時,爲了方便查閱和統計,於是就特意將當時各國的重大事件,都按照年、季、月、日記錄下來,其中一年又分春、夏、秋、冬四季來記錄,由此也誕生了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等到這部編年史問世後,人們便將其簡單且形象的概括爲《春秋》,象徵一年的輪迴。對此,很多人自然又很好奇,爲什麼不取名《夏冬》,而要取名《春秋》呢?

主要是因爲周朝時,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覲天子的時節,發生了大事情非常多,而且各諸侯國在覲見天子時,還會相互進行一些政治會談,瞭解到其他諸侯國的各個事情。

至於夏季和冬季,由於天氣太熱或太冷,諸侯大都待在自己家裏,很少非常重要的事情發生,而且他們也不知道其他諸侯國發生的事情,所以這兩個季節能夠被記載的事情通常比較少。再加上國人也習慣以春秋來代指一年,所以這部書纔會被命名爲《春秋》。

東周末期爲何會被分爲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呢?

當然,此時這部《春秋》只是魯國的一部史書而已,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力;但後來孔子出道之後,他在這部《春秋》史書的基礎上加以整理修訂,最終讓這部史書成爲了儒家經典之一,由此《春秋》一書名聞天下,“春秋”一詞更是人人熟知。

與此同時,這部《春秋》所記載的內容,是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

在這種背景下,後來史學家們便直接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爲自周平王東遷(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這295年的歷史名稱。

東周末期爲何會被分爲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呢? 第2張

至於戰國時期,其實一直到漢朝末年纔有了這一稱呼,在此之前,“戰國”一詞,只是用來指當時參加連年戰爭的強國,並不是指的一段歷史時期,即便是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是沒有發生變化。

但等到漢成帝時期(前32年-前28年),著名的文學家劉向編訂了一部國別體史書,取名爲《戰國策》。

由於這部書上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前490年智伯滅範氏,下至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記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統一,因此後來的史官們便將“戰國”一詞正式作爲一個時代的名稱來使用,與“春秋”一詞相對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