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康熙皇帝是怎樣平定三番的?吳三桂有何結局

康熙皇帝是怎樣平定三番的?吳三桂有何結局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吳三桂殺害永曆帝后,清順治帝給他很重的獎賞,封他做平西王,讓他鎮守雲南、貴州,給他許多特權,管轄兩省的文武官員,可以隨意任免官員;處理軍民一切事務,還可以開礦山,煮井鹽,鑄造錢幣,清廷每年還要撥給他餉銀九百多萬兩,佔了國庫的很大一部分。吳三桂自恃功高,在雲南稱王稱霸。

康熙皇帝是怎樣平定三番的?吳三桂有何結局

網絡配圖

公元1662年,順治帝去世,才八歲的康熙帝即位。順治帝臨死前有遺詔,命鰲拜等四個滿洲大臣做康熙的輔政大臣,幫助處理國家大事。鰲拜立過戰功,手握兵權,根本不將小皇帝放在眼裏,更不願意與其他三個輔政大臣商量,什麼事情都獨斷專行。甚至到康熙帝年滿十四歲親自執政以後,他還把持朝政,敢在朝堂上誣陷輔政大臣蘇克薩哈,逼迫康熙帝違心地將蘇克薩哈處死。

鰲拜成了康熙帝頭一個心腹大患,成爲康熙帝要清除的一個目標。但宮中衛士多是鰲拜挑選的親信,不能信任。康熙帝就藉口要練習摔跤,從貴族子弟中,挑選十多個棒小夥進宮,陪他摔跤。暗地裏卻給這些小夥伴作了佈置。一天,鰲拜大搖大擺地走進內宮時,宮門突然關上,他自己的衛士被隔離在宮門外,十多個身強力壯的少年,突然跳出來,將他團團圍住,拽手的拽手,扳腳的扳腳,將他摔倒在地,捆綁起來。接着,康熙帝下詔宣佈鰲拜的罪行,將他投入監獄。

清除鰲拜後,就該解決吳三桂的問題了。當時,驕橫跋扈的藩王,不止吳三桂一個。廣東有平南王尚可喜,福建有靖南王耿仲明、耿精忠。他們都是早期投降清廷的原明朝官員。因爲跟隨清軍入關打農民軍,打明朝軍隊,打反清義軍賣力,立了“大功”,受到清朝的獎賞,都有許多特權,因而非常驕橫起來,不再肯服從清朝的指揮,妨礙清廷政令的統一,成爲潛伏着的新國家的特大禍害。這三個藩王,被稱爲“三藩”。

康熙帝深感三藩危害的嚴重性,他將“三藩”與治理黃河、辦理漕運作爲三件最重要的國家大事,寫成字條,懸掛在宮殿的柱子上,天天唸叨。他一直在苦苦思索,找個什麼辦法,削弱並消滅“三藩”。

康熙皇帝是怎樣平定三番的?吳三桂有何結局 第2張

網絡配圖

“三藩”也深知清廷對他們的不信任,遲早會對付他們,但一時還吃不準會採取什麼措施,嚴厲到什麼程度。他們心懷鬼胎,要試探一下朝廷的態度。平南王尚可喜老了,就上了一道奏章,請求告老還鄉,但要求將王爵傳給兒子,繼續帶兵鎮守廣東。康熙帝也想借此機會試探“三藩”對撤藩的承受程度,就順水推舟,批准尚可喜告老還鄉,但要撤銷靖南王府,王爵不能繼承。理由是廣東安定,不必再設藩王鎮守。

這個答覆,深深震撼三家藩王。吳三桂一面加緊準備造反,一面邀靖南王耿精忠一道再上奏章,請求康熙帝同時將“三藩”都撤掉。接到奏章,康熙帝冷笑說:“他們竟想威脅我!”就交給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大臣們意見不統一,有主張撤的,有主張不撤的。最後康熙帝決定,這些藩王掌握兵權太久,拖得越久,越不容易解決,索性一次解決,三藩都撤,將全部人員、兵馬遷到關外去。

吳三桂本意是希望康熙帝會作出些挽留的姿態,他們就順水推舟留下來。誰知康熙帝會這樣決斷,他又驚又恨,決定起兵造反。公元1673年農曆十一月,吳三桂殺掉雲南巡撫朱國治,發佈討伐清廷的檄文,自稱“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並寫信與平南王、靖南王及各地老部下,還有臺灣的鄭經,要他們共同起兵造反。

吳三桂宣佈恢復明朝的髮飾、服裝,革除滿洲的習俗,要替明朝報仇雪恨。但是,他引清兵入關、絞死永曆帝的斑斑劣跡如在眼前,人們怎能相信他“興明討虜”的宣傳?他的造反,完全是個人野心所致。不過,對清王朝高壓政策長久感到憤怒的人們,還是找到了一次抒發胸中悶氣的機會,所以,頭幾年內,許多地方都起兵響應,大半個中國都沸騰起來,清廷的統治岌岌可危。吳三桂的兵馬打到了湖南、江西。

康熙皇帝是怎樣平定三番的?吳三桂有何結局 第3張

網絡配圖

康熙帝臨危不懼,停止執行耿精忠、尚可喜兩藩的撤藩命令,將他們從造反行列中暫時分化出來,孤立吳三桂;同時迅速調兵遣將,阻擋吳三桂的進攻。由於吳三桂在軍事上犯了錯誤,他的軍事攻勢持續了幾年就停止了。雙方在西北、西南、中南、華南相持了八年。公元1678年,吳三桂七十八歲,等不及了,在湖南衡陽匆匆忙忙地登上皇帝寶座,國號大周。可是到這年秋天,他就病死了。

此後,形勢大變,清軍的進攻越來越猛烈。到公元1681年,清軍攻下昆明,吳三桂的孫子吳世自殺,“三藩”的叛亂終於徹底平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