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美媒稱向日本投原子彈沒錯:不比轟炸東京更慘烈

美媒稱向日本投原子彈沒錯:不比轟炸東京更慘烈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參考消息網8月4日報道 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1日發表題爲《爲什麼說向日本投下原子彈的決定是正確的》的文章,作者爲阿朗佐·漢比,編譯如下:

 戰爭不僅僅與武裝部隊有關

1932年,斯坦利·鮑德溫(英國保守黨政治家,三次出任首相——本網注)對英國議會下院說:“轟炸機永遠都能到達目的地。唯一的防禦就是進攻,這意味着如果想拯救自己,你就必須比敵人更快地殺掉更多的婦女和兒童。”鮑德溫不是戰爭狂人。他說這段話的目的旨在強調,在大型軍機攜帶大量炸彈的時代,可能發生不分青紅皁白的恐怖。他的斷言既反映了戰爭理論家的看法,也承認了一個起碼的常識:戰爭說到底是民族與民族、社會與社會的對抗,而不僅僅有關武裝部隊。

沒過幾年,戰爭發生了,轟炸機則是其中最可怕的武器。在歐洲,德國作了示範:先是西班牙的格爾尼卡,然後是對倫敦、考文垂和赫爾等英國城市發動的閃電戰。這招致報復,英國和美國的轟炸機不分青紅皁白地猛烈襲擊德國的人口中心。1937年,日本轟炸機在上海造成上萬人死傷,並於1941年12月對珍珠港造成嚴重破壞。

1944年底,日本開始遭受二戰中最令人畏懼的美國B-29轟炸機的襲擊。日本的防禦薄弱,民用庇護設施不足。木頭和紙造的建築根本無法抵禦燃燒彈。沒幾座建築有地下室供住戶躲避。1945年3月9日的夜晚,300多架美國B-29突襲了東京的一個遍佈小型工廠的工人聚居區。燃燒彈引發熊熊大火,把近16平方英里(約合41平方公里——本網注)的地區夷爲平地,導致近10萬平民喪生,並讓倖存者士氣低落。

日本的其他城市也遭受了與東京類似的苦難。不過,有兩座城市相對安然無恙:廣島和長崎。居民們完全沒有意識到,等待他們的是一種可怕的新式武器。“死緩”於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到期:雖然兩顆原子彈造成的死亡人數很可能少於東京燃燒彈轟炸,卻把更大的恐懼傳播出去。

美媒稱向日本投原子彈沒錯:不比轟炸東京更慘烈

  日本沒爲平民採取預防措施

查爾斯·佩萊格里諾對廣島的研究著作《地獄歸來》以及蘇珊·索瑟德的《長崎》甚少關注圍繞原子彈轟炸的宏觀軍事與外交問題,而是講述了普通人遭受的痛苦,他們面對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他們熟悉的世界毀於一旦。瞬間喪生算是幸運,有些人一下子蒸發了。另一些人則成爲無聲的證明。佩萊格里諾講述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名倖存者對他說:“一座雕像完好地立在那裏……那其實是一個赤裸的男子……他已經變成炭——一根炭柱,那麼輕,那麼酥脆,只要輕輕一碰就整個粉碎了。”我們還得知,另一名倖存者收集了一名年輕女子的遺骨,決定歸還給她的父母,並且設法登上了前往逝者家鄉長崎的最後一班火車。

索瑟德向我們講述了類似的故事,並且提供了一些日本老年人的照片,他們身上仍然帶着燒傷留下的可怕疤痕。她指出,這些傷痕也可能是心理上的:“怨恨與憤怒”之情,以及可能因爲毀容而遭到嘲笑。她寫道,對某些人來說,“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從未消失”。兩位作者都描述了輻射病造成的慘痛後果。

兩座城市的傷殘倖存者都拿出很多時間來宣講原子彈的罪惡。這種文字很容易寫。然而,在覈武器的威力大大增強並且被不可信賴的國家研製出來的時代,理解這種武器的作用非常重要。

兩本書都缺少的東西是背景。兩位作者都沒有好好討論美國使用原子彈這一決定背後的因素。他們也沒有敢於就原子彈是否縮短了戰爭發表看法。他們聚焦的是原子彈如何影響平民,這些人不得不面對一場災難。

在《地獄歸來》的序言中,東亞研究學者馬克·塞爾登聲稱,佩萊格里諾的敘述“促使我們重新反思二戰戰略的倫理道德問題和可怕的後果,這些戰略包括大規模轟炸民用設施,無論是德國、日本還是英國實施的,或者美國對德日城市投放燃燒彈以及對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

他的話提醒我們,原子彈是到1945年夏天雙方都認爲理所當然的戰爭模式的合理後果。英國遭受大規模轟炸和財產損失,但全國的平民死亡人數不足4.5萬。港口城市赫爾規模與廣島和長崎相仿,95%的住宅受損,但只有1200名平民喪生。與英國不同,日本爲保護本國平民所採取的預防措施極少甚至沒有。

  日不投降美不妥協導致核爆

要迫使日本投降,原子彈是必要手段嗎?美國的政策是絕不妥協。美國只接受無條件投降,接下來是軍事佔領。

在日本,血戰到底的鼓吹者雖然不能承諾勝利,卻可以保證將給入侵者造成重大傷亡。戰爭的最後一役沖繩之戰明確顯示了這一點。沖繩是個小島,美國佔據陸海空絕對優勢。即便如此,戰鬥仍然從1945年4月1日持續到6月21日,9.2萬日本軍人戰死,“神風”突擊隊的飛機則給美國近海艦隊造成嚴重損失。美國的傷亡約爲4.5萬人。

這在華盛頓產生重大影響。接下來將是日本本土。日本領導人毫不掩飾他們要堅決抵抗的計劃,他們準備動員平民,直到只有木棍和磚頭武裝的少年。他們還緊抓一種幻想不放,希望由當時仍然保持中立的蘇聯調停,通過談判達成和平。他們指責本國駐莫斯科大使,因爲後者說,蘇聯人正在調動軍隊要在東亞襲擊日本,因此根本不會幫忙。

美國軍事決策者聚焦日本本土最南端的九州島,計劃把那裏當做第一個目標,接下來是入侵本州島,最後在1946年橫掃東京平原。1945年6月18日,杜魯門總統在華盛頓與軍方領導人開會,表示希望“避免在日本各地上演沖繩之戰”。一個月以後,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的沙漠試爆成功。接下來很快就是廣島和長崎。

批評覈爆的人常常聲稱,日本當時已經“準備投降”。情況顯然不是這樣。日本可能還在集結強有力的軍事資源。抵抗或許不至於要靠拿着木棍和磚頭的少年,但兩棲入侵九州付出的代價很可能讓人想到沖繩。這種可能性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都不可接受。

爲什麼在廣島和長崎投放的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拋開輻射不談,原子彈造成的破壞並不比對東京實施的燃燒彈襲擊更大,但後者沒能讓日本認真思考投降的問題。答案在很大程度上是衝擊效應:一顆炸彈毀掉整座城市。

今天的核武器使1945年引爆的核彈看起來就像是爆竹,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擁有或揚言要擁有核武。這兩本書的價值在於提醒我們核武器有多麼恐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