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東京大轟炸的前期行動:精準轟炸效果並不明顯

東京大轟炸的前期行動:精準轟炸效果並不明顯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在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後,美國的吉米·杜立特中校曾派出16架B-25中型轟炸機襲擊日本的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的油庫、工廠和軍事設施。但這次攻擊主要上是象徵性的任務。

然而,當美國成功發展B-29轟炸機後,美軍便有能力對日本作出有實質作用的戰略轟炸。B-29轟炸機的時速達563千米,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續航里程爲6430千米。打擊距離達到2,400千米,並能攜帶9,000公斤的炸彈。當時軸心國的戰鬥機除Me-262和橘花(Me-262日本型,未服役)都不能達到此高度,即使達到也追不上它們的速度。

美軍的首輪使用B-29的襲擊是在1944年6月15日,47架B-29從成都起飛,轟炸位於日本九州的八幡鋼鐵廠。但這次攻擊並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68架飛機中,只有47架命中目標,有4架未能起飛,有4架墜毀,有6架因機件問題要在途中棄置所帶的炸彈,有一架被擊落,其餘的大多隻轟炸了次要的目標。

東京大轟炸的前期行動:精準轟炸效果並不明顯

首次來自南方的襲擊是1944年的11月24日,美軍派出88架轟炸機空襲東京,意欲進行一次白天的精準轟炸。飛機在10,000米高空投彈,結果只有約30架飛機找到了轟炸目標,約10%命中預定目標,只有一個飛機制造廠受了輕傷。

當時美軍並未攻佔馬里亞納羣島、硫磺島等軍事基地,如果由中國出發則會有補給問題,而且距離也太遠,由中國起飛的B-29必須減少載彈量以運載燃料,故此B-29在中國的日子裏,只對日本發動了有限的攻擊。直到尼米玆海軍上將的跳島戰術攻佔了一些接近日本的島嶼後,美軍第20航空隊被編配到第21轟炸師,並開始籌備對日本本州的大規模轟炸。

美軍在歐洲曾使用日間精確轟炸戰術,但因日本的天氣並不適合此戰術,最終美軍決定在夜間進行地毯式燃燒彈轟炸,派出轟炸機在1,500-2000米的高度轟炸日本的大城市。美軍的戰略轟炸造成的傷亡比後來的原子彈攻擊還要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