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一戰中的烏克蘭:很多人加入奧匈帝國軍隊反攻沙俄

一戰中的烏克蘭:很多人加入奧匈帝國軍隊反攻沙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世紀初歐洲的政治舞臺上,各主要國家的矛盾錯綜複雜,利益衝突日益尖銳,爭奪日趨激烈,相互間的關係日漸緊張。各主要國家競相擴軍備戰,同時又竭力掩飾自己的戰略意圖,總是把自己的擴軍備戰行動標榜爲防禦性的,而把對方或他方說成是侵略性的,千方百計地加以限制和牽制。爲此目的,先後兩次海牙國際和平會議,不僅絲毫沒有遏制這種不祥的趨勢,軍備競賽反而愈演愈烈,歐洲乃至世界局勢更加動盪不安。經過數次戰爭危機,尤其是經過1912年和1913年兩次巴爾幹戰爭之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矛盾更加激化。這些國家之間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劃分勢力範圍的衝突,已將歐洲推到了戰爭的邊緣。

1907年以後,在歐洲出現了兩個互相敵對的政治軍事集團,一個是所謂“三國同盟”,由德國、奧匈與意大利組成,另一個是所謂“三國協約”,由俄國、法國與英國組成。最尖銳與不可調和的敵對關係在法與德、英與德、俄與德和俄與奧匈之間形成。這些國家各自心懷鬼胎,各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和戰略計劃。最先完成戰爭準備的是德國。它野心勃勃,妄圖重新瓜分世界,削弱英國,結束其海上霸主地位,奪取其大部分殖民地,奪取法國與比利時在非洲的殖民地乃至這兩國的部分領土,奪取俄國的部分領土,即吞併烏克蘭與波羅的海沿岸、波蘭與高加索,以組成它夢寐以求的大德意志世界帝國。

奧匈帝國的計劃與沙俄針鋒相對,它不僅企圖永久維持其在加利奇亞、布科維納和外喀爾巴阡地區的統治,而且覬覦沃倫、波多利以及巴爾幹地區的斯拉夫國家。法國、英國、俄國企圖藉助彼此的力量來摧毀德國咄咄逼人的軍事與經濟潛力,伺機奪取德國、奧匈與土耳其及其殖民地與屬地,以便擴展自己的版圖和實力。沙俄的主要目標,一是以重新統一自己的羅斯兄弟爲藉口,從奧匈帝國手中奪取加利奇亞,二是從土耳其手中奪取黑海海峽和君士坦丁堡。1913年德國通過與土耳其簽訂的協定實際上把持了黑海海峽。沙俄把這一勢態看作是對自己利益的嚴重威脅。俄德關係隨之急劇惡化。

一戰中的烏克蘭:很多人加入奧匈帝國軍隊反攻沙俄

1914年歐洲的天空上烏雲翻滾,一場大規模的血腥戰爭一觸即發。

是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的皇位繼承人弗蘭茨·費迪南德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殺詳見薩那、孫成木、餘定輝:《第一次世界大戰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2-76頁。。這個突發事件便成了醞釀已久的世界大戰的直接導火線和表面上的藉口。局勢急轉直下。7月23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7月28日對其正式宣戰。7月30日沙俄政府宣佈全國總動員。8月1日德國對俄宣戰,8月3日對法宣戰,8月4日對英宣戰,同日德國進攻比利時,英國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對俄宣戰……一場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戰爭全面爆發了。此後一個又一個國家被捲入戰爭漩渦,歐洲、亞洲、非洲、美洲與大洋洲共33個國家參戰,總人口達15億,即爲當時全球人口的75%,整個戰爭過程中參戰各國動員的總兵力達7350萬以上。

這場強國之間互相爭奪、重新瓜分殖民地、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掠奪性戰爭,給被侵略國家、給各國人民(包括侵略國的人民)造成一場空前的劫難。共有一千萬士兵死於戰場,傷者兩千餘萬,死於飢餓和傳染病的人達一千萬以上。

沙俄和奧匈帝國的統治者及其奴僕們,正如同其他發動這場骯髒戰爭的國家一樣,竭力欺騙本國民衆,開動一切宣傳機器,掩蓋自己的侵略與掠奪戰略意圖,把這場戰爭描繪成保衛祖國保衛民族的自衛戰爭。可悲而可鄙的是,歐洲各國的社會民主黨也都支持戰爭,紛紛號召自己的追隨者團結在本國政府周圍,爲“保衛祖國”而戰。公正地講,當時只有俄國以列寧爲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看清了戰爭的性質,站出來反對侵略戰爭,獨樹一幟,提出了“變帝國主義戰爭爲國內戰爭”的口號。歷史無可辯駁地證明了這種立場的正確性。

就烏克蘭人而言,其最大的民族悲劇在於他們沒有自己的國家。此時的烏克蘭土地分別處於沙俄和奧匈帝國的版圖之內。沒有自己的國家,就沒有本民族利益的保護者。作爲別國的一部分,就只能任憑該國統治者擺佈。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烏克蘭便身不由己地捲入了一場空前殘酷與血腥的戰爭。不僅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烏克蘭陷入了又一個民族悲劇。由於俄國與奧匈是針鋒相對不共戴天的交戰雙方,烏克蘭人在各自所在的國家內被迫充當炮灰。在俄國軍隊中作戰的烏克蘭人多達350萬,在奧匈軍隊中也有25萬烏克蘭人。他們被迫爲各自的統治者的利益而死活相拼,骨肉相殘,棄屍戰場。

各地烏克蘭人中的形形色色的政治力量、組織與人物,也都紛紛登上表演舞臺。早在1914年7月29日,從加利奇亞流亡到俄羅斯的一撮親俄派烏克蘭人在基輔拼湊了一個喀爾巴阡俄羅斯解放委員會,發表《告加利奇亞烏克蘭人書》,把自己的同胞稱作“加利奇亞的俄羅斯民衆”。該委員會號召他們敲響教堂的鐘聲,用麪包和鹽親善隆重地迎接自己的解放者--沙俄軍隊。他們還編寫了小冊子,介紹加利奇亞的民間風俗與政治文化狀況以及民族與社會情緒,分發給俄國軍隊的軍官。該組織還與沙皇尼古拉二世互致致敬電。

一個名叫沃洛基米爾·杜迪凱維奇沃洛基米爾·杜迪凱維奇是科洛梅亞的一個律師,加利奇亞的親莫斯科派烏克蘭人頭面人物之一,曾出任駐加利奇協會代表,後被蘇俄肅反委員會投入監獄。的親莫斯科派頭面人物,甚至受到沙皇在彼得堡的單獨接見。對這個馴服工具沙皇自然樂於利用,並作點姿態以資鼓勵。但在暗中沙皇政權則警覺有加,惟恐“馬澤帕運動”死灰復燃。

在戰爭的嚴酷條件下,沙俄帝國內的烏克蘭民族運動出現了分裂,提出了截然不同的主張。在莫斯科發行、由社會民主黨人西蒙·彼得留拉主編的雜誌《烏克蘭生活》發表題爲《戰爭與烏克蘭人》的宣言,表示烏克蘭人一定會盡“俄羅斯公民義務”,完全支持沙皇政府將戰爭進行到最後勝利的主張。相反,社會民主黨的另一位領導人沃洛基米爾·溫尼琴科在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現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下出版的傳單中提出“反對戰爭”、“烏克蘭自治萬歲”的口號。烏克蘭漸進主義者協會1914年9月作出的決議則要求烏克蘭人在戰爭中恪守中立。

一批從沙俄流亡到加利奇亞的烏克蘭活動人士,主要有烏克蘭社會民主工人黨的安德烈·茹克、沃洛基米爾·多羅申科、德米特羅·頓佐夫、烏克蘭社會民主聯盟的馬裏揚·梅列涅夫斯基和奧·斯科羅皮斯-約爾圖霍夫斯基等人,戰爭爆發後馬上組織了一個“烏克蘭解放同盟”。該組織稱,它是個無黨派或超黨派組織,旨在維護在俄國的烏克蘭人的利益,主張依靠德國軍隊打敗俄羅斯帝國,建立一個獨立的、以蓋特曼爲首的君主立憲制烏克蘭國。

有的史學家認爲,這是第一個宣稱要建立獨立的烏克蘭國的烏克蘭政治組織。。它在同盟國營壘中一些國家的首都(如柏林、索菲亞、伊斯坦布爾、羅馬、斯德哥爾摩等)派駐了全權代表。與俄國的一些政治流亡者,尤其是與俄國社會民主工人黨的兩大主要派別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也有接觸,但未獲結果。實際上烏克蘭解放同盟的綱領與活動並未獲得俄國境內烏克蘭人組織的同情與認同。諸如烏克蘭漸進主義者協會這樣的組織,對這個流亡者組織則相當反感。就連烏克蘭社會民主工人黨內主張在民主的俄羅斯版圖內建立烏克蘭自治的一小部分“左派”人士(奧克森·洛拉、彼得羅·佳特洛夫、列沃克·尤爾克維奇)也尖銳批判解放同盟的“烏克蘭分離主義”立場。

爲獲得德國與奧匈等國的支持,烏克蘭解放同盟在其綱領中強調,其獨立建國的目標無論對烏克蘭人民或對中歐與西歐國家都有利,因爲一個獨立的烏克蘭國家可以成爲防止俄羅斯帝國向西方擴張的強大屏障。儘管奧匈政府出錢支持該組織的活動,但並未把這個建國計劃當回事兒,而更熱衷於利用該組織爲自己的具體需要服務,直至對俄國開展諜報工作。德國與奧匈當局接受了該組織的建議,設置了單獨的烏克蘭戰俘營,以便於他們在戰俘營中辦學校、開設圖書館和教堂,開展宣傳活動,灌輸對壓迫與奴役烏克蘭人民的俄羅斯帝國的仇恨,喚醒烏克蘭民族意識。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伊始,烏克蘭便成了主戰場之一,遭到了極大破壞。整個戰爭期間東部戰線上的數次規模最大、傷亡最多的戰役都發生在加利奇亞境內。經過反覆攻防與佔領,西烏克蘭的大部地區遭受了戰爭所能帶來的全部意義上的劫難。這裏的民衆不僅承受了戰事破壞所帶來的損失,而且飽嘗了俄國與奧匈大兵的種種無恥蹂躪。


奧地利的烏克蘭人迅速對剛燃起的戰事作出了反應。由在加利奇亞的民族民主黨、激進黨與社會民主黨等三個主要政黨發起,於8月3日在利沃夫組成以科斯奇·列維茨基科斯奇·列維茨基是政治活動家,此前曾被推選爲駐奧地利議會與波蘭議會使節。

爲首的烏克蘭總拉達。該組織號召所有烏克蘭人爲自己“最大的朋友”奧地利反對自己“最兇惡的敵人”沙俄而戰,宣稱:“奧匈君主國的勝利也就是我們的勝利,俄羅斯敗得越慘,烏克蘭人獲得解放的日子就越近。”該組織明顯的親奧匈色彩直接反映在它的綱領目標上:爭取在第聶伯河地域建立獨立的烏克蘭國,但在奧匈版圖內只謀求烏克蘭人的自治。

不久,烏克蘭總拉達又倡議創建一支烏克蘭部隊--烏克蘭軍團。青年人積極響應,報名者近3萬人。但是奧匈當局,尤其其中有影響的波蘭人,對規模可觀而且單獨建制的烏克蘭人武裝存有疑慮,最後只批准2500人的建制。這就是後來改稱“烏克蘭塞契射擊兵”的部隊。而絕大多數烏克蘭人則被編入奧匈的正規部隊。

與25萬這個總數相比,2500人只是1%而已,但是,一些史學家認爲,其意義在於這是烏克蘭現代史上的第一支由烏克蘭人單獨組建的部隊。即便規模如此之小,奧匈當局依然不放心這支烏克蘭人部隊的存在。於是便有預謀、有計劃地在與俄軍的交戰中去消耗其有生力量以達到消滅這支部隊的目的。這不能不說是親奧匈派,尤其那些甘心替哈布斯堡王朝賣命以表自己愛國之心的烏克蘭人的悲劇。

9月25日這支部隊被投入保衛喀爾巴阡山一個隘口的戰鬥。奧地利指揮部故意將整個部隊化整爲零,分成20人一組的小隊,令其滲透到敵後去作戰。這種送命的戰法斷送掉數百名士兵。更可悲的是,這次交戰的對手恰恰是沙俄軍隊中的庫班哥薩克旅。於是便上演了一幕烏克蘭人打烏克蘭人的悲劇。有史料記載,1914年10至11月、1915年4至5月、1916年8至9月間這支烏克蘭人部隊在激烈的戰鬥中表現英勇頑強,以至於奧匈總指揮部都不得不承認,這是“奧匈全軍中一支最好的部隊”。1916年秋這支部隊被優勢敵軍徹底打垮而不復存在。

一戰中的烏克蘭:很多人加入奧匈帝國軍隊反攻沙俄 第2張

應該清醒地看到,奧地利當局的上述說法不過是在誇獎替它賣命的工具而已,這絲毫不改變它對烏克蘭人的不信任態度和壓制政策。奧匈當局把“自己的”烏克蘭人視作敵人和內奸,因爲這些人期望與生活在俄羅斯帝國治下的衆多烏克蘭人統合起來。當局宣佈,凡被懷疑爲俄軍奸細者,立即處決或送上絞架。就在1914年俄軍佔領加利奇亞和布科維納前夕,奧軍在撤退中就逮捕和處決了數百名烏克蘭人,首當其衝者自然是那些親俄分子,其罪名是這些烏克蘭人的“出賣”導致了奧匈軍隊的失利。

據稱,總共有3萬烏克蘭人未經調查與審訊便被關進了設在奧地利境內的集中營。這些集中營直到1917年才被迫撤消,但已有成百上千的烏克蘭人死於集中營的惡劣條件與疾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就在加利奇亞打了一場大戰役,史稱“加利奇亞戰役”。戰役從1914年8月18日打響,在450千米長的戰線上展開,持續了整整33天。俄國投入兵力70萬,奧匈一方則有83萬之衆。經過幾個階段的反覆較量,進攻一方俄軍於9月2日攻克加利奇城,次日克利沃夫城,數日後完成對奧匈軍最大要塞佩列梅什利的包圍(數月後,於1915年3月22日攻陷)。至此,俄軍以損兵23萬的巨大代價佔領了以東加利奇亞爲主的加利奇亞大部地方,以及布科維納全境。奧匈軍損兵折將約30至40萬人(其中被俘者達10萬餘衆)。。

烏克蘭總拉達等組織紛紛隨奧匈軍撤離。1915年5月5日在維也納成立了全烏克蘭拉達,由加利奇亞和布科維納各黨派以及烏克蘭解放同盟的34名代表組成,主席團主席依然是科·列維茨基。該組織實際上是烏克蘭總拉達的易地更名重建,不到一年的時間便自行解散了。

西烏克蘭居民的處境相當悲慘。他們受到的大規模鎮壓與迫害是來自奧匈和俄國兩方面的。沙俄在本國的烏克蘭地方推行一整套沙文主義的俄羅斯化政策,不承認烏克蘭民族的存在。沙皇政府的外交大臣毫不掩飾地說:“永遠根除烏克蘭運動的最好時機現在來到了。”俄國佔領軍把這一套照搬到新佔領的加利奇亞和布科維納,摧殘當地烏克蘭人的一切有組織生活,烏克蘭團體和機構均遭關閉,烏克蘭人的圖書館、博物館、報館等均遭搗毀,禁止使用烏克蘭語。數以千計的烏克蘭人被強制遣送到東邊內地去。強行取締當地的希臘天主教會,代之以東正教。當地希臘天主教會的都主教和數百名神職人員也被放逐到俄羅斯。奧匈當局迫害親俄派烏克蘭人和被懷疑爲親俄的人,而俄國佔領軍當局則迫害所謂的“馬澤帕分子”,即烏克蘭運動人士。而這兩種烏克蘭人也利用局勢的變化,相互揭發檢舉,更使他們自己和其他烏克蘭人的處境雪上加霜。不過俄國佔領當局的計劃還未來得及全部實現,1915年5月奧匈軍隊便開始了全線反攻。

1915年6月3日德、奧軍隊重新奪回佩列梅什利要塞,22日攻佔利沃夫。是年秋季俄軍被迫放棄了布科維納和加利奇亞大部,後撤至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捷爾諾波爾-克列梅涅茨-杜布諾一線。

1916年春,俄軍在其西南戰線全線發起大規模攻勢,史稱“布魯西洛夫突破”(以俄軍新任戰線司令之姓命名),大獲全勝,重新推進至喀爾巴阡山口,完全佔領了布科維納和加利奇亞南部。奧匈軍隊損失慘重,死傷達百萬以上,40萬人被俘。俄軍也有約50萬人員損失。至此烏克蘭境內的大戰事就暫停了。

需要特別交待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期對烏克蘭歷史進程具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分別統治着烏克蘭半壁河山的兩個帝國--沙俄和奧匈帝國,以及戰時佔領着烏克蘭大部領土的德皇威廉二世的帝國幾乎同時土崩瓦解。關於沙皇專制制度的垮臺,將在下一節中專門敘述。這裏簡要說明德國與奧匈帝國的可悲下場。

1918年的德國,不僅在經濟上面臨崩潰,而且軍事失敗也已成定局。《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既沒有改變德國的經濟困境,也沒有減輕它在西線的軍事負擔。對烏克蘭的軍事佔領和經濟掠奪,並未能緩解德國嚴重的糧食短缺,在德國竟有約100萬老人、婦女和兒童死於飢餓。戰爭的沉重負擔壓得德國人民喘不過氣來,政治權利也被剝奪殆盡。此時的德國已如同一垛澆上了汽油的乾柴,一點火星便可點燃革命的烈火。

到11月初,除柏林外,所有大城市幾乎都建立了工人士兵蘇維埃。11月9日清晨革命羣衆發動起義,佔領了警察總局、政府部門、電報局、國會和其他重要機關及兵營。威廉二世企圖從前線調兵來鎮壓,但因遭軍隊拒絕而告失敗。他眼見大勢已去,只得宣佈退位,逃往荷蘭。德國的君主專制制度遂告終結,被資產階級共和國所取代。這一重大事件無疑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這是繼沙俄之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自取滅亡的又一個曾幾何時還不可一世的帝國。

1918年秋對奧匈帝國也同樣是個黑色的季節。隨着同盟國軍事形勢的迅速惡化,尤其是奧匈帝國軍隊10月在意大利戰線的慘敗,維持統治長達數百年的哈布斯堡王朝,成立於1867年的奧匈帝國,開始瓦解。戰爭使奧匈帝國境內民族獨立和社會解放的革命如火如荼。10月11日波蘭國民議會宣佈波蘭脫離奧匈帝國,10月28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合併,宣告獨立,12月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宣告成立。稍後特蘭西瓦尼亞與羅馬尼亞合併。在革命浪潮衝擊中的匈牙利,10月末的大罷工演變爲武裝起義,11月2日匈牙利宣佈爲獨立國家,11月16日建立了民主共和國。至此奧匈帝國徹底瓦解。革命的烈火燃燒到奧地利本土。10月28日維也納工人總罷工,士兵也加入示威者的行列。11月3日奧匈帝國宣佈投降。11月12日奧地利共和國宣告成立,哈布斯堡王朝在沙俄垮臺後約二十個月便徹底覆滅了。

進行了四年零三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在最後的不到兩年時間裏,上述三個帝國先後在自己點燃的世界大戰烈火中化爲灰燼。被壓迫民族,其中包括烏克蘭民族,迎來了爭取民族與社會解放的曙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