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世界史:解析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政治文化

世界史:解析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政治文化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802年3月,英法等國簽訂亞眠和約,實現了歐洲大陸的休戰。次年3月,在法國和其他一些強國不斷施加壓力之下,英軍終於被迫撤出埃及。但是,英國仍繼續支持馬木路克中的親英勢力在埃及一些地區實行武裝割據,以便爲日後再次干涉埃及作好準備。奧斯曼帝國政府一直把妄圖捲土重來的馬木路克視爲眼中釘,竭力限制、打擊其勢力,冀圖重新在埃及確立支配地位。法國深知英國對埃及的圖謀,自然不甘示弱,也千方百計在馬木路克中尋找自己的代理人,與英國在埃及展開激烈的爭奪。這樣,在英法對抗的背景下,土耳其軍隊與馬木路克之間以及馬木路克內部的衝突都日益激烈,致使整個埃及繼續因戰亂而動盪不寧。在民族危難之際,廣大埃及人民迫切需要有見識,有膽略的人物來領導他們反抗侵略,結束內亂,振興國家。正是在這樣的亂世之中,穆罕默德·阿里登上了埃及的歷史舞臺。

世界史:解析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政治文化

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是阿爾巴尼亞族人,出生於馬其頓沿海城市卡瓦拉。他早年曾經營菸草生意,後應徵入伍,成了奧期曼軍隊的下級軍官。1799年,阿里隨奧斯曼軍隊開赴埃及,參加抗法戰爭。由於他能征善戰,屢建功勞,很快嶄露頭角,步步晉升。1803年5月,他已成爲駐埃及的奧斯曼軍隊主力之一——阿爾巴尼亞軍團的指揮官,擁有6000名精銳士兵,是埃及國內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穆罕默德·阿里敏銳地察覺到,埃及人民與英法殖民者、奧斯曼宗主國以及馬木路克封建軍閥的矛盾已達到無法調和的地步;趕走侵略者,結束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剷除馬木路克勢力,實現國家統一,已成爲全體埃及人民的共同願望。因此,他決心奪取埃及政權,在尼羅河畔建立一個能與奧斯曼帝國和歐洲列強抗衡的強大帝國。爲實現這一計劃,他開始憑藉手中的軍隊,聯合各階層人民,利用英國、法國、奧斯曼帝國和馬木路克各派別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不斷擴充自己的力量。

穆罕默德·阿里需要掃除的一大障礙是那些地位比他高、影響比他大的駐埃土耳其將領。他擺出一副謙恭的姿態,一再擁立這些人爲埃及總督,然後再利用馬木路克的叛亂和人民的反抗,在宮廷政變中將他們推翻。接連幾任總督的倒臺及其心腹和部屬的覆滅,幾乎使所有能與阿里匹敵的土耳其將領都一一消失了,也使除阿爾巴尼亞軍團以外的駐埃奧斯曼軍隊基本上都被打垮了。到1803年底,穆罕默德·阿里及其統帥的阿爾巴尼亞軍團在埃及已處於一種十分有利的地位,既是能在名義上代表奧斯曼帝國宗主權的唯一實力派,又與埃及人民羣衆、特別是以奧馬爾·麥克萊姆爲代表的愛國者建立了良好關係,還和馬木路克頭目們維持着暫時的聯盟。

世界史:解析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政治文化 第2張

1807年3月20日,英將弗雷澤率6000人攻佔亞歷山大。穆罕默德·阿里聞訊,一度驚慌失措。不但沒有立即赴援,反而試圖避免與英軍遭遇。但是,廣大埃及人民立即動員起來,並積極投入到抗英戰爭之中。3月底,英軍1400人進抵拉希德(即羅塞塔)城。守城軍民先誘敵入城,然後發起突襲,一舉斃傷敵軍500餘人、俘敵120人,獲得了重大勝利。捷報傳來,開羅人民在奧馬爾·麥克萊姆等人的領導下捐錢獻糧,修築工事,準備與來犯之敵決一死戰。4月7日,英軍再次向拉希德發起進攻。守城軍民頑強抵抗,使英軍傷亡慘重,難以取得進展。在全民抗英衛國的潮流推動下,穆罕默德·阿里這時才下決心抗戰。4月19日,阿里親率6000名步騎兵開赴拉希德。4月21日,依靠武裝羣衆組成的義勇軍的支持,阿里在哈馬德村擊潰英軍。英軍不得不解除對拉希德的包圍,退回亞歷山大。兩個多月後,歐洲形勢又發生突變,拿破崙與沙皇亞歷山大簽訂提爾西特和約,俄國退出反法聯盟。奧期曼帝國對拿破崙的背信棄義十分惱怒,轉而靠攏英國。這樣,爲了與奧斯曼帝國改善關係,也爲了集中力量對付更爲咄咄逼人的法國的威脅,英國政府決定儘快結束對埃及的入侵。1807年9月,英軍撤離亞歷山大。藉助人民的力量挫敗英國入侵,使穆罕默德·阿里在執政初期消除了來自外部的直接威脅,從而得以集中力量來清除國內隱患。

這樣,穆罕默德·阿里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在埃及實現了數百年未有的全國統一局面,使新王朝的統治基礎趨於穩固,併爲推行各項改革措施掃清了道路。

穆罕默德·阿里的經濟改革

爲了實現自己建立一個獨立、強盛的大埃及帝國的目標,穆罕默德·阿里推行規模宏大的改革計劃,其核心便是採取一系列高度集權的強制性措施來促進埃及經濟的振興和發展。

在埃及這樣一個落後的農業國,經濟改革能否成功主要取決於農業生產。阿里首先大刀闊斧地改革舊的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以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和國家的財政收入。前面提及,1809年6月頌布的法令已廢除了包稅人享有的大部分特權,取消了宗教地產享有的免稅權並沒收了一批宗教地產。1811年撒拉丁城堡屠殺事件後,阿里下令沒收馬木路克封建主的包稅土地,使其歸國家所有。1813年,政府頂住長老們的抗議,又將一大批宗教地產收歸國有。1814年,阿里宣佈徹底廢除包稅制,沒收了全部包稅領地。通過這一系列措施,阿里已控制埃及絕大部分耕地。雖然他將大批土地封賜給阿爾巴尼亞族、契爾克斯族、土耳其族的達官顯貴以及一些原包稅人和土著官吏豪紳,但仍有約一半土地被迅速分配給無地農民,一般每個農戶能分到3—5費丹的土地。與此同時,阿里將原來由包稅人隨意確定的五花八門的苛捐雜稅合併爲一種土地稅,由國家統一按土地優劣確定稅額,簡化納稅手續。在阿里統治初期,埃及農民的納稅額要比馬木路克時期低得多。由於實行了度量衡的標準化並對全國的土地進行了徹底的丈量,向國家納稅的實際土地面積比包稅時期大增,因而在農民負擔有所減輕的同時,國家的稅收上升了。埃及學者認爲,包稅制的消亡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現標誌着埃及古老的封建土地制度開始解體。

穆罕默德·阿里還採取限制私營手工業生產和大力發展官辦工廠的方針,努力建立埃及自己的民族工業。他注重從西歐各國引進技術,購買設備,聘請專家,吸收資金,使埃及民族工業在初創時期便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較快的發展速度。

阿里的工業政策首先着眼於增強埃及的軍事實力。埃及的軍事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速度十分驚人。制硝廠、火藥廠、槍炮製造廠、造船廠紛紛建立起來,在法國等國技術專家的指導下,生產出來的武器裝備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開羅兵工廠每月生產步槍近千枝,還能鑄造24英寸的巨炮。亞歷山大造船廠規模最大,佔地60費丹,工人最多時達8000人。當時參觀過這個造船廠的歐洲官員記敘道,該廠生產的戰艦配備上百門大炮,其戰鬥力絲毫不比歐美各國生產的最新式戰艦遜色。

紡織、造紙、玻璃、製糖、榨油、扎棉、印刷、糧食加工、靛青加工、皮革加工等行業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紡織工業的發展最快,到1829年已建立了近30家棉紡廠,擁有紡織機1459臺、織布機1215臺。據統計,到1838年,阿里用於發展工業的投資總額至少達1200萬英鎊。當時,在工廠工作的埃及人已有3—4萬,約佔當時埃及全國人口的1%,這一比例在當時東方國家中是相當高的。經過阿里的大力扶植,到19世紀30年代,埃及近代民族工業已初見規模。

埃及工農業的發展大大促進了商業和對外貿易的繁榮。埃及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和工業製成品不但能滿足國內的需要,而且開始大量出口。爲發展商業和外貿,恢復埃及昔日所具有的歐亞非貿易中轉站的地位,穆罕默德·阿里大興土木,發展陸路和水路交通運輸,並採取措施改革貨幣制度。結果,開羅等城市又因日趨活躍的商業活動而繁榮起來,亞歷山大再次成爲東地中海的貿易中心,上千名外國商人和商務官員常駐該城。1800年,埃及的外貿總額僅爲26.9萬埃鎊;到1823年,上升到211.14萬埃鎊;到1838年,更高達350萬埃鎊。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使埃及經濟出現了空前未有的繁榮景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埃及國庫的收入也直線上升:1798年僅爲15.8萬埃鎊,1818年躍升至150.2萬埃鎊,1833年超過了242萬埃鎊,到1842年已接近300萬埃鎊。

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文化、軍事改革

在經濟改革的同時,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文化、軍事等各方面也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統一全埃及雖已實現,但長期分裂和割據留給這個國家的後遺症卻不是軍事機器可以消除的。爲此,阿里大力闊斧地改革行政制度,以建立高度中央集權的新體制。阿里仿效歐美國家,建立了內閣。埃及的內閣稱爲國務會議,下設貿易和外交、教育、建設、工程、陸軍、海軍六個部(1837年後取消建設、工程兩部,設立工業、財政、內務三部,改爲七個部)。國務會議一般由副總督主持日常工作,但各部部長都由阿里親自任免,重大決策也由阿里親自定奪。阿里爲標榜民主,建立了諮議會,由政府官員、宗教學者、貴族豪紳和一些其他知名人士組成,議長由阿里的長子易卜拉欣擔任。這個機構每年開一次會,審議一些無關緊要的提案,實際上只有諮議權,沒有包括立法權在內的其他任何權力。阿里下令把法國佔領時期劃分的16個行政區合併爲7個省,省長由中央政府任免,省下設縣、鄉、村三級行政機構。村是最基層的行政單位,設有村長、土地丈量員、稅務員和全權證人等專職官員。自上而下的一整套嚴密而完備的行政網絡,保證了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的貫徹實施,使阿里在各個領域裏進行的改革能迅速顯示出成效。

在文化教育方面,穆罕默德·阿里一上臺就面臨重要抉擇:是嚴格限制西方思想文化的輸入,還是引進、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不少達官顯貴和宗教長老視西方的影響爲洪水猛獸,力主在文化方面恢復閉關鎖國政策。但阿里經過慎重考慮,認識到要推動改革和振興埃及,必須學習西方先進的文化科技。

穆罕默德·阿里爲了儘快爲自己的改革振興計劃提供專業技術幹部,聘請許多外國專家來埃及講學和傳授技術,並選派大批埃及青年去歐洲留學。當時,來自歐美各國的專家紛紛應聘到埃及的工廠、學校、軍隊擔任顧問。1813年,首批埃及青年赴法國和意大利學習軍事。1826年,44名埃及學生被派往西歐學習軍事、政治、醫學、生物、化學、農學、藝術和考古。到19世紀30年代,在歐洲各國的埃及留學生已超過300人,其中不少人學成回國後在軍政部門承擔了重任。

此外,穆罕默德·阿里靠拿破崙帶來的一臺阿拉伯文印刷機起家,創辦了埃及第一家印刷廠——布拉格印刷廠。在這之前,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的書稿多爲手抄本,訛誤甚多,流傳不廣。有了印刷廠後,很多名著紛紛問世、迅速推廣,使專家學者的工作和研究得到極大促進。阿里在位時期,埃及出現了都蘇基、謝爾戈維、德爾威什、希哈本丁等著名學者。阿里開辦的語言學院還培養出許多有才能的翻譯人員,把大批西文的軍事、科技、政治、文化書籍譯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第一批被譯成阿拉伯文出版的就有法國軍事條例、拿破崙法典等西方資產階級的最新傑作。阿里還在埃及首次創辦了阿拉伯文報紙——《埃及記事》,報道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

以上這些措施,使19世紀上半葉埃及的文化教育事業和學術研究活動出現了前幾個世紀所沒有的繁榮景象,爲埃及培養了自己的科學家、藝術家、工程師、教師、軍官和行政管理人員,從而在思想、技術、人才等方面爲其他領域的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

世界史:解析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政治文化 第3張

總的來看,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文化、軍事方面的改革措施與經濟改革一樣,都是有利於鞏固埃及的封建中央集權制的,是爲阿里王朝的對外擴張服務的,因而具有明顯的封建性。但是也必須看到,阿里的各項改革措施客觀上使拿破崙衝開的埃及大門開得更大了,有助於西方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和先進科學技術進入埃及,因而在客觀上又促進了埃及資本主義的成長。

雖然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存在許多缺陷,最終因若干錯綜複雜的內外因素而遭致失敗,但其歷史功績和深遠意義卻是不容抹煞的。它推動了埃及社會生產力的大發展,使幾個世紀停滯不前的埃及社會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併爲埃及資本主義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它增強了埃及的經濟、軍事實力,促進了埃及文化的繁榮,使19世紀上半葉的埃及出現了復興局面,進而成爲中東一強。它不但使埃及得以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維護了自身的獨立和主權,實際上擺脫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而且大大推遲了歐洲殖民列強侵佔埃及的進程。正是從這個意義上,馬克思讚揚穆罕默德·阿里時期的埃及是“當時奧斯曼帝國的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

五、穆罕默德·阿里的對外擴張

穆罕默德·阿里進行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建立一個稱霸近東的大帝國,因而當改革使埃及的國力步步增強之時,他的對外擴張也逐步升級。正是這一狂熱的對外擴張耗費了埃及巨大的人力和財力,使阿里改革的成果逐步被葬送。從1811年開始,阿里發動的對外戰爭持續不斷,歷時約30年。它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前20年(1811—1831年),阿里打着奧斯曼素丹的旗號實行擴張;第二階段是後10年(1831—1841年),阿里直接向奧斯曼帝國開戰,妄圖推倒宗主國並取而代之。

19世紀上半葉的奧斯曼帝國已日趨衰弱,歐洲列強的瓜分陰謀從外部威脅着它,各屬地風起雲涌的民族運動則從內部動搖着它。從某種意義上說,埃及的改革開放和獨立傾向正是阿拉伯民族主義興起並冀圖擺脫土耳其統治的一種表現。奧斯曼素丹早已看出了阿里的野心,但又無力抑制其迅速增長的勢力。同時,巴爾幹、西亞和北非的民族運動也使伊斯坦布爾的決策人物窮於應付,招架不住。在這種情況下,奧斯曼素丹便決定利用阿里的強大軍事機器來鎮壓其他屬地的民族運動,以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即撲滅一些地區的反抗烈火,又削弱阿里的力量。

接着,穆罕默德·阿里便將擴張的矛頭指向埃及南面的蘇丹。阿里的改革措施當時正在各個領域全面推開,人力、財力的不足成了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而持續十年的阿拉伯半島戰事又使這一問題更爲嚴重。阿里聽說蘇丹遍地是金銀寶石、那裏的黑人又十分驍勇善戰,便指望以侵佔蘇丹來彌補兵員、勞力的損耗和國庫的虧空,一小撮馬木路克盤據蘇丹北部並時常侵擾埃及邊境,爲阿里對蘇丹大動干戈提供了口實。1820年,阿里以追擊馬木路克殘部爲由,派三子伊斯梅爾①率4000名士兵和24門大炮,溯尼羅河而上,侵入蘇丹。由於在棟古拉的馬木路克殘兵聞風逃走,伊斯梅爾一槍未發便佔領了該城。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當地的舍基亞部落卻奮起抗擊埃及入侵者。由於雙方力量相差懸殊,伊斯梅爾輕易地擊潰了舍基亞人。此後,伊斯梅爾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散納爾王國挺進,沿途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當伊斯梅爾率軍兵臨散納爾城下時,散納爾王國末代國王巴迪打開城門向埃軍投降。1821年春,阿里又派女婿穆罕默德貝伊率4000名士兵和10門大炮,穿過沙漠向達爾富爾王國挺進。1821年9月,在其都城烏拜伊德北面的拉臘,穆罕默德以先進的槍炮擊潰了達爾富爾王國的軍隊,隨即佔領了烏拜伊德。兩年之內,埃及軍隊便滅亡了蘇丹兩個最大的古老國家,控制了蘇丹大部分地區。但是,許多蘇丹中小部落的反抗並沒停止。各地的反埃武裝鬥爭仍此起彼伏,使埃及佔領軍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中,伊斯梅爾本人也在蘇丹部落酋長向埃軍發動的一次夜襲中被燒死。爲了對伊斯梅爾被殺一事進行報復,阿里一次就屠殺了約5000名無辜的老百姓①。直到1824年,埃及佔領軍纔將大規模的抵抗運動鎮壓下去,但撤入山區的蘇丹部落武裝進行的零星抵抗此後始終沒有絕跡。阿里雖然將埃及的疆城向南推進了6000公里,卻沒有搞到多少金銀財寶,也沒有獲得大量兵源和勞動力,只是使自己的改革又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

1821年,希臘人民揭竿而起反抗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展開了爭取獨立的鬥爭。腐敗的奧斯曼陸海軍節節敗退,已無力控制希臘的局勢。素丹馬哈茂德二世被迫再次求助於埃及,並答應在埃軍平定希臘後將敘利亞和克里特島的管轄權授於穆罕默德·阿里。此時,埃及經濟、軍事實力由於實施各項改革措施而大大增強,埃軍對蘇丹的征服又進行得較爲順利,這使阿里更加躊躇滿志,便欣然同意了素丹的要求。1822年,埃軍首先攻佔了克里特島。1824年7月,阿里派易卜拉欣率2萬名陸軍士兵和由200餘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艦隊渡海赴希臘,易卜拉欣被素丹任命爲希臘摩里亞半島(即伯羅奔尼撒半島)的總督。1825年2月,埃軍在摩里亞南端的麥索尼登陸,隨即向希臘起義軍發動進攻。由於希臘起義軍內部不團結,易卡拉欣連連取勝,到1825年底已佔領了幾乎整個摩里亞半島。接着,他又率軍幫助土耳其人攻克了希臘起義軍長期固守的戰略重鎮梅索朗吉昂,破城後燒殺劫掠數日,使該城成爲一片廢墟。此後,希臘的古都雅典也落入土埃軍手中,希臘獨立運動已處於極其危難的境地。

這時,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原來在希臘問題上明爭暗鬥的英、法、俄三國,現在出於各自不同的目的形成了暫時的聯盟,決定援希反土。1827年10月20日,英法俄聯合艦隊發動突襲,在納瓦里諾海灣一舉殲滅土埃聯合艦隊。阿里煞費苦心建立起來的埃及海軍在這次海戰中遭受沉重打擊,其精華地中海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幾個月後,俄土戰爭爆發,英法雖沒有參加俄土之間的戰爭,但仍熱衷於干預希臘事務。法軍在摩里亞半島登陸,英國艦隊也在東地中海伺機採取行動。在這樣的形勢下,阿里只得下令從摩里亞撤回全部埃及軍隊。1828年10月,易卜拉欣率殘部回到埃及。1829年,根據俄土之間簽訂的條約,希臘獲得獨立。入侵希臘的慘敗是阿里對外擴張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爲此他喪失了200艘船艦和3萬名陸海軍士兵,而這些正是他在改革中振興經濟、發展工業、組建新軍的重要成果。

從表面上看,阿里的對外戰爭勝多於負,使埃及的領土大大擴展,似乎是阿里通過改革富國強兵的結果。究其實質,爲擴張王朝勢力而進行的這場對外戰爭完全是非正義的,恰恰從側面顯現出阿里改革的封建屬性。正是連綿不斷的對外擴張,使埃及國家和人民元氣大傷,動搖了阿里政權的根基。這是導致阿里改革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

六、穆罕默德·阿里統治後期的暴政和人民的反抗

雖然穆罕默德·阿里推行的改革措施最初給埃及人民帶來了一些好處,但阿里政權的封建專制特徵決定了這一改革的最終受益者不可能是埃及下層羣衆,而只能是以阿里爲首的新地主貴族集團。阿里發動的曠日持久的對外戰爭,又使埃及農民和城市貧民喪失了他們在阿里統治初期獲得的微薄利益,而且境況更趨惡化。爲了將日益沉重的財政負擔轉嫁到下層人民身上,阿里政府千方百計地增加捐稅的稅額和種類。埃及的土地稅逐年提高,1814年時每費丹土地最低稅額僅5皮亞斯特左右,而到1837年則達到了38皮亞斯特。從1822年開始徵收人丁稅,年滿12歲的男子都須繳納。稅額大體上相當於個人年收入的1/12,即一個月的收入,最高額爲500皮亞斯特,最低額爲15皮亞斯特,非穆斯林還得另外交8至10皮亞斯特。後來,苛損雜稅越來越多,如椰棗樹稅、船稅、關卡稅、所得稅、入市稅、捕魚稅、牲口稅、旅店稅等等。以椰棗樹稅爲例,規定農民家裏每種植一棵椰棗樹就要繳1.5皮亞斯特的稅;1833年,國家僅椰棗樹稅一項收入就高達近10萬埃鎊。

在進行對外戰爭的同時,阿里也一直熱衷於在國內和其他佔領地區大興土木,從而導致埃及的勞動力資源嚴重匱乏。爲了解決這個問題,阿里政府和各地的大地主們頻繁強徵農民去開挖河渠、修築道路、建造工廠、修建宮殿乃至構築軍事工程等,使農民們被日益加重的徭役壓得喘不過氣來。據記載,爲了修築馬哈茂德運河,就先後徵調了40萬民工,其中12000人死於運河工地。另有材料提到,僅1825年這一年,就有35.5萬人被徵集去開河挖渠。對於當時總人口不過300多萬的埃及來說,這個數字實在是非常驚人的。

阿里將埃及傳統的募兵制改爲徵兵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提高埃及軍隊素質的積極作用,但隨着對外戰爭無休止地持續下去,埃及的兵源已告枯竭,這種徵兵制便演變成了抓兵制。政府甚至時常出動軍隊包圍城鎮和鄉村,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到處圍捕壯丁,將他們用鐵鏈鎖在一起,強行押往軍營。到了阿里統治的後期,政府已難以抓到青壯年,便將老人和少年也強徵入伍。阿里還下令在學校裏開展軍事訓練,強徵學生去當兵。

人民的抵制和反抗並未使穆罕默德·阿里改弦易轍,反而使他變本加利地實施鎮壓。1830年,埃及政府頌布了懲治抗稅抗丁和暴動的法令。此後,一系列此類法令接連頒佈,懲罰日趨嚴厲。凡由於逃避服兵役而故意傷害自己軀體者,將被判終身服苦役,並由其親屬替他服兵役。凡聚衆叛亂者,主犯流放蘇丹五年,從犯服苦役五年,其他人鞭笞四百。不過,鎮壓愈烈,反抗也愈烈。到19世紀30年代後半期,在此起彼伏的人民反抗怒潮的衝擊下,阿里的改革計劃即使採用暴力手段和強制措施也已難以繼續推行下去。

七、第二次土埃戰爭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敗

結束第一次土埃戰爭的屈塔希亞協定只是穆罕默德·阿里與素丹馬哈茂德二世之間的暫時妥協,此後土埃雙方都在積極地爲新的較量作準備。馬哈茂德二世竭力在國內推行改革,試圖憑藉普魯士教官的幫助組織一支新軍;對外則進一步投靠英俄等歐洲列強,希望藉助它們的力量來遏制阿里的勢力。阿里除了繼續擴軍備戰外,一再要求素丹將被佔領地區的世襲統治權正式授予他;同時進一步向東擴張,派兵進入伊拉克,鼓動當地的阿拉伯人和庫爾德人起來反對奧斯曼的統治。

隨着歐洲列強更深地插手東方問題①,土埃衝突與歐洲列強之間的爭奪互相糾纏在一起,更加趨於複雜化。對於俄國來說,埃及還只是個遙遠的目標,而控制黑海兩海峽顯然更爲重要。沙皇利用俄國在第一次土埃戰爭末期曾出兵援土的有利條件,在戰爭結束後立即與土耳其簽訂了安吉阿爾—斯凱萊西條約,使俄國成了奧斯曼帝國的“保護人”。英國的戰略是維護奧斯曼帝國,遏制穆罕默德·阿里,牽制俄國和法國。法國一直是英國在中東的老對手,且與穆罕默德·阿里之間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繫。因此,當英國在土埃衝突中傾向土耳其之時,法國便開始暗中支持埃及。在土埃對抗問題上,奧地利和普魯士兩國也傾向於援土反埃,比較接近英俄兩國的立場。列強的明爭暗鬥必然促使土埃之間的矛盾更趨激化,最終導致第二次土埃戰爭。

經過一番緊張的幕後活動,英國終於在聯合普、奧的基礎上拉攏俄國,決定撇開法國達成解決辦法。1840年7月15日,英、普、奧、俄、土五國簽訂倫敦條約。條約規定,授予穆罕默德·阿里家族統治埃及的世襲權利,阿克省劃歸阿里終身管轄,埃及軍隊則應從其他地區撤出,歸還土耳其艦隊;奧斯曼素丹批准的所有協定和法令應在埃及和阿克省生效,埃及應每年向素丹納貢;若阿里在十日內不接受條約,將剝奪他管轄阿克省的權利;若再過十天阿里仍不接受條約,將剝奪他統治埃及的權利及其他一切權利;在阿里拒絕接受條約的情況下,五國還將對他訴諸武力。該條約公佈後,法國朝野譁然,對英國表示強烈不滿,有人甚至主張以武力援埃反土。

列強插手埃及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最終失敗說明,雖然西歐資本主義對馬木路克埃及的衝擊爲阿里的上臺和他的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殖民列強並不希望在歐亞非三大洲的要衝出現一個政治獨立、經濟強大而又不受它們控制的埃及帝國,因爲這樣一個大帝國必將取代正在日趨衰落的奧斯曼帝國而成爲列強對中東進行殖民擴張的新障礙。這正是阿里改革難以取得成功、埃及不可能真正振興的外部根源所在。然而,外因畢竟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阿里封建王朝的專制性和擴張性,始終對阿里改革的積極潮流起着逆向作用,對緩慢成長的埃及資本主義因素起着抑制作用,這正是阿里改革遭到失敗的內因所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