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維京人中的狂戰士和女戰士真的存在嗎?狂戰士是怎麼樣的?

維京人中的狂戰士和女戰士真的存在嗎?狂戰士是怎麼樣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維京人中的狂戰士和女戰士真的存在嗎?狂戰士是怎麼樣的?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說起維京人,相信大家都會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極其好鬥。從公元8世紀開始,一直到公元11世紀,維京人幾乎控制了整個歐洲的海洋,沒有人與之匹敵。維京戰士們的戰鬥技巧非常嫺熟,戰鬥經驗也非常豐富,當年北歐各國的士兵都不希望會在戰場上遇到這羣來自北歐的海盜。然而也正式這種十分震撼的印象,所以關於一些維京戰士的傳說也是“走了樣”“摻了水”,人們以訛傳訛,認爲維京人內部有嗜戰如命、脾氣暴躁的狂戰士;英姿颯爽、八面威風的女武士。但其實,維京戰士中確實有狂戰士,但沒有女武士。

維京人中的狂戰士和女戰士真的存在嗎?狂戰士是怎麼樣的?

不戰鬥毋寧死——狂戰士

維京人中確實有一種狂戰士(Berserker),他們嗜殺好戰、只進不退,堪稱“戰場煞星”。維京人認爲狂戰士之所以能有超乎常人的戰鬥能力,身體中流淌着捨生忘死的暴怒血液,完全是出於戰神奧丁的偏愛。在北歐瓦爾哈拉(Valhalla)傳奇中,狂戰士被稱爲“奧丁的鐘愛”,他們“不穿盔甲就向前猛衝,不時啃咬着盾牌,有如瘋犬狂狼。”“他們的胳膊好比野熊和野豬……火燒、刀砍都傷不了這羣戰士,他們會陷入癲狂無法自拔。”

狂戰士的癲狂狀態被稱爲“Berserkergang”,這個詞至今仍在使用,在英語中用來描述“抓狂”。狂戰士進入癲狂時啃咬盾牌的形象並非空穴來風,在十二世紀流行於北歐的劉易斯棋中,就有咬盾牌的戰士。在現代人看來,狂戰士恐怕是“失心瘋”的表現,但實事求是地說,在冷兵器時代,戰場上的氣勢往往會左右勝負,而心無旁騖沉湎於殺戮中的戰士,往往能從精神和現實角度給敵人造成致命打擊,狂戰士不是瘋了,而是渴望勝利。

維京人中的狂戰士和女戰士真的存在嗎?狂戰士是怎麼樣的? 第2張

狂戰士之所以能進入癲狂狀態,並非奧丁的“眷顧”,從留存至今的文獻看,這些醉心於殺戮的戰士,可能是因爲過量飲酒而產生了幻覺,從而失去了對死亡的恐懼,所以總能在戰場上爆發出“天崩地裂”一般的戰鬥效果。

狂戰士的形象常與狼、熊兩種猛獸密切相關,甚至有專門的詞“ulfhednar”來描述披着狼皮的狂戰士。從詞源上分析,狂戰士“berserker”這個詞,本就是由古代北歐語的中“ber”(熊)、“serkr”(上衣)兩個字根組成的,所以他們總會在踏上戰場前披上熊皮或者狼皮。這種裝扮既可以當防禦用的皮甲,也可以從視覺上讓敵人恐懼,造成心理壓力。

當然,除了裝扮“唬人”,狂戰士本身也必須樂戰好鬥,在北歐史詩《埃吉爾薩迦》中,就描述了一位狂戰士和他的暴脾氣家族,狂戰士在參加家族聚會時,時常無法壓制內心中的暴怒,以至於必須“到海邊擊打石塊或巨樹”,否則在怒不可遏之下會誤傷親人。

維京人中的狂戰士和女戰士真的存在嗎?狂戰士是怎麼樣的? 第3張

在戰場上酣戰,或許所有維京戰士都會被環境感染,從而陷入暴怒的恍惚中,但這都是無意識的行爲,只有狂戰士是刻意、主動地進入癲狂狀態的。在一首紀念挪威哈夫斯峽灣之戰(Battle of Hafrsfjord)的詩中有這樣的記載:狂戰士披着狼皮嚎叫,他們的咆哮聲讓敵人的武器顫抖。

狂戰士的威懾力在維京戰士中不可或缺,可以說是維京人戰鬥的一個法寶,狂戰士不怕刀劍,但最終卻被文明社會所“擊敗”。公元11世紀後,由於基督教在斯堪的納維亞不斷傳播,教會爲了讓當地人摒棄以奧丁爲首的神話信仰,極力貶低奧丁,跟奧丁緊密相連的狂戰士也被牽連,他們被塑造成了莽夫和不受歡迎者。教士們掌握着傳播知識的權力,他們肆意篡改狂戰士的形象,最終將這種維京戰士描繪成了暴徒、罪犯和賊寇。

後來,冰島的法律乾脆將狂戰士視爲罪犯,任何嘗試還原狂戰士癲狂狀態的人,都將被監禁或流放。大衆形象崩塌之後,狂戰士這種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戰士,只能拖着疲憊的身軀走下了歷史舞臺,他們的身影從此隱入了文字中。與狂戰士的暴躁不同,傳說維京人還有另一種比較“文雅”的戰士——女武士,只不過這種特殊的戰士壓根不存在。

維京人中的狂戰士和女戰士真的存在嗎?狂戰士是怎麼樣的? 第4張

臆造的產物——女武士

維京傳奇中偶爾會出現一些女性戰士,被稱爲“持盾侍女”,她們的形象常常跟女武神混淆。女武神,又稱瓦爾基里(Valkyrja),是奧丁的侍女,負責將陣亡的英雄們從戰場引導至英靈殿。女武士之所以會跟女武神搞混,是因爲二者形象確實多有重疊,她們都跟戰場息息相關。根據羅馬文獻記錄,日耳曼人打仗時,女性不會置身事外,她們會在戰場上爲男人們搖旗吶喊,甚至有些還會親自上陣搏殺。從羅馬文獻就能看出,北歐地區流傳着勇武女武士的傳說,其實有現實的原型。

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發掘出的古墓似乎也佐證了女武士的存在,維京女人的墓中時常會有長矛、匕首陪葬。然而,不管是薩迦傳奇還是考古證據,其實都只證明一些維京女人能夠接觸兵器,使用兵器,並不代表她們真的會上陣打仗。

維京人中的狂戰士和女戰士真的存在嗎?狂戰士是怎麼樣的? 第5張

北歐薩迦傳奇中所提及的女武士,基本非富即貴,她們不事生產,所以享有充分時間與資源訓練武藝,將自己培養成維京戰士。不過,一般的維京女性並無閒暇時間接受軍事訓練,她們的主要工作還是保證家人能夠吃飽穿暖。但即便是貴族維京女戰士,基本上也不會出現在戰場上,就像《三國演義》中吳國的孫尚香一樣,這些奇女子僅僅愛好武藝,但根本不會參加戰鬥。

在現存的傳奇文獻中,維京女戰士出現在戰場的記錄寥寥無幾。據記載,綽號“藍牙”的挪威國王哈拉爾德在跟瑞典人作戰時,有兩位持盾侍女,她們率領遠方的士兵協助哈拉爾德作戰。不過歷史學家懷疑這段記述只能算半史實:這場戰爭很可能確有其事,發生在瑞典南部,但關於戰爭內容的記載,比如女武士的參戰,卻有極大的杜撰嫌疑。

維京人中的狂戰士和女戰士真的存在嗎?狂戰士是怎麼樣的? 第6張

從歷史角度看,維京女武士雖然具備上陣作戰的能力,但這不代表她們真的會跟敵人兵戎相見。在維京時代,除了維京人自己的傳說很少提及女武士,就連英倫三島的盎格魯-薩克遜諸國,以及法蘭克王國的編年史中,也從未提及戰場上的女武士。如果當時戰場上確實活躍着維京女戰士,史家不可能忽視這樣一羣“風格迥異”的戰士。那麼,現代人腦海中維京女武士的形象又是從哪來的呢?

雖然正史不著,傳奇不載,但在一些民間故事中,仍然有不少維京女武士的身影,這也就是女武士形象的來源。比如在維京傳奇的大本營冰島,就時常出現維京女武士的故事橋段,在這些故事中,女武士不爲民族和國家而戰,只爲保護自己的家庭、名聲拔劍迎敵。這些故事背後的隱喻其實不難猜測:在維京時代,維京人縱橫四海,四處拓荒,婦女隨丈夫移民到陌生的土地,新世界處處都存在着危險,當丈夫出征,或者危險突然降臨時,這些堅強的女性自然會拿起武器,爲了捍衛家園與敵人一戰。不過,婦女拾起武器畢竟只是一種有限的自我保護行爲,並不能算是以“戰鬥爲生”的女武士。除了臆造的幻想,在維京人的歷史中,並不存在如母獅一般驍勇的女武士。

維京人中的狂戰士和女戰士真的存在嗎?狂戰士是怎麼樣的? 第7張

維京戰士的意義

維京人崛起於北方苔原之上,靠着利劍和長船征戰四方,建立了無數殖民地,他們是戴着牛角盔的戰士,用咆哮聲震懾不肯投降的敵人;他們是貪婪成性的海盜,所到之處片甲不留;他們也是探險家,用足跡丈量文明世界的邊界。雖然很遺憾維京歷史中並沒有女武士,狂戰士也被新的信仰棄如敝履,但維京戰士的價值並沒有因此而黯淡,他們身上粗獷、蠻橫和魯莽的特點,對同時代的人來說是災難,但對整個人類歷史來說,卻是不可或缺的珍貴標本。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