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俄羅斯帝國外交大臣: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戈爾恰科夫

俄羅斯帝國外交大臣: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戈爾恰科夫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戈爾恰科夫(1796年6月15日俄羅斯帝國愛沙尼亞哈普薩魯-1883年3月11日德國巴登巴登),俄國政治家,公爵、首相(1866-1882)。 在克里米亞戰爭戰爭以後的25年中任俄羅斯帝國外交大臣,當時俄國試圖恢復其在歐洲的強國形象。

俄羅斯帝國外交大臣: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戈爾恰科夫

19世紀中葉和俾斯麥相匹敵的俄國外交家。他是克里米亞戰爭戰爭時期的俄軍南方戰線總司令米哈伊爾·德米特里耶維奇·戈爾恰科夫的堂弟,在聖彼得堡的西歐式的沙龍中長大,年輕的時候他是詩人普希金的同學,普希金在詩裏就預見他將來必成大器。1817年進入外交界,1820-1822年作爲俄國正式代表團成員出席在特羅保,維羅納和萊巴赫召開的國際會議。儘管外交大臣卡爾·羅伯特·涅謝爾羅迭伯爵力圖阻止他升遷,1822年以後他還是在俄國駐西歐各國大使館工作,包括維也納。他準確的預測了1848年的維也納革命,裴迪南皇帝的退位和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登基。

1850年,他在處理普奧爭端的時候第一次遇見俾斯麥,他支持奧地利首相費利克斯·施瓦岑貝格壓普魯士接受奧爾米茨之恥。克里米亞戰爭戰爭期間,作爲駐奧地利帝國大使,他預見到英法將參加戰爭而勸告沙皇尼古拉一世不要無謂犧牲,但沒有得到採納。克里米亞戰爭以後涅謝爾羅迭辭去外交大臣職務,1856年4月他成爲新的外長。他立即採取重現確認俄羅斯爲歐洲大國及爭取與法國和普魯士建立友好關係的政策。雖然俄國不顧法國的抗議,於1863年鎮壓了波蘭王國起義,他未能維持俄法已經恢復的友好關係,卻能有效的同其他歐洲強國進行外交,獲得了普魯士對俄國行動的公開支持。1866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指定他爲帝國首相以示褒獎。戈爾恰科夫爲提高俄國的形象,利用歐洲在1870年關注於普法戰爭的機會,宣佈克里米亞戰爭以後不許俄國在黑海保有艦隊及在海岸修築炮臺的禁令無效。 他還使俄國和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建立了鬆散的防守同盟(三皇同盟,1873年)。

俄羅斯帝國外交大臣: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戈爾恰科夫 第2張

他和俾斯麥打了將近20年的交道,是俾斯麥時代唯一能和俾斯麥抗衡的外交家。對於俾斯麥的蜘蛛網大陸體系戈爾恰科夫是少數領會的人,以至英國首相一聽到俾斯麥和戈爾恰科夫見面就頭皮發麻,無比厭惡。雖然有這些成就,在19世紀70年代中期戈爾恰科夫在決定俄國外交政策中的作用卻開始降低-----他同德國宰相奧托·馮·俾斯麥的個人對立使三帝同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他的不贊成泛斯拉夫主義並未能阻止其在俄國外交政策中的重大影響;在1875年波斯尼亞叛亂後,他保持三帝同盟與和平的努力完全失敗了。其次,在1877-1878年第十次俄土戰爭以後,他既不能制止下屬尼古拉·帕夫洛維奇·伊格那季耶夫伯爵將苛刻的《聖斯特凡諾條約》強加給戰敗的奧斯曼土耳其人,也未能阻止歐洲列強,尤其是英國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的干預,用對俄國遠爲不利的《柏林條約》替代《聖斯特凡諾條約》。雖然他認爲《柏林條約》是他官宦生涯中最大的失敗,但1882年才辭去外交大臣和首相職務。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