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百姓爲了紀念狄仁傑而修建了祠堂 爲什麼最後會被人給毀掉

百姓爲了紀念狄仁傑而修建了祠堂 爲什麼最後會被人給毀掉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狄仁傑的祠堂爲什麼被毀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狄仁傑,可以說是一個爲國爲民的好官,不僅在後世擁有很多人的敬仰,在唐朝時期同樣也有很多人崇敬他。百姓們爲了紀念狄仁傑,爲他建了祠堂,讓他死後也可以享受香火。然而,他的祠堂最終竟然被人們給毀掉了,這是怎麼回事?狄仁傑一生也沒做對不起百姓的事,爲何會被毀了祠堂呢?

百姓爲了紀念狄仁傑而修建了祠堂 爲什麼最後會被人給毀掉

千錯萬錯都是他兒子狄景暉的錯,自己的行爲讓父親顏面掃地,真是虎父犬子。狄仁傑英明一世,但卻也糊塗一時,防盜防貪卻忘了防自己的兒子。自己政治清明,兒子卻貪得無厭,禍害一方。子不教,父之過也。

狄景暉,是狄仁傑最小的兒子,深受寵愛,但生活一點都不檢點。巧舌如簧的他矇蔽狄仁傑的雙眼,自己卻胡作非爲,弄得民不聊生,以至於百姓痛恨狄仁傑。

《舊唐書》有言:“仁杰嘗爲魏州刺史,人吏爲立生祠。及去職,其子景暉爲魏州司功參軍,頗貪暴,爲人所惡,乃毀仁杰之祠。”大概意思就是,狄仁傑在魏州當刺史時體恤百姓,爲了紀念他的豐功偉績,魏州百姓爲他立了一塊功德碑以此紀念他。等到他離職十多年後,他的兒子繼承父位來到此地當官,但卻魚肉百姓,魏州百姓苦不堪言,於是毀掉了曾經紀念他的功德碑。

整個事情的由來是這樣的,當初狄仁傑上任魏州刺史,爲人清廉,事事爲民做主,嚴懲當地惡霸。魏州百姓的生活大有改善。而當年,契丹大軍又要來侵擾,整個魏州人心惶惶,百姓亂成一鍋粥。狄仁傑迅速派軍穩定民心,讓百姓活動如往常,毫無混亂現象。契丹密探見此狀,快馬加鞭回去稟報,契丹首領認爲大敵壓境,百姓必會亂陣腳,城內必有所防備,所以毅然撤兵。

百姓爲了紀念狄仁傑而修建了祠堂 爲什麼最後會被人給毀掉 第2張

魏州百姓躲過了大災難,而狄仁傑又是個好官,於是魏州百姓便給他建了祠堂,立了功德碑。由於政治有爲,狄仁傑又被提拔。十幾年之後,狄仁傑的兒子狄景輝來到魏州擔任擔任司功參軍,不在父親的眼皮底下做事,他便爲所欲爲。

當地的惡霸與他勾結一起欺壓百姓,苛捐雜稅,百姓苦不堪言。知道他是狄仁傑的兒子之後,百姓更加憤怒。認爲生出這樣的兒子狄仁傑也有過,於是百姓衝進祠堂搗毀。

有密探彙報狄仁傑,狄仁傑聽聞憤怒不已,命令人撤了兒子的官職,斷了他的俸祿。狄景暉沒有了俸祿,也就沒有了花天酒地的資本,於是又故伎重演。跪着說自己會洗心革面,爲百姓謀福。許多大臣又紛紛向狄仁傑求情,但狄仁傑絲毫不肯給他將功補過的機會,畢竟民心已經向背,若不嚴懲,也枉他一生英明。

狄景暉依舊被罷了官,並且厲聲告誡自己的兒子:興邦,不可以用貪婪之人,應當選賢舉能,此乃治國之道。百姓得知後,又將被搗毀的祠堂重新修整,以此紀念他的剛正不阿。

百姓爲了紀念狄仁傑而修建了祠堂 爲什麼最後會被人給毀掉 第3張

其實狄仁傑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和二兒子都出人頭地,就這個狄景輝專門讓他背黑鍋。禍害百姓對於狄仁傑來說是最大的罪過,無論是誰都不可容忍,所以親生兒子也被他嚴懲不貸。這樣的好官確實深得民心,也是百姓安居樂業強有力的保障,但這樣的清官,確實不多。

而狄仁傑這一生,最愧疚的人無疑就是婁師德,差點“恩將仇報”,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狄仁傑爲人耿直,剛正不阿得罪了不少人,他與婁師德同爲宰相,自己經常遭到其他官員的排擠甚至詆譭,官職幾度沉浮。但是婁師德卻不一樣,他的宰相一職一直穩坐。婁師德與狄仁傑的性格不一樣,他不會直接將壞人揪出來,“逆來順受”的性格使他很少得罪人。

貪官當道,他也絕對不會懲治任何人,他一心只會退讓,這就是他所謂的“與人爲善”。說婁師德懦弱沒骨氣的人並不少,不屑與他爲伍的朝廷大臣也非常之多,但是不論別人對他成見有多大,武則天卻異常喜愛。狄仁傑認爲婁師德唯唯諾諾,自己不願意與他共同辦公。身居要職,卻不爲百姓謀福,貪官污吏卻不敢揪,也是個沒骨氣的人。

百姓爲了紀念狄仁傑而修建了祠堂 爲什麼最後會被人給毀掉 第4張

武則天聽聞,也知狄仁傑其實是要自己撤了婁師德的宰相一職。武則天又問狄仁傑,在他眼裏婁師德算是一位賢人否?狄仁傑回答說:他固守邊疆多年,確實是有功勞,但此人是賢中不足。其實狄仁傑的意思還是婁師德坐在宰相的職位,他的才能是不配的。武則天又說:“當年婁師德率領18萬兵馬與吐蕃叛軍大戰,凱旋而歸,又用計使吐蕃穩定,使得邊疆百姓安居樂業,是否稱得上賢?”

狄仁傑啞口無言,但理不直,氣卻壯的說:“他不能夠知人善任。”武則天笑着說:“你的宰相一職都是婁師德力薦的,難道婁師德推薦的不是賢人,而是閒雜人嗎?”狄仁傑聽罷,才知自己的官職是婁師德力薦的,內心慚愧不已的說:“婁公竟寬容至此,我真是配不上婁公的寬宏大量,實在慚愧。”

其實婁師德是有他的爲政之道,不強出頭,卻以智取,特別是貪官污吏橫行的時代裏,保身才能又機會將他們處置。他不爭,並不是他怕,而是要謹慎從事,看似唯唯諾諾,其實是大智若愚。武則天得婁師德與狄仁傑,可謂穩坐龍椅,江山可保。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