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將軍畫像上爲何都是啤酒肚 他們的戰鬥力又是什麼樣的

古代將軍畫像上爲何都是啤酒肚 他們的戰鬥力又是什麼樣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將軍啤酒肚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前言

健身是如今男子青睞的運動方式,以現代審美觀念而言,一身漂亮的腱子肉無疑是男性魅力的體現,不少男士在健身房揮汗如雨的目標正是如此。

可在古代,人們對於八塊腹肌並不癡迷,甚至還看不上一身肌肉,腰細臀翹的男人。縱觀古代那些戰功顯赫的將軍畫像,每個人都掛着“沉甸甸”的啤酒肚。現代人或許會有疑問,這些所向披靡的將軍爲什麼會有啤酒肚?這樣的身材戰鬥力如何?

一、古代的將軍士兵爲什麼有“啤酒肚”?

如果用現代人的眼光來選將軍,估計那些名聲顯赫的將軍一個都選不上。從歷史文獻記載和畫冊中來看,三國的關羽和唐太宗打下天下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戰功顯赫的宋代中興四將以及明朝的鄭成功等將軍,無有例外,都有啤酒肚。這和影視劇作品中塑造的英武形象完全不符。

有人會問,行軍打仗的將軍們,爲什麼還有啤酒肚?

古代將軍畫像上爲何都是啤酒肚 他們的戰鬥力又是什麼樣的

不僅將軍有啤酒肚,就連被稱爲虎狼之師的秦朝士兵,個個都有啤酒肚。你別不信,兵馬俑的出土,讓後世見證了千百年前這支戰無不勝的秦兵。

但仔細觀察會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細節,這些秦朝的士兵居然有啤酒肚,而且數量還少。以現代士兵的要求來說,行軍大戰的士兵不可能有啤酒肚的,爲什麼在古代啤酒肚成爲士兵的標配呢?

1、酒壯英雄膽

翻閱史書我們才發現,這些秦兵在平日的訓練有素,且在戰場的戰鬥力非常強。每次雙方準備開戰前,這些士兵都會喝酒吃肉,越是緊張的戰局,吃得更多,喝得更兇,然後趁着酒氣奮勇殺敵。當酒勁上來後,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殺氣沖天。

也正因爲如此,許多啤酒肚的士兵由於太胖,連盔甲都套不進去。這也解釋了爲何兵馬俑中有些秦兵不穿盔甲的原因,如此看來,兵馬俑的對於當時士兵的還原程度確實很高。

2、戰場猛將有肉吃

秦朝時商鞅變法中,針對秦國軍隊的改革措施中規定:“頒發法律,制定連坐法,輕罪用重刑;獎勵軍功,禁止私鬥,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級制度。”

其大概意思是建立軍工授爵制度,論功賞罰。秦國士兵士兵砍下敵軍一個首級,就能獲得一級爵位,幾畝田地以及僕人。

古代將軍畫像上爲何都是啤酒肚 他們的戰鬥力又是什麼樣的 第2張

爵位越高,在部隊的伙食也不一樣,普通士兵一般只能滿足溫飽,而英勇殺敵的士兵,不僅米飯管夠,還不定期供應各種肉類,我們看到那些大腹便便的士兵,其實是戰鬥力極強的戰場猛將。

3、脂肪能夠儲存能量

征戰沙場的士兵需要脂肪儲存能量,古代冷兵器時代,戰爭的持續時間往往不確定,漫長的攻守戰會穿短衣缺糧的情況。

這時肚子上厚厚的脂肪就是最佳消耗品。而那些看上去體格精壯的士兵卻無法抵擋住嚴寒和飢餓的嚴酷環境,身體會慢慢虛弱下來。反觀那些啤酒肚的士兵,他們更能熬到戰爭勝利。

如果你認爲他們是虛胖,那就大錯特錯。

虛胖只是在現代纔有,古代的胖子都是實打實吃出來的,戰場上這些胖子力大無比。

4、身份地位的象徵

古今對身材的審美不同,也反映了各個時代的社會發展水平不同,現代人對減肥健身樂此不疲。在古代,由於當時生產力低下,人們根本不在乎所謂的身材美感。

在吃不飽的古代,沒人會有心思健身保持身材。因此在古代,有啤酒肚的將軍,基本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有肉吃有酒喝有屋住,長期的滋養才能出現的啤酒肚,纔是人們夢寐以求的身材,也是身份地位的最好體現。

二、“啤酒肚”的戰鬥力如何?

1、腱子肉VS啤酒肚,力氣大才是關鍵

在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上,渾身肌肉在戰場上的作用非常有限,古代的兵器的一般都很沉重,肌肉看上去很美,在力氣上的對比上,遠遠沒有胖子強。因此在戰場上,能把刀劍棍棒耍得風生水起的,往往是你看不上的胖子。

古代將軍畫像上爲何都是啤酒肚 他們的戰鬥力又是什麼樣的 第3張

據史料記載,古代選拔士兵和將軍的標準是:“弓馬嫺熟,膂力超倫”,也就是武藝高超,力大無窮。就連徒步周遊列國的孔子,也是個力大無窮的胖子。

《呂氏春秋》中記載:“孔子之勁,能招國門之關”。

這道理,放到現代同樣適用。我們可以看到世界大力士比賽中選手,各個虎背熊腰,完全沒有所謂的腱子肉,比拼的項目也是丟圓木、拖卡車、舉大石等。

這些項目也是在古代士兵的日常訓練內容。因此,在古代你戰場上腱子肉是沒用的,比拼的是力氣。

我們再回看那些將軍的畫像,他們無一例外是虎背熊腰的典型代表,在戰場上就是實力的體現。

《宋史·岳飛傳》記載:“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

未冠,指的是還沒到二十歲,就能拉開將近三百五十斤的弓箭。在古代,這是作爲一個將軍的最低標準。

2、楚霸王力能扛鼎

在古代,歷史記載的將軍或武士,無一例外都會介紹此人的力氣,因此古人戰鬥力的重要衡量標準就是力氣。

楚霸王能夠擔任扛鼎,以現代的重量換算,當時的鼎將近400斤,能夠將鼎舉過頭頂,足以證明楚霸王的力氣。

古代將軍畫像上爲何都是啤酒肚 他們的戰鬥力又是什麼樣的 第4張

另外,還有大量的古書記載:夏桀“能伸鉤索鐵,手搏熊虎”;殷紂“能倒曳九牛,扶樑換柱”;明將劉綎“所用鑌鐵刀百二十斤,馬上輪轉如飛”等,這都是這些戰力超羣的最佳表現。

3、打虎的武松也是個胖子

而被大量影視劇作品塑造成健壯無比的武松,其原型也是個胖子。

從《水滸傳》中,我們也能從人物對話中看出來。孫二孃眼中的武松是:“這等肥胖,好做黃牛肉賣”;另外在古廟上,四個夥計抓武松時也說到:“這鳥漢子卻肥,好送與大哥去”。

另外,書中還寫道:兩個大漢,都擡不動武松:“兩個漢子擡武松,哪裏扛得的動?直挺挺在地下,卻似有千百斤重的”

當然,武松一頓十八碗酒,四斤牛肉的食量擱誰誰都胖,可武松雖胖,除了力大無比之外,其身手異常矯健,要不怎麼能躲過虎爪。放在如今,武松就是個不折不扣的靈魂胖子。

4、武狀元的選人標準

電影《武狀元蘇乞兒》裏的主角骨瘦如柴居然能成爲狀元,當然這只是戲劇化的演繹。而在古代,武狀元的考試題目是實打實地比力氣,提掇石據就是其中之一。

《清代科舉考試述錄》記載:“石有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掇石必去地二尺,上膝或上胸。”

在人類的極限體能來說,這樣的重量必須是體感敦實的彪形大漢,才能舉的起來。

古代將軍畫像上爲何都是啤酒肚 他們的戰鬥力又是什麼樣的 第5張

5、啤酒肚可以保命

從體型來看,胖子的體型顯得較爲魁梧,在戰場的震懾能力更強,尤其在古代的冷兵器時代,氣勢上的優勢往往能決定戰局。

另外,古代打仗一般都要身着鎧甲,但是的鎧甲主要有鐵片和動物的皮革製作而成,在一些物資緊缺的時候,甚至還會用棉布做填充。

但兵器正面從腹部刺入,作爲人體最柔弱的部位,一時之間會失去戰鬥力,甚至喪命。而胖子的啤酒肚內的脂肪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救人一命。

結語

古代和現代相比,在士兵的選擇上差別不小,這是由於當時的社會發展、生產水平以及社會形態決定的。當我們以“八塊腹肌”來看待古代官兵的身材從而判斷力時,我們已經落入先入爲主的思維。

和現代高科技的戰場相比,古代的戰場上更看重士兵的實戰能力,同時在長時間的鏖戰中,盯着啤酒肚的胖子往往能堅持到最後,很多士兵不是被武器致死,而是被惡劣的環境和自身體能不足導致的。

如果瞭解了這些歷史,我們再來回顧秦始皇兵馬俑時,不由感慨,在刻畫這些雕塑時,人們對於當時士兵的細節處理十分到位,高度還原那個時代行軍大戰時的官兵全貌。

古代將軍畫像上爲何都是啤酒肚 他們的戰鬥力又是什麼樣的 第6張

如今我們崇拜健身肌肉是以健康爲主,而古代則以殺敵制勝爲主,因此在古代,擁有啤酒肚的胖子是當時軍官的真實寫照。就連“ 安左手奮七尺大刀,右手執丈八蛇矛”的關羽,在歷史上也掛着一張氣派無比的啤酒肚。這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更是爲了實戰爲練就的身形。

我們讀歷史,正是需要還原歷史的真相,融入當時的情境,才能真正品出歷史的深厚底蘊。歷史在記錄人物的同時,更是用人物的特質向我們展示最真實的歷史面貌。這是我們在語文課本里無法看到的,只有細細品味,讀史才能讓人明智。

參考文獻:

《呂氏春秋》

《清代科舉考試述錄》

《宋史·岳飛傳》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