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中國古代的戰船和水戰都是什麼時候興起,發展如何呢?

中國古代的戰船和水戰都是什麼時候興起,發展如何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古代戰船的歷史,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先民的水上活動和舟船的發明,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中國南北各地,已經發現了一些新石器時代舟船的圖像資料和木漿實物,特別值得提起的是1977年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木槳,其年代約爲距今7千年前。結合文獻記載和民族誌資料,可知新石器時代的水上活動工具主要是桴筏和獨木舟。在水系發達、河湖密佈的南方地區和東部綿長的海岸沿線,可能很早就發生了水上戰鬥。

中國古代的戰船和水戰都是什麼時候興起,發展如何呢?

夏、商和西周時期,中國的軍事活動以黃河中下游平原爲中心,文獻中只有利用舟船濟運軍馬的事例,如商末周軍於盟津濟渡黃河,又如周昭王南征楚國時濟渡漢水,都是靠舟楫渡運軍隊和車馬。目前還沒有發現這個時期曾進行水戰的記載。

在中國,水戰之成爲戰爭的一種重要方式,以及作爲軍隊兵種之一的水軍之登上歷史舞臺,是在春秋時期,首先發生於長江中下游的荊楚吳越地區。這一帶,江河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佈,居民習於“以船爲車,以楫爲馬”。春秋中晚期,位處長江中游的楚國日益強盛,而長江下游的吳國和越國又先後崛起,爲拓展疆域、爭奪霸權,楚、吳、越三國之間爆發了激烈的戰爭,它們都組建了專事水戰的部隊,並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元前549年夏,“楚子爲舟師以伐吳”;

公元前523年夏,“楚子爲舟師以伐濮”;

公元前518年冬,“楚予爲舟師以略吳疆”;

公元前515年春,吳楚相抗,楚“令尹子常以舟師及沙汭而還”;

公元前485年春,吳“徐承帥舟師將自海入齊,齊人敗之,吳師乃還”;

公元前482年,“發習流二千人,教士四萬人,君子六千人,諸御千人,伐吳”,其中“習流”即“習水戰之兵”……

從公元前549年舟師水軍第一次見於文獻記載開始,幾十年間,在長江中下游發生了多次水戰。由於水軍成爲專門的兵種,楚、吳、越之用兵往往水陸並舉,故此時期又出現了與“舟師”相對的“陵師”一詞,用以指稱傳統的陸軍。

戰國時期,水戰依然侷限於南方,中原列國基本上只是利用水道、依靠舟船運送軍隊和糧草。如《華陽國志》卷三記:秦惠王時,

“司馬錯率巴、蜀衆十萬,大舫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爲黔中郡。”

這個材料對船隊的規模可能有誇大,但秦國用“大船”、“舫船”載運軍隊和糧食,亦見於《史記·張儀列傳》,應是事實。又如《史記·蘇秦列傳》引述秦王的話說:秦軍“乘夏水,浮輕舟,疆弩在前,錟戈在後,決滎口,魏無大梁”。這仍屬於以舟船運兵,其制勝手段是決河灌城。

此外,在《孫臏兵法》下篇《十陣》中有專論“水戰之法”的一節,但並不是講水上戰鬥,而是闡述當車兵、徒兵組成的部隊遇到江湖障礙時,應如何瞭解敵情、攻擊敵船、控制渡口,以保障車、徒順利通過。至於《墨子·備水》所論之“以船爲轒轀”,則是講守城時如何防禦敵人以河水淹灌城池。

關於東周時期的戰船,現主要有兩類材料,一是文獻記述的春秋晚期南方諸國的戰船,一是戰國銅器圖紋上的戰船形象。

見於文獻記的吳國的戰船有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樓舡(船)、橋舡、餘皇諸種,越國的戰船有戈船和樓船。

三翼是吳國的主力戰船,據《伍子胥水戰兵法》講:

“大翼一艘長十丈,中翼一艘長九丈六尺,小翼一艘長九丈。”

據《越絕書》所轉述的《伍子胥水戰兵法》,大翼的尺寸還更大ー些:

大翼一艘廣丈六尺,長十二丈,容戰士二十六人,櫂五十人,舳艫三人,操長鉤矛者四,吏僕長各一人,凡九十一人。當用長鉤矛長斧各四,弩各三十二,矢三千三百,甲兜各二十二。

可見這是一種槳手衆多的較大型戰船。中翼和小翼的乘員分別爲86人和80人,其中戰士與槳手的比例,大致與大翼相同,約爲1:2。

突冒,顧名思義,當船速很快,利於衝突。漢代至南北朝時有戰船名“冒突”,或即突冒。《後漢書?岑彭傳》唐李賢注:“冒突,取其觸冒而唐突也。”這或許是一種船首有前突的堅硬衝角的戰船,能快速行駛,用衝角撞敵船。《伍子胥水戰兵法》將突冒與衝車(攻城槌)相比附,也是一個佐證。

樓船,這是一種大型戰船,因於船上建樓,故名。水戰中通常作爲統帥的座船。公元前525年吳楚長岸之戰中,吳王的乘舟“餘皇”成爲雙方爭奪的日標,它應當就是樓船。

戈船,歷來有兩種解釋:一謂船上建戈矛,因而得名;一謂船下安戈戟等利刃,以御潛水鑿船之人,因而得名。

中國古代的戰船和水戰都是什麼時候興起,發展如何呢? 第2張

《太平御覽》卷760引蔣子《萬機論》曰:吳日爭於五湖,用舟而相觸,怯勇共覆,鈍相俱傾。由這些記述可知春秋晚期已有專門的水戰武器,水戰的基本方式是接舷戰和撞擊戰。

據《越絕書》所述,伍子胥向吳王講論“船運之備”時,曾將各種戰船和各種戰車相比附,以說明其作用:

大翼者,當陵軍之車;小翼者,當陵軍之輕車;突冒者,當陵軍之衝車;樓舡者,當陵軍之行樓車也;橋舡者,當陵軍之輕足剽定騎也。

反映了水戰中已將多種戰船綜合運用,相互配合。然而,文獻的記述還是過於籠統和簡略,因而難以具體地瞭解這些戰船的形制和結構。

戰國銅器圖紋上的戰船形象,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資料。在青銅器上刻畫現實的水陸攻戰場面,是戰國時期銅器裝飾的新風格。有這種圖紋的銅器,現共發現4件:

1935年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兩件銅鑑;楊寧史舊藏一件銅壺(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1965年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一件銅壺。其年代皆爲戰國早期。其圖紋極其相似,特別是關於水戰場面的刻畫,構圖幾乎相同,似有統一的圖樣或底本爲據。其上之戰船,無帆無舵,以槳推進,分上下兩層,下層容納槳手,上層搭載兵士作戰。幾件銅器上的水戰畫面,均爲兩船相抵,戰士隔船相鬥,所用武器有戈、矛、戟、劍、弓矢和盾牌。

儘管圖案化的戰船圖像上,每船僅繪出四五名戰士、三四名槳手,但從其雙層結構可以推知,這是一種較大型的戰船,因爲有底層艙室,其船舷必然升高,而爲了保證穩定性,就必須有較大的長度和寬度。這種圖紋,多半是以春秋戰國之際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水戰爲依據而繪成。在楊寧史壺的水戰圖紋上,能夠看到戰士們所用的武器中有多戈戟,這正是其時流行於這一帶的獨特兵器。我們或許可以把這些圖紋上的戰船形象與文獻記述的三翼聯繫起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