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公孫度佔據遼東割據一方 曹操和袁紹爲什麼都不去攻打

公孫度佔據遼東割據一方 曹操和袁紹爲什麼都不去攻打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公孫度政權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魏景初二年,司馬懿揮軍滅掉遼東,公孫淵被殺,至此公孫家族在遼東的割據政權被徹底消滅。

公孫家族在三國時期是有名的大家族,公孫瓚也曾打下一大片疆域,與袁紹在河北爭雄,可惜他最終兵敗。但公孫家族並不是只有他一個人,他們還順利割據遼東,維持了幾十年的和平。

建立遼東政權的人,正是公孫淵的爺爺公孫度,此人也是漢末的一位英雄。

他來到遼東之後,打敗高句麗與烏桓,更是順利奪取遼東,膠東半島,建立了一個疆域廣大的割據政權。然而奇怪的是,無論是袁紹還是曹操,都沒有選擇出兵征討公孫度,反而任由他在遼東自立。

公孫度佔據遼東割據一方 曹操和袁紹爲什麼都不去攻打

漢末軍閥割據圖

公孫度是有着極大野心的,在《三國志》記載:

初平元年,度知中國擾攘,語所親吏柳毅、陽儀等曰:“漢祚將絕,當與諸卿圖王耳。”

他敢公然說出這樣的話,可見他內心是已經開始打算割據遼東,實際上他們與趙佗這些割據邊地的人有些相似,公孫度死後,他的兒子更是一度奪取了朝鮮半島,勢力範圍是越來越大。

袁紹消滅公孫瓚之後,沒有選擇出兵征討,曹操一統北方之後,也只是給公孫家族加官進爵,同樣沒有起兵征討。

一直到後面公孫淵正式自稱燕王,曹魏政權才選擇起兵征討,從司馬懿的戰果來看,曹魏用兵是可以消滅公孫家族的,之前曹操等人爲何沒有這麼做呢?

公孫度佔據遼東割據一方 曹操和袁紹爲什麼都不去攻打 第2張

司馬懿劇照

戰略側重不同

公孫度所在的地方實在太偏遠了,漢朝的邊郡制度,能有效控制邊境地區,但也有一個大的缺陷,就是容易讓邊郡形成自治.一旦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不夠,邊郡自立是大概率事件。

東漢末年,像公孫度、士燮這些割據偏遠地區的勢力,都延續了很長時間。

他們所在的地區確實是漢土,但在天下人眼裏,這些地方真不是主要爭奪的目標。袁紹,曹操這些人,還是重點要攻取原本的九州地區。

在他們的戰略體系裏面,只有拿下了這些地區,才能順利奪取天下,在後人眼中,這樣的戰略還是有問題的。

公孫度佔據遼東割據一方 曹操和袁紹爲什麼都不去攻打 第3張

袁紹軍隊

比如曹操就沒有先奪取西涼,藉此直取漢中巴蜀,然後再打江南,這是北朝滅南方的主要戰略。可曹操和袁紹都沒有意識到這點,因爲在漢末士族的眼中,只有中原等地纔是真正的王朝根基,像西部,南方這都是蠻荒之地。

曹操,袁紹都是出自關東豪門,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這樣,他們手下的人員也主要都是關東士族,因此他們意識不到這個問題,遼東對他們來說有沒有都無所謂,反正他們都沒有想過要好好經營遼東。

後來司馬懿滅掉了遼東,曹魏也沒有重點經營遼東地區,實際上中國歷史真正開始重點控制遼東地區,是在清朝的時候了。

歷來的王朝可以重點經營西域,卻很難重點經營遼東,這就不能怪曹操他們的戰略側重沒遠見了,在古人的認知裏面,遼東確實不是那麼有價值的地方。

公孫度佔據遼東割據一方 曹操和袁紹爲什麼都不去攻打 第4張

曹操劇照

成本高,收益低

曹操在歷史上曾經有一個重大的功績,就是北征烏桓,從這場戰爭可以看出曹操爲何不打公孫度。

烏桓已經算是很偏東部的外族了,可公孫度比他們還要靠東,曹操爲打敗烏桓,也是準備了很長時間,廣積糧草馬匹,可他也遭到了手下人的集體反對。

曹操力排衆議,選擇了出征,大軍直奔遼西,可是一路上行軍非常不順利,郭嘉也在征戰的過程中去世了,曹操的軍隊一路上損失非常大,幸好他最終還是打贏了這場戰爭。烏桓在遼西對河北已經形成了威脅,曹操也算是不得不去征討,可要打公孫度就真沒必要了。

公孫度佔據遼東割據一方 曹操和袁紹爲什麼都不去攻打 第5張

三國地圖

此時公孫度已經死去了,他的兒子也非常識相,就把袁氏兄弟的頭給送過來了。曹操的心腹大患已經解除,再打遼東真沒必要了,因爲這次征戰他意識到了東部的環境,首先通往遼西,遼東的道路非常有限,沒辦法大規模行軍。

曹操已經事先做好了準備,可他還是低估了道路的惡劣,後來隋煬帝征討高句麗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

這個地方道路崎嶇,而且氣候與中原截然不同,每年的雨季來得非常早,天氣溫暖的日子很少,一旦下雨下雪,道路就泥濘不堪,更加無法行走。

像後來隋朝征討,連後勤都沒辦法保障,也可以走海路直接進入遼東腹地,但是海路風險太大,當時曹魏的船隻沒這個條件,他們連長江都很難過去,更不用說走海路去打遼東了。

公孫度佔據遼東割據一方 曹操和袁紹爲什麼都不去攻打 第6張

三國軍隊行軍圖

有人曾算過,中原王朝的軍隊,在遼東真正可以作戰的時間只有3個月,當時中原地區的防寒服飾主要是麻,木棉之類的,棉花還沒有大面積種植。

只要3個月打不下遼東,軍隊就只能撤兵,否則遼東惡劣的氣候,是真能殺死百萬雄兵,不可一世的隋軍就曾吃到這個苦果。

對於袁紹,曹操這些人來說,當時他們連北方都沒有徹底平定,屬於腹背受敵,頂多是拿下遼西保障河北的安全就可以了。

他們若是傾盡全力去打公孫度,自己不僅成功的希望渺茫,付出巨大,即便打下來,也很難有效統治這裏,從這個地方也沒辦法獲得什麼財富錢糧,實在是得不償失。

公孫度佔據遼東割據一方 曹操和袁紹爲什麼都不去攻打 第7張

三國軍閥

遼東的侷限性

歷史上真正在遼東等地起家,順利奪取中原的政權確實沒有幾個,清朝已經算是做得最爲出色的了。遼東在中原大亂的時候,容易形成割據勢力,但是這個地方侷限性很大,從公孫度面臨的問題就能看出來。

他已經算是形勢非常好的了,不僅在遼東掌握大片領土,還在山東也有領土,他都考慮過要襲擊鄴城,希望能以遼東奪取天下。可現實的殘酷讓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野心,他所在的地方外族衆多,烏丸,高句麗這些民族都是威脅。

公孫家族在這裏長期與外族交戰,雙方也是打打和和,一直沒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法。遼東人口本來就不多,即便吸納了大量的流民,依舊沒辦法讓遼東與中原各大州郡相比。公孫家族維持的軍隊數量不會太多,他們沒辦法一邊與外族交戰,一邊進軍中原。

此外,遼東的地形優勢可以限制敵人,也會限制他們自己。

公孫度佔據遼東割據一方 曹操和袁紹爲什麼都不去攻打 第8張

公孫度劇照

中原大亂,遼東的割據勢力也很難介入,道路崎嶇他們一樣也難進軍,孫權還曾與公孫淵聯合,可公孫淵到最後也沒有選擇出兵,他們出動一次大軍,可能就要耗費大量的資源。

建立在遼東的割據政權,既要四處應對敵軍,又要面對人口稀少,資本不足的困境。即便後來他們拿下了朝鮮半島,可地圖上他們的疆域是非常大,真正可用的耕地面積非常少,人口也沒那麼多。

漢末光是一個南陽郡人口就已經超過了遼東地區的總量,人口與經濟實力是決定政權上限的關鍵,遼東惡劣的地形,註定了在漢末只能是割據政權,曹操這些有眼光的戰略家,必然能看到這點,因此他們也懶得去征討遼東。

公孫度佔據遼東割據一方 曹操和袁紹爲什麼都不去攻打 第9張

曹操劇照

三國的特殊性

對於曹操以及後來的曹魏政權來說,他們的控制力都是相當有限的。

曹魏政權是疆域最大,實力最強的政權,他們是有奪取天下的能力,但他們並不像唐,明這些政權,他們對地方的控制力相當有限。

比如諸葛亮初次北伐的時候,作爲曹魏與蜀漢對峙的一線,隴西等地居然是沒怎麼打就投降了。雍涼地區人口數量暴減,甚至東漢,曹魏都有過要放棄關西的打算,還是後來鄧艾主動在這裏屯田經營,才漸漸幫助關西恢復了元氣。

三國政權都是屬於割據性的軍閥政權,他們的各層制度並不完善,大體還是沿用了漢朝的州郡制,這也讓地方官員有着極大的實權。

公孫度佔據遼東割據一方 曹操和袁紹爲什麼都不去攻打 第10張

漢末軍閥割據圖

可是這些政權也是士族主導的國家,士族們對邊境區域有着很大的偏見,這類政權對於邊境的經營不夠重視,連長安都荒廢很長時間,更不用說其他地方。

因此對於曹魏這類的政權,他們的疆域控制是有一定範圍的,太大的話,他們的政府機器很難運轉正常。

曹魏爲了維持對廣大疆域的控制,就使用了都督制度,這也導致後來魏晉國家的大分裂,地方割據勢力一個接一個出現,這也是三足鼎立會維持這麼長時間的一個原因,這些政權的侷限,導致他們無法進一步奪取遼東。

公孫度佔據遼東割據一方 曹操和袁紹爲什麼都不去攻打 第11張

司馬懿劇照

小結:公孫度獨霸遼東的時期,中原處在羣雄割據的階段,他碰上了一個好時候,趁機吸納了大量人口資源,曹操,袁紹這些勢力,也很難與他開戰。

因此公孫家族能在這裏維持這麼長時間的統治,他們的地形優勢實在太明顯了,哪怕司馬懿東征,只要公孫淵能堅守不出,也不會被魏軍打敗的。

參考資料《史記》《三國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