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袁紹佔據優勢的情況下 爲什麼他還是敗給曹操呢

袁紹佔據優勢的情況下 爲什麼他還是敗給曹操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袁紹爲何會輸曹操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並起。漢獻帝初平元年,四世三公的袁紹率兵討伐董卓,一躍成爲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氣吞山河。然而好景不長,建安五年,官渡之戰,袁紹被曹操一舉擊潰。在實力對比上,袁紹還佔有優勢,爲何會敗給曹操?

袁紹佔據優勢的情況下 爲什麼他還是敗給曹操呢

曹操

袁紹集團內部不團結

這種不團結主要表現爲兩個方面,大臣之間的明爭暗鬥與兄弟之間的你爭我奪。

一個想有所作爲的封建軍閥,除了要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之外,還要善於治家,即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袁紹佔據優勢的情況下 爲什麼他還是敗給曹操呢 第2張

袁紹

由於嫡長子繼承製的影響,封建社會的國與家有密切聯繫。尤其是一些“大哥”級人物,比如君主,他們能否江山永存,某種程度上講,在於能否安排好權力傳承。東漢末年的袁紹,實質上就相當於君王。

袁紹有三個兒子:長子袁譚,次子袁熙,三子袁尚。袁紹更喜歡袁尚,想將大位傳給他,於是讓袁熙當了青州刺史。

大臣沮授苦勸袁紹不要廢長立幼,可他偏偏不聽,反而讓袁熙擔任幽州刺史、外甥高幹爲幷州刺史,掌握兵馬。

袁紹佔據優勢的情況下 爲什麼他還是敗給曹操呢 第3張

按照嫡長子繼承製,袁譚爲法定接班人,而袁紹僅憑個人愛好而更改,造成兄弟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又給臣子之間的派系鬥爭帶來可乘之機。“擁譚派”(郭圖、辛評等)與“擁尚派”(逢紀、審配等)相互傾軋,從而加劇了內部的分裂。

這種不團結的局面,讓袁紹集團看似強大,實則虛弱。袁紹雖能控制大局,但作爲一個封建割據軍閥,他一系列逆歷史潮流的行爲,也給組織成員打上烙印。他們在爲袁紹出謀劃策時,也形成自己的小團伙,子集團的既得利益與總集團的根本利益不是不一致的。其內部不斷地分裂、鬥爭、削弱,直至被消滅。

在戰略戰術上,袁紹不及曹操

第一,沮授很早就建議袁紹提出迎天子到鄴城,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道義上的制高點。然而,袁紹不知這樣做的重要性,因而將建議束之高閣。

袁紹佔據優勢的情況下 爲什麼他還是敗給曹操呢 第4張

後來,曹操迎接天子到許昌,藉助天子的名義號令諸侯,但因害怕袁紹勢大,把大將軍之位讓給袁紹。此時,田豐又建議袁紹乘機進攻許昌,奪回天子。袁紹又不聽,這就相當於將挾天子令諸侯的機會拱手相讓。

第二,官渡之戰前,沮授建議袁紹坐鎮四州,發展生產,並不斷以小股兵力侵擾曹操,待其人困馬乏之時,再圖進取。但袁紹沒有采納這種穩紮穩打的策略,而是憑藉自己地盤大、兵多糧足等表面優勢貿然發動進攻,結果失去一次必勝的機會。

袁紹佔據優勢的情況下 爲什麼他還是敗給曹操呢 第5張

第三,即使戰機不成熟,但袁紹仍有許多有利條件。兼併公孫瓚後,袁紹擁有四州之地,兵力與財力上有很大優勢,而曹操的軍糧僅夠一個月,且後方不穩定,孔融散佈不利言論,劉備等人虎視眈眈。

同時,袁紹手下有不少優秀人才,他們對雙方的形勢比較瞭解,也提出過一些正確建議。袁紹只要能把握住這些有利條件,取勝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然而,戰機稍縱即逝,袁紹全部沒把握好。

建安五年,官渡之戰前,劉備殺徐州刺史車胄,曹操立即出兵討伐。此時,田豐勸袁紹進兵,袁紹不聽,失去一次前後夾擊曹操的機會;

袁紹佔據優勢的情況下 爲什麼他還是敗給曹操呢 第6張

官渡之戰開始,袁紹遇到挫折,損失顏良、文丑後,沮授分析形勢,建議利用軍糧上的優勢打持久戰,拖垮曹操。袁紹不聽,與曹操速戰,結果敗下陣。

此時許攸建議,趁許昌空虛,派兵偷襲許昌,以扭轉戰局,結果袁紹還是不聽。許攸不得志,投靠了曹操。曹操利用許攸帶來的情報,偷襲袁紹的糧草大營——烏巢。最後,張郃也投奔曹操,袁紹一敗塗地。

袁紹錯誤的戰略戰術,導致雄厚的實力沒有轉化爲戰場優勢。

袁紹佔據優勢的情況下 爲什麼他還是敗給曹操呢 第7張

袁紹的個人素質不如曹操

荀彧在比較袁紹與曹操時曾說過:

“紹貌外觀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達而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紹遲重少決,失在後機,公能斷大事,應變無方,此謀勝也……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三國志》”

袁紹在胸懷、謀略、德行上都不及曹操,具體來看就是:

袁紹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並不是靠個人領導力,而是依靠家族聲望。

袁紹佔據優勢的情況下 爲什麼他還是敗給曹操呢 第8張

由於袁紹很重視“世資”這種虛假的表面榮譽,好大喜功,也沒有治國的才略、洞察力與識人能力,因此手下誇誇其談而無真才實學的人很多。從而導致袁紹集團大而無用、運轉困難。

袁紹在起兵前,暫時與世無爭,許多個人品格沒有完全暴露。起兵後,他作爲軍閥的頭面人物,在制定戰略、指揮作戰等問題上,其性格的多面性一覽無餘。他表面上的寬厚與內心的狹隘巧妙地結合,使他在初期招攬許多人才,並迅速崛起。

但就在袁紹做大後,對內猜忌,結果大失人心,許多有才之士紛紛遠離。

袁紹佔據優勢的情況下 爲什麼他還是敗給曹操呢 第9張

袁紹並不是從基層上來,而是憑藉家族佔據高位,一開始就比較順利,因此形成非常強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表現在軍閥身上,就會發展成唯我獨尊、目中無人的地步。

這時的袁紹不僅難以接受與自己相反的正確意見,而且錯了也死不悔改。這種個性不僅阻礙團隊智力的發揮,也使他在緊要關頭分不清對錯、做不出果斷決策。

在個人素質方面,袁紹狹隘、猶豫與曹操果決、大度形成鮮明對比,再大的優勢到了袁紹手裏都會潰不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