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人既然發明了文字 古人爲什麼不順便發明標點符號

古人既然發明了文字 古人爲什麼不順便發明標點符號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古代文字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古人發明了文字,古人爲什麼沒有發明標點符號?

中國最早的文字是殷商後期的甲骨文,由於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形象某個物體,再加上是用龜殼和牛骨刻符,作爲卜辭,祭司用火烤看裂痕用來猜測某種事的發生,或某種鬼神的名字,主要用途是“祭祀和占卜”的,祭祀的祖先就是某些鬼神的名字。所以,現代考古學家挖掘出來的甲骨文只能破譯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二沒有辦法破譯。原因是古代人居住環境,周圍都是原始森林和荒野,人們的思路停留在對野獸的恐懼或對鬼神的敬畏,與現代人的思路格格不入。

古人既然發明了文字 古人爲什麼不順便發明標點符號

殷商後期的周文王姬昌創建的《周易》有三百八十四卦六十四爻,也是用來“祭祀和占卜”的,只不過甲骨文用火烤看裂痕,《周易》用卦來測算爻。用於祭拜祖先和占卜未來。譬如:1、王亥喪牛羊易國之事,殷先祖王亥失牛羊於易國,被圍困,但沒有危險。卦六三爻辭。2、帝乙歸妹,殷帝乙將兩個女兒嫁給周文王,吉祥,卦六五爻辭。

殷商和西周、東周都有青銅器,青銅器作爲禮器,主要作用也是用來祭祀祖先的。青銅器上的銘文,鐘鼎文(金文),就是篆刻在青銅器上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西周中期的“遂公盨”,它篆刻了大禹的名字,說明西周的祖先是大禹,他們是炎黃姓姬和姓姜的後裔。這些篆刻字在西周滅亡,東周開始,有周平王東遷至洛陽,祭司和巫史將這些篆刻字傳播出去,各諸侯國才認識這些篆刻字。

古人既然發明了文字 古人爲什麼不順便發明標點符號 第2張

整個春秋都是祭祀文化,儘管孔子的儒家是從周禮的“巫卜佔祭禮”等分化出來的,但是孔子“述而不作、言必好古”,說明孔子在春秋末期也沒有書寫的文字。到了戰國初期,三家分晉的魏國出現了《竹書紀年》,用竹牘寫字,開始有撰寫的文字出現。但是這些篆體字用毛筆寫在竹牘上,惜字如金,沒有多少東西能保留下來。秦始皇一統中國,也一統了文字,那就是李斯的秦小篆。這些秦小篆與各國的篆體字沒有什麼區別,說明這些字流傳的時間不會太長。

古人既然發明了文字 古人爲什麼不順便發明標點符號 第3張

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大儒董仲舒在各縣開辦了“太子院”,爲推廣儒學,普及文字奠定了基礎。但是當時用的是隸書,這種隸書將篆體字(象形文字)由圓向方發展,文字形態也容易辨認。隨着隸書的推廣,大量的儒家經書隨之而出,大量的假冒儒家經典應運而生,這裏就不類似了。兩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都用隸書。到了北魏,鮮卑拓跋將隸書改爲魏書(漢字),到了唐代,鮮卑人將魏書改爲楷書(漢字),那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漢字繁體字。

東漢紙張發明,到了兩晉時開始正式用紙張寫字(洛陽紙貴就是發生在東晉),摒棄了竹牘。到了唐代有了雕版印刷,道佛兩教鼎盛時期,《道德經》和《金剛經》大量出版。到了北宋有活字印刷,當時有百分之二的人掌握漢字。明清兩朝一直使用在唐代留下來的楷書和北宋的宋體(漢字),用的是文言文和八股文,由於印刷在書本上的字都是豎寫的,所以就沒有標點符號。

古人既然發明了文字 古人爲什麼不順便發明標點符號 第4張

到了民國時期,漢字開始向簡體字發展,語言通俗化,摒棄文言文和八股文,又是橫寫體,將西文的標點符號引進。到了解放後,文字全面改革,1956年漢字(繁體字)改爲簡體字,所有的書寫語與口頭語一致,文章變成了通俗語,文字的拼音字母誕生,標點符號要適合文章的段落,一種嶄新和標準的新的文章展現在中國人面前,那就是“毛澤東選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