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小說中的馬謖是被諸葛亮殺的 歷史上的馬謖又是怎麼死的

小說中的馬謖是被諸葛亮殺的 歷史上的馬謖又是怎麼死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蜀漢馬謖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歷史上的馬謖是怎麼死的?他真的畏罪潛逃了嗎?

諸葛亮斬馬謖,出自《三國演義》第95回。諸葛亮北伐中原,馬謖立下軍令狀,與副將王平一起守衛街亭。到了街亭以後,“深通”兵馬的馬謖認爲,必須居高臨下,置之死地而後生,於是,他將諸葛亮的吩咐拋之腦後,又對王平的苦勸置若罔聞,執意在山上安營紮寨。

結果,蜀軍被曹魏宿將張郃切斷水源,馬謖兵馬自亂,不攻自破,慘敗而逃。

丟了街亭,意味着諸葛亮北伐大勢已去,也不得不丟下此前的勝利成果——隴右三郡。而作爲北伐主帥,諸葛亮相當痛心,他自貶三等,同時依照軍令狀,斬馬謖于軍前。當時,諸葛亮還爲自己不聽劉備之言、重用馬謖而流淚。

以上就是《三國演義》中“揮淚斬馬謖”的故事,而在真實的歷史中,這個過程大概也是如此,但馬謖最終去哪了?這個答案彷彿撲朔迷離。

小說中的馬謖是被諸葛亮殺的 歷史上的馬謖又是怎麼死的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兵敗以後,“還於漢中,戮謖以謝衆”,而在《王平傳》中,也對馬謖的結局進行了交代:“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林、李盛。”看來諸葛亮不光殺了馬謖,還把相關責任人張林、李盛也給斬了,可謂是軍紀嚴明、不枉私情,非常適合諸葛亮的特點。

此外,給《三國志》作註解的裴松之還補充了一點:馬謖死前,曾給諸葛亮寫信,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給諸葛亮照看,並說“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可見,諸葛亮跟馬謖的關係,其實是恩同父子。

從以上這些歷史記載上來看,馬謖兵敗後,確實是被諸葛亮給殺了,而且還將自己的孩子託付給諸葛亮,顯示出二人非一般的交情

小說中的馬謖是被諸葛亮殺的 歷史上的馬謖又是怎麼死的 第2張

可是,令人感覺詭異的是,在《三國志》另外一個蜀國人物向朗的傳記中,馬謖卻奇蹟般的“復活”了。《三國志》中這樣說:“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這裏是說,馬謖兵敗以後,向朗因爲袒護馬謖,對馬謖逃亡的事情知而不報,結果引來諸葛亮的憎恨,將他就地免職!。

那麼,既然陳壽說馬謖已經被“斬于軍前”,爲何後來又說他“逃亡”了呢,在《三國志》中,馬謖貌似“生死不明”起來!那麼,他的歷史結局究竟爲何呢?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這樣理解和回答:

1、陳壽本人的原因。《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蜀國人,而且他的父親就因爲馬謖一案受到過牽連。當時,陳壽的父親擔任馬謖的參軍。於是,有人懷疑,是不是陳壽對諸葛亮乃至蜀國有意見,才把馬謖的結局寫得如此撲所迷離,甚至是驢脣不對馬嘴?

實際上陳壽的“職業操守”還是不錯的,他寫《三國志》,算是秉筆直書,甚至對蜀漢人物多有褒揚和同情,並沒有因爲父親曾受罰而嫉恨諸葛亮。

而之所以造成馬謖“生死不明”,主要是因爲陳壽寫《三國志》用筆太過簡練、惜字如金。因爲《三國志》涉及到的歷史人物衆多,而且他們的事蹟多有交集。於是,同一件事情,可能在諸葛亮的傳記裏有交代,就不會再在馬謖的傳記裏過多重複,於是就可能造成一些人物的人生“有頭無尾”的現象,馬謖就是其一。

小說中的馬謖是被諸葛亮殺的 歷史上的馬謖又是怎麼死的 第3張

2、那麼,馬謖人生結局應該是怎樣的呢?陳壽在蜀漢多位人物的傳記中,其實已經碎片化的交代出了馬謖的最終人生結局,只不過需要將這些碎片,稍微整合一下。

按照《向朗傳》的說法,馬謖在街亭戰敗後,按照軍法,應當斬立決。而向朗由於與他關係要好,縱容馬謖畏罪潛逃,並知情不報,因此被諸葛亮免官。在《三國志》的《馬良附馬謖傳》,還有一段話:“謖下獄物故,亮爲之流涕。”也就是說,馬謖雖然逃亡,但後來又被緝拿(或自首),諸葛亮準備以軍法處置他。然而,馬謖在獄中時就已經死了,而死亡原因可能是病故(“物故”即死亡之意)。而諸葛亮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悲傷落淚。而因爲馬謖已死,便不存在“斬”的事情了。

因此,可以說《三國演義》對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描寫,既是非常精彩的,也是適合歷史人物性格的。而對於馬謖,雖然我們對他有“紙上談兵”的批判,但同時還抱以深深的同情。

不過,如果真要按歷史真實來寫,讓馬謖來個畏罪潛逃,然後再被抓回來處死,那馬謖的形象就更要大打折扣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蜀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