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朱瞻墡有三次機會與皇位擦肩而過 皇帝爲什麼一點也不懷疑他

朱瞻墡有三次機會與皇位擦肩而過 皇帝爲什麼一點也不懷疑他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明代皇帝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歷經七朝六帝堪稱明代歷史上最牛皇叔朱瞻墡有着怎樣的傳奇人生?

明代的襄王朱瞻墡堪稱明代歷史上最牛的王爺,他是明仁宗朱高熾嫡子,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同母親弟弟,是明英宗朱祁鎮的親叔叔。他一生頗有賢名,還曾經有三次機會與皇位擦肩而過,就這麼一位無限接近皇位,對皇位有威脅的人,最終卻能歷經七朝六代帝王而得以善終。

朱瞻墡一生極爲傳奇,在圈養似的明代藩王中他算是是明代歷史上非常有賢名和有作爲的王爺,不過朱瞻墡也曾有勸皇帝“挖絕戶墳,敲寡婦門”的人性陰暗一面。

朱瞻墡開創了明代藩王監國先例,他兩次監國都穩定了政局,避免國家陷入動亂

朱瞻墡是明仁宗朱高熾與原配妻子也就是後來的誠孝皇后張氏所生最小的兒子,朱高熾與張皇后共生有三子一女,長子也就是後來的明宣宗朱瞻基,張皇后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朱瞻墉也是明仁宗諸子中第三子,張皇后所生的小兒子就是朱瞻墡,他是明仁宗諸子中第五子,張皇后所生另外一個女兒是皇長女嘉興公主。

明成祖朱棣曾經對朱高熾作爲皇太子的皇位繼承人選並不滿意,一度曾想讓次子漢王朱高煦繼承皇位,但朱棣出於對嫡長孫朱瞻基的喜愛,纔沒有改換太子人選。朱棣後來更是直接冊立朱瞻基爲皇太孫,直接替朱高熾指定了繼承人。

由於朱瞻基的名分早就被朱棣定了下來,他的皇位繼承人名位十分穩固,因此朱高熾的另外兩位嫡子朱瞻墉和朱瞻墡自幼就對皇位不抱有太多想法。

朱瞻墉爲人忠厚,待人寬和,對父母極重孝義,不過他的能力卻比較平庸,雖然人品很好,是個老實人,但缺乏機智和主見,因此朱瞻墉在政治上沒有太大作爲,在歷史上給人留下更多的是寬厚親王的形象。

相比於朱瞻墉的寬厚老實,朱瞻墡也是如此,只是朱瞻墡比哥哥朱瞻墉更加有才能,更加機智。朱瞻墡既有朱瞻墉的寬厚,又有大哥朱瞻基的才能,因此朱高熾夫婦也非常喜愛朱瞻墡。

朱棣去世朱高熾繼位之後,他冊封嫡長子朱瞻基爲皇太子,並將自己其他的兒子也全部封王,朱瞻墡被封爲襄王。分封諸子之後,朱高熾爲了鍛鍊朱瞻基獨立處理政務的能力,他決定派朱瞻基以皇太子身份去南京監國。

當時朝廷羣臣都勸阻朱高熾派太子朱瞻基赴南京監國,但是朱高熾始終認爲只有朱瞻基離開自己才能真正得到歷練,因此他堅持派朱瞻基去南京,就這樣朱瞻基到了南京。

不過朱高熾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壽命會這麼短,他只當了十個月的皇帝就駕崩了,朱瞻基到南京屁股還沒坐熱,老爹朱高熾就駕崩了。

朱瞻墡有三次機會與皇位擦肩而過 皇帝爲什麼一點也不懷疑他

朱高熾去世得很突然,他死了不要緊,但是當時的局勢卻變得複雜多變起來,要了解當時朱瞻基在南京,而大明代的首都早在朱棣時期就已經遷到了北京,一南一北在那個時代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抵達,而朱高熾的兩個弟弟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都是野心勃勃,朱高煦更是想暗殺朱瞻基趁亂謀朝篡位。

當時大明代的都城北京無主,而皇位繼承人朱瞻基還不在北京,因此局勢十分不利,大有處理不好就要使國家陷入動亂的態勢。這時候朱高熾的妻子張皇后挺身而出,張皇后爲了防備朱高煦和朱高燧圖謀不軌,她禁止任何人對外宣佈朱高熾的死訊,祕密派人去南京把朱高熾駕崩的消息報告給朱瞻基,並讓朱瞻基儘快祕密回京繼位。

同時張皇后又擔心京城無人主事,於是以朱高熾的名義對外宣稱自己重病在身,特命襄王朱瞻墡爲監國,戶部尚書夏元吉輔政。

張皇后之所以選擇小兒子朱瞻墡監國,就是因爲她十分了解朱瞻墡爲人寬厚且還頗有才智,因此才命朱瞻墡監國。

這是朱瞻墡第一次監國,也開創了明代歷史上第一次藩王監國的特例,由於當時朱瞻基沒有正式即位,他的身份是太子監國,而朱瞻墡的身份是襄王監國,這也是明代歷史上唯一一次同時在南北二京出現兩人監國並存的局面。

雖然以藩王身份監國,但是朱瞻墡很明智,他了解自己離皇位越近越容易受到哥哥朱瞻基的猜忌,因此當朱瞻基安全抵達北京之後,朱瞻墡爲了打消哥哥的顧慮,他第一時間帶着滿朝文武大臣跑出老遠去迎接哥哥朱瞻基回京。

在見到朱瞻基第一面之後,朱瞻墡立刻給朱瞻基跪地磕頭交還監國權力,並且懇請朱瞻基儘早登基即位以安天下之心。

朱瞻墡如此誠懇亦或者說是裝慫的表現讓朱瞻基十分得滿意,因此朱瞻基繼位之後也沒有立刻讓弟弟朱瞻墡赴封地就藩,朱瞻墡也因此繼續留在京城。

朱瞻基的繼位引起了叔叔朱高煦的不滿,朱高煦決定效法老爹明成祖朱棣再來一次“靖難之役”篡侄子的皇位,朱高煦在山東起兵叛亂的消息讓朱瞻基十分震怒,重臣夏元吉極力主張朱瞻基御駕親征,於是朱瞻基決定親自帶兵平定叔叔朱高煦的叛亂,可是他帶兵出征的話,京城的大小事務誰來決策?

朱瞻墡有三次機會與皇位擦肩而過 皇帝爲什麼一點也不懷疑他 第2張

要了解當時朱瞻基尚未生育子嗣,他的兒子“大明戰神”明英宗朱祁鎮是在朱高煦叛亂被平定之後第二年纔出生,沒有兒子留誰監國,於是朱瞻基就想到了弟弟朱瞻墡,畢竟朱瞻墡此前監國就讓朱瞻基十分滿意。

因此朱瞻基御駕親征期間特命弟弟朱瞻墡留守京城監國,當然,他也不是完全相信朱瞻墡,他還特意讓二弟鄭王朱瞻埈協同監國,不過即便如此,朱瞻基在明代歷史上也算是對弟弟朱瞻墡十分信任了。

要了解朱瞻墡有着嫡子身份,還曾經監國一次,距離皇位已經很近了,而朱瞻基並沒有因此猜忌弟弟,還能再次對他委以監國重任,可見他還是比較信任弟弟朱瞻墡。

朱瞻墡也很完美地完成了朱瞻基託付的二次監國重任,朱瞻基平定朱高煦叛亂之後,朱瞻墡又是誠惶誠恐交還監國權力,並且主動申請赴長沙府就藩。

不過朱瞻基卻對朱瞻墡頗爲挽留,一直到宣德四年(1429年)朱瞻墡才赴封國長沙府就藩。

朱瞻墡這兩次監國可以說都是在大明代動盪之際,他並沒有趁機謀圖皇位,而是老老實實完成了監國重任,因此他哥哥朱瞻基纔沒有猜忌於他。

朱瞻墡三次有機會繼承皇位卻獲得了侄子朱祁鎮的信任和禮遇

朱瞻基在位十年雖然很有作爲,但卻英年早逝,宣德十年(1435年)38歲的朱瞻基去世,臨終前朱瞻基遺命母親張太后有權處置國家大事

在朱瞻基去世時他的長子也就是太子朱祁鎮年僅9歲,太子年幼,主少國疑,當時朝廷上下紛紛議論認爲幼主不可繼位,甚至有朝臣建議張太后以太后懿旨讓年長且素有賢名的襄王朱瞻墡繼位。

不過朝臣們的這些建議都被張太后否決了,張太后在朱瞻基駕崩後,在大殿朝會上當着衆朝臣的面指着年僅9歲的朱祁鎮說:“此乃新君,衆臣速速朝拜。”

因此年僅9歲的朱祁鎮才得以順利繼位,是爲明英宗。他繼位後尊祖母張太后爲張太皇太后,尊生母孫皇后爲孫太后。

朱瞻墡有三次機會與皇位擦肩而過 皇帝爲什麼一點也不懷疑他 第3張

當時朱瞻墡早已在長沙府就藩,不過他雖身在長沙卻也對京城中的局勢時刻關心,當他得知朝臣有擁護自己繼位的呼聲,而母親張太后卻堅持擁立太子朱祁鎮繼位的消息之後,朱瞻墡爲了避免將來侄子朱祁鎮對自己有所猜忌,趕緊給母親張太后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書信,信中大意就是表達自己無心皇位,堅決贊成母親擁護朱祁鎮繼位的意思。

張皇后對於兒子朱瞻墡如此也很滿意,此後她將這封書信一直保留,並拿給朱祁鎮觀看,遵囑他將來一定要善待叔叔朱瞻墡。

這是朱瞻墡第一次被朝臣擁護,有機會繼承皇位,不過彆着急,朱瞻墡後面還有兩次機會可以繼承皇位呢。

朱祁鎮繼位之初由於年幼,因此由張太后輔政,軍國大事決策權都在張太后手中,而張太后繼續按照朱瞻基的政策路線走,重用“仁宣之治”的重臣楊士奇、楊溥、楊榮三楊等人,這使得朱祁鎮繼位之初保持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後來隨着張太后、三楊等人相繼去世,朱祁鎮也逐漸年長親政,他開始重用大太監王振,這也爲“大明戰神”朱祁鎮奠定了後來“土木堡之變”的惡果。

朱祁鎮親政後雄心壯志想效仿曾祖朱棣、父親朱瞻基那樣能征討蒙古,因此蒙古瓦剌部進貢後都會獲得大明恩賜,朱祁鎮正好想打瓦剌,因此故意減少對瓦剌的恩賜,瓦剌太師也先也就以此爲藉口進攻大明。

朱祁鎮聽聞也先率部來攻是十分高興,他早就想好要御駕親征,好能讓自己在軍事上大展拳腳,不過朱祁鎮御駕親征的想法遭到母親孫太后和衆朝臣的一致反對,但是唯有大太監王振一再慫恿朱祁鎮御駕親征,因此朱祁鎮不顧勸阻,熱血上頭,堅持要御駕親征瓦剌也先。

於是後來“大明戰神”朱祁鎮就付出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代價,在“土木堡之變”中朱祁鎮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千里送人頭,禮輕情意重。土木堡一役大明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大太監王振也死於亂軍之中,“大明戰神”朱祁鎮則被也先的瓦剌大軍所活捉。

朱瞻墡有三次機會與皇位擦肩而過 皇帝爲什麼一點也不懷疑他 第4張

皇帝朱祁鎮被敵人所活捉,這消息傳到京城立刻就引起了羣臣議論紛紛,皇帝都被抓了,那大明可就真是羣龍無首了,瓦剌大軍還馬上直逼京城,這讓大明如何是好。

因此當時朝中羣臣大致分爲兩派,一派是逃跑派,建議孫太后下懿旨遷都南京,保存實力,另一派是以于謙、王文等人爲首的主戰派,他們建議孫太后現在另立新君,並以新君名義組織大軍抵抗瓦剌大軍。

孫太后是什麼人,她是跟了朱瞻基二十來年的女人,她和她的婆婆張太后都算是大明代傑出的女政治家,她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見解和決策力,因此她聽取了于謙等人的建議另立新君,組織大軍抵抗瓦剌。

但是立誰當皇帝呢?朱祁鎮當時雖然已經生育了太子朱見深,可是朱見深當時年僅2歲,他當皇帝的話,誰又能服從於他,他也沒有不具備威信組織大軍抵抗瓦剌啊。

這時候孫太后就想到了曾經兩次監國的小叔子襄王朱瞻墡,畢竟朱瞻墡素有賢名,深得朝臣擁護,於是孫太后就派人去長沙府請朱瞻墡來京城商議如何應對瓦剌大軍,其實這一次如果朱瞻墡進京,很有可能他就會被擁立爲帝。

但是朱瞻墡卻並沒有進京,他非常謹慎也很明智,他了解這次又是找自己救火,而且朱祁鎮這屁股挺不好擦的,京城當時局勢非常混亂,萬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吃力不討好,因此他婉拒了嫂子孫太后的要求。這也是朱瞻墡第二次有機會繼承皇位,不過他出於謹慎考慮還是婉拒了嫂子孫太后讓他繼位的想法。

朱瞻墡還特意給孫太后想好了應對局勢的辦法,他建議孫太后不要另立新君,而是以朱見深爲皇太子,同時命朱祁鎮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以朱見深和朱祁鈺的名義召大軍進京勤王,然後抵抗瓦剌大軍伺機救出朱祁鎮。如果救不出來朱祁鎮的話,就讓朱祁鈺以攝政王身份監國到朱見深成年後再親政。

其實朱瞻墡的辦法也到合情合理,孫太后接到朱瞻墡的回信也覺得他說的在理,於是召于謙和王文等主戰派重臣商議,于謙等重臣認爲與其讓朱祁鈺監國,不如讓他直接繼位比監國更有號召力,因此在於謙、王文等重臣勸說下,孫太后下懿旨命郕王朱祁鈺繼位爲帝,並改元景泰,是爲景泰帝。

朱瞻墡有三次機會與皇位擦肩而過 皇帝爲什麼一點也不懷疑他 第5張

朱祁鈺繼位之後重用於謙等主戰派大臣,依靠他們組織大軍打贏了京城保衛戰,擊退了蒙古瓦剌大軍,凝聚了人心。瓦剌被打敗後,也先想修復與明代的關係,於是主動釋放了朱祁鎮。

可是朱祁鎮的身份卻變得尷尬無比,朱祁鈺已經繼位,誰當上了皇帝都不想輕易讓出來,朱祁鈺也是如此,他不希望哥哥朱祁鎮回來,但是瓦剌卻偏偏釋放了朱祁鎮,朱祁鈺也只得在表面上接納朱祁鎮歸來。

但是朱祁鈺後來把朱祁鎮軟禁起來,後來他還不顧與孫太后的約定廢除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爲太子,這讓當初擁立他繼位的孫太后和于謙等人十分失望和不滿。也爲後來的“奪門之變”埋下了伏筆。

朱瞻墡當時雖然在長沙,但是卻時刻關心着朝廷局勢,他聽聞朱祁鎮被軟禁之後,就立刻給朱祁鈺上書,以叔叔的口吻勸朱祁鈺要善待和尊重哥哥朱祁鎮,畢竟他的皇位源自於朱祁鎮,不能對其失卻恭順。

其實朱瞻墡這也是爲了朱祁鈺好,善待朱祁鎮還能幫助朱祁鈺拉攏人心,也能在天下落得一個好名聲,正所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朱祁鈺卻並沒有把叔叔朱瞻墡的話聽進去,他對朱祁鎮是越發監控嚴密。最終在景泰八年(1457年)29歲的朱祁鈺病重時,大將石亨和御史徐有貞以及太監曹吉祥在孫太后的許可下,帶兵將朱祁鎮從軟禁中釋放出來,並發動了“奪門之變”,使得朱祁鎮重新復位爲帝。

其實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發動“奪門之變”無非就是想圖擁立新君的功勞,在發動“奪門之變”前夕,他們內部就有人認爲朱祁鎮被瓦剌俘虜過,威望大損,而且他早已是太上皇,屬於過去式了,應該擁立素有賢名的朱瞻墡繼位,但是石亨等三人還是認爲朱祁鎮就在眼前比較好利用。

這也是朱瞻墡第三次有機會繼承皇位,不過這一次只是當事者的議論而已,他自己並不瞭解。

朱祁鎮復位之後立刻對朱祁鈺展開政治清算,朱祁鈺反而被他軟禁起來,之後就莫名其妙地病逝了。

朱祁鎮後來也開始對擁立朱祁鈺的朝臣進行政治清算,于謙、王文都爲此被朱祁鎮怒殺,之後朱祁鎮又想起了當時孫太后想立朱瞻墡爲帝,加之自己當初年幼繼位時就有朝臣建議張太后擁立朱瞻墡爲帝,再加上“奪門之變”前夕又有傳出建議裏朱瞻墡爲帝的消息,這讓復位之後十分敏感好猜忌的朱祁鎮對叔叔朱瞻墡十分猜忌。

朱祁鎮本來想讓錦衣衛祕密監控朱瞻墡,尋找他的過失,找藉口就把他弄死,後來這事被孫太后得知,孫太后趕緊向朱祁鎮出示了當初朱瞻墡給自己的回信,並提到當初婆婆張太后要朱祁鎮善待朱瞻墡的話。

後來朱祁鎮又從朱祁鈺那搜到了朱瞻墡的書信,這時朱祁鎮想起幼年時祖母張太后給自己看的那封書信,加上母親孫太后展示的那封書信,還有現在朱瞻墡諄諄勸告朱祁鈺要善待朱祁鎮的書信,這讓朱祁鎮大受感動,他這才明白每當自己有危難的時候,叔叔朱瞻墡都是堅持維護自己的人,因此朱祁鎮徹底打消了對叔叔朱瞻墡的顧慮。

朱瞻墡有三次機會與皇位擦肩而過 皇帝爲什麼一點也不懷疑他 第6張

於是朱祁鎮就邀請朱瞻墡進京,他想當面感謝叔叔。朱瞻墡進京之後受到了朱祁鎮的隆重寬待,朱瞻墡也當面向朱祁鎮提出了不少革新利弊的建議,都被朱祁鎮直接採納,這一次臨行前朱瞻墡最後請求朱祁鎮減少稅負,減少百姓負擔,才能讓國家長治久安,朱祁鎮對着叔叔深鞠一躬表示定當遵從。

此後朱祁鎮又再次邀請朱瞻墡赴京,這一次叔侄二人相見不談國事,只論家常,臨別之際朱祁鎮更是親自將朱瞻墡送到了盧溝橋,一路上朱祁鎮只讓朱瞻墡的馬車走在皇帝御車前面,這是完全不和君臣禮法的行爲,朱瞻墡堅持不敢走,朱祁鎮卻說:“王(朱瞻墡)德厚望尊,今日非以君送臣,乃以侄送叔,何亂之有!”

朱祁鎮這意思就是他送朱瞻墡不是君送臣,而是以侄子身份送別叔叔,因此並不亂禮法。自古以來君王都是有舅無叔,歷代皇帝寧可重用自己的舅舅,都不會重用自己的親叔叔,就因爲叔叔乃皇室血脈,對皇位有一定威脅,皇帝繼位後通常都會淡化叔侄輩分,強調君臣之禮法,而朱祁鎮能對叔叔朱瞻墡強化叔侄輩分,可見朱祁鎮對朱瞻墡是極高的信任和禮遇。

此後朱祁鎮還多次召朱瞻墡赴京相聚,朱瞻墡爲人謹慎,擔心去京城次數多了容易引起猜忌,於是此後他都婉拒了朱祁鎮的邀請,朱瞻墡不來,那朱祁鎮就只有對他大加恩賜,朱瞻墡也成爲當時受皇帝恩賜最多的藩王。

朱祁鎮還特許朱瞻墡可以帶世子率親王護衛出城遊獵,要了解自明成祖朱棣之後對各地藩王監視十分厲害,明代藩王的一舉一動都處在地方官監視之下,尤其是隨意調遣護衛出城遊獵,這可是容易被皇帝賜死的罪名,所以朱祁鎮能特許朱瞻墡帶護衛出城遊獵足見他對朱瞻墡的信任。

可以說朱瞻墡的謹慎睿智使得他能得到大侄子朱祁鎮的信任和禮遇。

朱瞻墡也有人性的陰暗一面

朱瞻墡雖然素有賢名,爲人寬厚,但是他也有人性的陰暗一面,當初朱祁鎮第一次召他進京時他感覺到了皇帝對他的猜忌,於是他在見到朱祁鎮後曾進言毀掉朱祁鈺的杭皇后陵寢。

杭皇后就是朱祁鈺立的太子朱見濟生母,朱見濟後來年僅3歲夭折,杭皇后不久也去世,她的陵寢是標準的絕戶墳。朱瞻墡認爲朱祁鈺即已被廢除帝號,而杭氏的陵寢不應有皇后規格,是僭越的行爲,因此理應廢除。

朱瞻墡有三次機會與皇位擦肩而過 皇帝爲什麼一點也不懷疑他 第7張

這一建議正和朱祁鎮本意,於是朱祁鎮下旨派士兵毀掉了杭皇后陵寢,朱瞻墡也是藉此想向朱祁鎮表示自己對他的擁護。

後來朱祁鎮去世,他的兒子朱見深繼位,是爲明憲宗。朱祁鎮雖然很信任和禮遇朱瞻墡,但是朱祁鎮死了,他兒子朱見深會對朱瞻墡態度如何,這讓朱瞻墡自己心裏也沒個數。

於是朱瞻墡又提了一個建議,那就是建議朱祁鈺的廢后汪皇后搬離郕王府,朱瞻墡認爲朱祁鈺已經去世,且沒有後人,郕王府理應被收回,汪皇后應該搬回孃家居住,這是典型踹寡婦門行爲。

但當初朱祁鈺是因汪皇后堅決反對廢除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而被廢,杭皇后取而代之,後來朱祁鈺被降爲郕王,汪皇后也被從冷宮中釋放出來成爲郕王妃。朱祁鈺死後汪皇后一心向佛,與世無爭。

直到朱見深繼位,由於當年汪皇后堅持維護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他對汪皇后是十分感激,又看她無子,因此朱見深像兒子孝順母親一般孝順汪皇后,所以朱瞻墡的提議直接被朱見深拒絕了。

朱瞻墡有三次機會與皇位擦肩而過 皇帝爲什麼一點也不懷疑他 第8張

由此朱瞻墡也看出了朱見深是位寬仁厚道的皇帝,因此朱見深必定不會對他有過多的猜忌了,他也就安心養老了。

確實也是如此,朱見深爲人寬厚仁義,對叔爺爺朱瞻墡依舊是禮遇有加,隆寵不斷,朱瞻墡也因此得享天年高手,在成化十四(1478年)朱瞻墡以73歲高齡去世,死後被朱見深追諡爲襄憲王。

朱瞻墡晚年爲了向皇帝表忠心,違背良心向皇帝提出了挖絕戶墳和踹寡婦門的建議,這也是他不得已而爲之,畢竟良心和生存面前還是要選擇後者。

寫在最後

明代官方對朱瞻墡評價非常有意思:王小心清慎,篤於孝敬,尤爲誠孝昭皇后(即朱瞻墡生母張皇后)所鍾愛。然能守禮法,遠嫌疑,故雖有異議,不爲上下所疑,卒能安榮壽考以終其天年。(出自《明憲宗實錄》)。

朱瞻墡有三次機會與皇位擦肩而過 皇帝爲什麼一點也不懷疑他 第9張

“守禮法,遠嫌疑”是朱瞻墡的一生寫照,他兩次監國,三次有機會繼承皇位,但每次他都能剋制自己的野心,所以最終才能讓自己安享晚年。

像朱瞻墡這樣傳奇的人生,多次無限接近皇位,卻能不受皇帝猜忌,還能歷經七朝六帝得享天年高壽的人在歷史上都極爲罕見,就憑這個朱瞻墡就足以堪稱明代最“牛掰”的王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