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夏朝第一位帝王大禹是憑藉治水服天下的嗎?

夏朝第一位帝王大禹是憑藉治水服天下的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禹,姓姒名禹,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中,能與堯、舜齊名的賢君,夏后氏的首領,同時也是夏朝的開國皇帝,傳說他是人文始祖黃帝曾孫的兒子,顓頊的孫子,母親是有辛氏部落的女兒,名爲女志,禹小時候跟着他的父親鯀來到中原地區,當時的皇帝是堯,而那個時候中原地帶洪水氾濫,各處的百姓都經常受到洪水的衝擊,鯀被堯封爲崇後,奉堯的命令開始治理水患,經過近九年的努力卻並沒有成功。

夏朝第一位帝王大禹是憑藉治水服天下的嗎?

網絡配圖

後來堯又封禹爲司空,並令他繼續治水,在接到堯的命令後,他立刻與益、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幫忙,充分總結出父親失敗的經驗之後,他對治水方法進行了改革,對抗洪水的辦法由原來的截堵改爲了疏通,在治水期間,他帶領百姓從西向東各處走動勘測地貌,爲了治水,禹不怕苦不怕累,費盡腦筋,經過十三年的努力後,他終於成功將中原各處的水患引入了大海,徹底消除了影響各地百姓數年的洪水災害,人們爲了感謝他,對他的稱號也變成了“大禹”,意思就是“偉大的禹”。

在他治水期間,堯將他的帝位傳給了舜,後來舜退位,又將王位禪讓給了禹,然而在舜去世之後,禹又將帝位還給了舜的兒子商均,並隱居起來,不過天下的諸侯卻都只承認他的王位,紛紛去找他,於是,在各處諸侯的集體擁戴下,禹正式登基爲皇,夏朝,由此建立。

大禹的資料

大禹,歷史上也叫作禹,他是鯀的兒子。他是夏朝的第一位帝王,他得位於舜,傳位給伯益,有說法是傳位給兒子啓,自此以後,禪位制就被繼承製取代,公天下變成家天下。夏啓得位後每年都會祭拜大禹,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後世,後來的帝王在登基的時候都會祭拜大禹。

夏朝第一位帝王大禹是憑藉治水服天下的嗎? 第2張

網絡配圖

大禹是治水德天下,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大禹得到舜的賞識,得到天下諸侯和百姓的擁戴是治理好黃河水患。上古時期,黃河水經常氾濫,危及天下百姓,每當洪水季節,到處都是災民,舜命禹和他的父親治理黃河水患,他的父親在此過程中犯錯被舜賜死,禹並沒有怨恨之心,仍然堅持治水,歷經十三年,最終疏通黃河河道,將水引入東海。其間留下“三顧家門而不入”的故事,他治理黃河水採用疏通之法,一直延用到今天。

大禹即位後,得知有些諸侯對他不滿,於是召集各位諸侯首領集聚在塗山,身穿祭祀服飾,檢討自己的過失。最終他的德行令諸侯心服口服,並恭敬地送上貢品,其中最珍貴的是青銅器。青銅器越來越多,大禹想到以前黃帝鑄造青銅器記錄功德的故事,於是把進貢的青銅器鑄成九個大鼎,九鼎代表九州,九州是大禹在治理黃河水時,勘察各地山川河流、人文風貌後劃分的九個地區,九鼎集中代表九州統一,九鼎也成爲皇權的象徵。

大禹九鼎

大禹,又叫禹、帝禹,是黃帝的後代,他的父親是鯀,他的母親是修己。他最被人熟知的就是他治黃河水的事蹟。大禹繼承父親遺志治理黃河水患,採用疏導之法,將黃河水引入大海,解決黃河水患,造福於民,被稱爲“偉大的禹”,因治水有功,舜將帝王之位傳給他。

夏朝第一位帝王大禹是憑藉治水服天下的嗎? 第3張

網絡配圖

大禹九鼎

大禹初登大位,有些諸侯王心裏不服從,他知道後召開塗山大會,向各位諸侯表明心跡,表示願意聽各方意見,改正自身缺點。他的胸襟和氣魄讓諸侯心悅誠服,自此諸侯真真正正的臣服於他。塗山大會也是標誌着夏王朝的建立和統一。

塗山大會後,諸侯國家常常進貢本國的珍貴物品到陽城(當時夏朝的首都),其中青銅器尤爲珍貴,在當時是貴族的象徵,代表權力和地位。衆多的青銅器,讓大禹產生鑄造大鼎來紀念塗山大會的想法,於是命人將青銅器鑄造成九個大鼎,一個鼎代表一個州,九鼎就是代表九州,九州是大禹依照山川地貌和人文風情劃分的九個地區。九鼎集中表示王權集中,後來九鼎成爲皇權的標誌。

大禹對人類的貢獻可謂是非常大,因爲治水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在當時簡陋的條件下,他治水十幾年,終於將黃河水引入大海,造福了黃河沿線的百姓,也爲後世帶來了治水的方法,他所築的九鼎不僅僅是皇權的象徵,也是他對天下的愛心。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