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南京下關考古新發現 疑爲明代稅關遺址

南京下關考古新發現 疑爲明代稅關遺址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京下關考古新發現 疑爲明代稅關遺址

考古現場

“下關的關,就是稅收機‘關’演化而來”。目前,南京文物部門正在對熱河路西側的一塊工地進行考古。在600多平方米的探方里,考古人員發現了古井、古磚壘砌的房址、燒黑的木樁……從目前的考古情況可以判斷,明清時期,這裏是江漫灘,而且有臨水建築。原鼓樓區文化(文物)局長趙志剛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根據考古現場以及史料推測,這裏可能是明代負責來往船隻稅收的遺址。不過,仍需進一步認證後再下最終結論。現代快報記者 胡玉梅

考古現場

明清兩代多層房基相互疊壓

熱河路西側,藍色的鐵皮圍擋內便是考古工地。兩個多月前,考古部門就進入工地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這塊地的“前世今生”也慢慢浮出水面。

現代快報記者發現,這是一個東西向的工地,被切割成很多個探方。最東面的考古探方,似乎是剛開始不久,露出大量的淤泥。往西走,就看到城磚、青石條壘砌的基礎,這些基礎縱橫交錯,上下疊壓。

細細看去,城磚有大有小,有的城磚和明城牆上的城磚相似,有的則是清代的。“這些應該是房子的基礎,因爲從古至今,這裏一直有房子,而後代不知道前代有房子,所以出現了房基相互疊壓,又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的現象。”專家介紹。

南京下關考古新發現 疑爲明代稅關遺址 第2張

七八米深的“防護堤”現身

在高高低低的考古探方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兩道從地下七八米深處往上壘砌的“堤壩”。“堤壩”中間都是水,可以看到碎瓦礫,還有很多貝殼屑。

“大壩”一東一西,相距10多米,看上去比較壯觀。東邊的“堤壩”呈丁字形,最下方是一根根木樁,木樁的直徑約20釐米。木樁的上方,是各種石頭,這些石頭比碗口大,一層層壘砌,一直到接近路面一兩米處,變成了青石板,似乎是爲了行走方便。

東西兩“堤壩”中間,豎立着一根根木樁,這些木樁深入地下,浸泡在水中。西邊的“堤壩”用彩色塑料布遮蓋着,看不真切。“這應該是攔水壩,這兩處堤壩,應該是防護堤。”趙志剛說,從考古開始到現在,他一直關注着這一處的考古,“這裏就是古河道,古河道的下邊都是淤泥、流沙層。據史料記載,古代時,這一帶江水漫灘、水道密佈,所以出現了防護堤。”

木樁燒焦,當年這裏或曾有火災

再往西走,依然可以看到路基、排水溝等建築基礎。最西邊,還有一口直徑一米左右的青磚古井。雖然歷史久遠,井中的井水依舊清澈。古井旁邊,還有幾個灰坑,疑似地窖。

從古井到防護堤一線,都可以看到木樁。有的木樁七八米深,有的露出地面二三十釐米。細細看去,每根木樁都有被燒焦的痕跡。其中多處探方壁上,還有泥土被燒成紅色的痕跡。

“你看,這些木樁肯定都被大火焚燒過。”趙志剛剝開最外層,焦黑的木炭落在手裏。這裏的木樁爲什麼會被焚燒?有可能是曾經發生過一場無名大火。

專家推測

這裏是明代船隻

稅收部門“瓦屑壩”?

“下關的關,就是稅收機‘關’演化而來。下關地區自民國前,距皇城和城市中心比較遠,靠近長江。因爲水多,船隻大批集中,形成各種市場。人多了需求也多,茶樓酒店、小旅館、小飯店林立。江面上官船、漕船、貢船、渡船來來往往,各種商船更是頻繁出入,政府於是設關收稅,什麼抽分、關、局全來了。”趙志剛找出了明代獅子山的古地圖,他向記者表示,當年從獅子山上應該能看到這樣的場景:江邊船舶桅檣林立、江中滿江帆船往來穿梭,天妃宮、靜海寺、龍江關金碧輝煌,水馬繹、龍江船廠、寶船廠………一派繁華。

趙志剛推測,考古工地當年應該是古代商船交稅的部門之一:瓦屑壩。史料上記載:古代獅子山附近,十餘里分司署綿延,而工部管轄的抽分廠設“瓦屑壩、龍江二局,官吏專掌來往船隻稅收。“瓦屑壩”一開始收竹木柴炭爲稅,以供內府及各衙門支用。後來因爲抽積數多,改收現金。

趙志剛分析說,這處古遺存有三點奇特之處。首先,從目前考古情況來看,結構複雜,房中有廊,兩邊有廂房,中間有過道,室內有井、有地窖、地基層疊,屋宇環套,總體東西走向,似乎是一個大型建築機構;其次,這裏曾經大面積過火,說明房內可能堆積大量可燃物資,比如木料、布匹、柴炭等,“史料上記載,明朝的時候,下關一代的稅收機構,確實着過一次大火,而且是毀滅性的。”最後,臨水築壩,幾次向東推移,說明水道變化複雜,抽分設關時間較長。

那麼,有沒有可能是“瓦屑壩”呢?一位考古專家介紹說,從目前的發掘來看,文化層是清代、民國的,似乎還沒有推進到明朝。“其實,我們也很希望找到證據,所以,正在向南、向東、向北,擴大考古面積。這位考古專家介紹,如果是“瓦屑壩”這樣的機構,在古代應該比較“高大上”。不過,在考古臨近結束的時候,他們會召開專家論證會,看看這裏的“前世”究竟是什麼。

新聞辭典

竹木抽分廠“瓦屑壩”局

竹木抽分作爲明代的一項經濟制度,源於先秦時期的“關市之徵”,初步形成於唐代,到元代正式成爲一項固定的稅收制度——隸屬於戶部的竹木課。明朝的抽分基本上沿襲了元朝的制度,並陸續設立了十五處竹木抽分廠局。所不同的是,元代的“竹木課”隸屬於戶部,而明代的竹木抽分則由工部來管理。明朝南京抽分廠局,設龍江、瓦屑壩兩局,專掌其司。

明代的竹木抽分稅率爲十分之一,抽分物料的用途主要是“供內府及各衙門支用”。明代的竹木抽分在成化年間開始折銀,這是因爲竹、木、柴、炭等物料的抽解太複雜,而且軍民負擔過重,折銀之後,商人只需向抽分廠繳納足額的稅銀就可以過關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