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間冷暖 > 科學探索 > 重慶主城首次發現古代冶鐵遺址 爲宋末明初遺物

重慶主城首次發現古代冶鐵遺址 爲宋末明初遺物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在宋末明初,重慶人就在主城開始用礦石打造鐵器。近日,記者接文物志願者消息,並從九龍坡走馬鎮當地政府部門得到證實,今年4月,當地政府在文物工作者的配合下,在走馬鎮魚脊溝一帶,新出土大量古窯址,其中首次發現主城重慶古代冶鐵遺址。

  鍊鐵爐深約4米,還制過瓷器

記者看到,在走馬鎮魚脊溝發現的兩個冶鐵窯址並列埋在山坡上一處民宅斜對面的山包之中,背靠一片竹林。由於連日的陰雨天氣,考古工作者現場暫時只保護性發掘了其中一個冶鐵窯址。

記者發現,當地考古工作者挖出來的冶鐵窯址像是一個深坑,其斜半面被刨開過,口徑爲2.9米,深度達4米。坑內不同的巖頁呈不同的顏色,有青色、紅色和白色。坑裏找到了鐵礦石、鐵渣等,可以判斷出是鍊鐵所用。專家初步判斷,這兩個冶鐵窯址應是宋末明初時修建。專家判斷說,目前發掘出來的這個冶鐵窯址,很可能是“雙用”,即也用其燒過瓷器,因爲在發掘出來的冶鐵窯址旁邊除了大量的罐器之外,還曾發現明代的瓷碗。

記者瞭解到,目前在重慶範圍內,冶煉鐵器的區域主要是三峽庫區,彭水一帶,主城尚未有這樣的發現。不過,這些重慶主城的“鍊鐵爐”,規模有多大,還需要進一步進行證明。

重慶主城首次發現古代冶鐵遺址 爲宋末明初遺物

  附近還有高達9.8米石灰爐

事實上,在走馬鎮魚脊溝附近,還有大量古窯遺存。

隨着當地村民的指引,記者在“冶鐵爐”下方約15分鐘路程的位置處,找到了一個巨大的石灰窯爐,高達9.8米,宛若一個龐然大物,巍然壯觀,但因淹沒在大量林木之中,如果不仔細尋覓很難發現。

記者觀察到,這一石灰爐是由衆多石塊堆砌而成,下寬上窄,前方已經坍塌了一部分。記者從走馬鎮政府獲悉,因爲是雨天,所以不敢輕易發掘石灰爐,擔心坍塌,但根據之前的觀測,這一石灰爐的年代比冶鐵爐略晚,應該是清代。目前,相關部門並未發現火門和其他文物,必須等待考古部門的進一步工作。

記者發現,就在“冶鐵爐”和石灰爐中間,有大量的煤灰沉澱。覆蓋面積大約40平方米,這也說明六七百年前,魚脊溝是個大冶練作坊。

  有水有風,所以古人在這裏鍊鐵

魚脊溝發現的古窯遺址羣坐落的位置,三面環山,前方有一個豁口,成爲天然的吹風機,可以爲冶鐵爐和石灰爐供風。羣山之中常有流水,蓄成水池,爲冶鐵燒瓷提供水源。記者觀察到,現在“冶鐵爐”的右側就有一個池塘。山林中茂密的樹木爲冶鐵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附近還有大量的挖煤窯洞存在。今年在發現冶鐵爐和石灰爐之前,考古工作者在魚脊溝也發現了一些小作坊遺蹟。去年5月份,在附近不遠的慈雲村,就發現面積約爲1000平方米的南宋時期塗山窯系窯址。

相關專家介紹說,一般的冶鐵遺址除了有煉爐之外,還有礦石加工場、高架、鼓風管殘片、水井、水池、陶窯等設施,從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冶煉系統。

專家表示,這些優勢導致了“冶鐵爐”以及大量古窯址落戶此處,也是爲何目前重慶主城之中發現的唯一一處冶鐵遺址位於此的原因。

 鐵器和瓷器造就走馬古鎮?

記者隨後從市歷史文化專家處覈實,這次在九龍坡發現的“冶鐵爐”、“石灰爐”等遺址,與成渝古道淵源頗深。

成渝古道是著名的四大古驛道之一,走馬鎮古驛道是重慶現殘留的古驛道最古老的路段。最初,這一古驛道作爲官道,是重要的軍事設施,主要用於傳遞軍令軍情和運輸軍用糧草物資。其間的驛站也爲官辦,原本只接待往來的官差和信使,後來,隨着往來古道的商旅逐漸增多,驛站周圍慢慢形成以酒店、茶館、棧房爲主的塘鋪、場鎮。於唐宋時期開始修建的成渝古道,於明清時期最爲繁榮,商旅不斷,人流熙攘,形成了著名的“五驛五鎮三街子”。

相關專家告訴記者,這次在魚脊溝發現的冶鐵爐和石灰爐屬於私營,是在走馬古鎮最爲繁榮的明代修建而成。選址在此有除了地理條件外,很大一部分是因爲成渝古道所帶來的便利交通和繁榮街鎮。冶鐵、鍛鐵,燒窯等工作完成之後,鐵器和瓷器的運輸就完全仰仗這條川流不息的道路。而繁榮的街鎮無疑爲當時的工匠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場所。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