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洋務運動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真的是魏源所謂的“以制夷”嗎

洋務運動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真的是魏源所謂的“以制夷”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洋務運動的目的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爲了富國強兵,擺脫統治危機,開始任用一批開明官員興辦洋務,利用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維護清朝統治。他們從魏源的《海國圖志》中汲取精華,以“師夷長技”爲宗旨,“西學爲體,中學爲用”爲原則,主要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等代表,前期爲自強,後期爲求富,涉及到經濟、軍事、和教育等方面,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洋務運動的真實目的是什麼,真的是魏源所謂的“以制夷”麼?

洋務運動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真的是魏源所謂的“以制夷”嗎

洋務運動

早期的洋務派並不是順風順水的,清政府內部的頑固勢力也非常強大,但是隨着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等一系列引發統治危機的事件爆發,這些頑固派漸漸處於下風,不得不默許他們的洋務運動以挽救統治危機。我們從1860年12月曾國藩的一篇奏摺中看到,他說目前借外國力量助剿、運糧,可減少暫時的憂慮;將來學習外國技藝,造炮製船,還可收到永久的利益。第二年他對上述看法加以擴充,主張購買外國船炮,錄用一批能工巧匠,先練習,然後可以製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成爲官民通行之物,那時可以剿發(指太平軍)、捻(捻軍),勤遠略,這是救時第一要務(《曾文正公全集》奏稿,第14卷,第11頁)

洋務運動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真的是魏源所謂的“以制夷”嗎 第2張

曾國藩

1862年李鴻章解上海之危,得到外國侵略者幫助訓練洋炮隊,還設立了洋炮局。因此他認爲:清軍作戰往往數倍於外敵,仍不能勝,原因在武器不行,槍炮寙濫,如能使火器與西洋相埒,則平中國有餘,敵外國亦無不足,今起重視,最後可達自主 (《李文忠公全書》朋僚函稿,第3卷)。

奕訢看到曾李兩人學習外國技術製造外國船炮,決定派官員和工匠前往學習,而且在奏摺中說:治國要做到自強,自強以練兵爲要,練兵又以制器爲先,我能自強,可以彼此相安。(《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

洋務運動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真的是魏源所謂的“以制夷”嗎 第3張

太平天國

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看出,洋務派的真實目的是什麼?曾國藩爲了平定太平天國和捻軍,李鴻章的首要目的也是“平中國”,而奕訢更是認爲採用外國技術可以鎮壓人民,維護封建統治,達到“彼此相安”。可見,洋務運動最初的真實目的並不是魏源所說的“以制夷”,而是學習西方的技術來平太平天國平捻軍,由此也能窺見兩次鴉片戰爭帶來的列強的威脅遠遠沒有引起統治者對於最大危機的敏感,反而認爲可以學習西方技術來與列強交好,繼而平定國內動亂,維護統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