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據媒體報道,近日考古人員在河南信陽的楚墓中,發現了幾個裝有牛前肢骨的大鼎。對先秦用鼎的烹飪方式稍有了解,便可知這原是一鍋肥美的牛肉湯。當然,“鐘鳴鼎食”的貴族式享受,亡故之人自然不可能真正享用到,今天的人也只能對着幾根牛骨頭想入非非,去腦補當年那“原來的配方,原來的味道”了。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近日河南信陽楚墓出土的牛肉湯

作爲“馬斯洛人類需求層次”中基礎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食物,以及圍繞食物的探討,一直爲人所喜聞樂見。

古人吃什麼?今天人們常吃的食物始於何時,源於何地起,又如何傳播,製作技法如何演進?

對這些饒有趣味話題的探討,大多隻能依賴傳世文獻資料的記載和出土的盆盆罐罐去推測考證——相對於炊具餐具,具體的食物由於非常容易腐爛,保存條件實在苛刻。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第2張

呼吸、水、食物、睡眠、分泌、性被劃分爲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生理需求

不過,得益於天時地利,有幸保存下來的“文物”食品,也時有所聞。這些躲過歲月摧殘的寶貝,在給人以驚喜的同時,還常附帶一些背離常識的歷史信息--比如餃子的起源。

精細麪食西方來——新疆出土的餃子餛飩和花式糕點

“中國古代的小麥種植,世界上相對較晚,以至於麥字(麥)的寫法都是”來歺“,古音讀爲”來“,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外來的食物“或者”來自遠方的食物“。

而小麥的加工技術,也就自然而然長期處於欠發達的原始狀態了:將麥粒直接煮成麥飯食用,口感之驚悚,可想而知--甚至遠遠不及今天西方人愛吃的麥片粥,畢竟那些燕麥是通過碾制和烘焙的半熟食材。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第3張

自治區博物館陳列有吐魯番出土的唐朝的饢(“胡餅”),說明在兩千多年前吐魯番人就會做精細美味的饢了

兩漢之交,隨着轉輪磨的引進,終於帶來了小麥加工技術的重大革新--制粉技術的突破,使得精細麪食得以出現。所謂的”胡餅“、”湯餅“,經中亞傳入內地,極大的豐富了中國人的主食選擇,被某些學者稱爲”中國飲食文化的第三次重要突破“。

不過,像餃子、餛飩這類較爲複雜的”小麥麪粉有餡類“食物,其傳播路徑卻長期不明,雖然中國內地和中亞地區都有類似的食物,但孰先孰後,頗難釐清。20世紀50年代,在新疆阿斯塔納地區的魏晉至初唐俄墓葬中出土了一批保存非常完好的食物,爲解答這一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第4張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第5張

新疆出土的餃子

如圖所見,得益於新疆地區特殊的乾燥氣候,使得這批出土食物極爲完整,餃子質地爲小麥麪皮,長約5釐米,中寬1.5釐米;餛飩也是小麥麪皮包制,長3釐米,寬1.9釐米,形狀類似蘇式餛飩。

與今天中國南北各地的餃子、餛飩相比,這批出土食物無論在形狀上還是做法上都幾乎毫無二致。結合與食物出土地相鄰的敦煌文書記載可知,這種餃子類食物,當時被稱爲”畢羅“,和它的主要原料麥子(來子)一樣,明顯是個的外來詞,可能源於伊朗語的pilaw。由此可以推斷,餃子和餛飩也是經中亞、新疆傳入中國腹地的域外食品。

除餃子、餛飩外,新疆阿斯塔納地區還出土了各式異常精美的花式麪食點心,這些點心無論是捏製,還是模壓,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有些種類從外觀上看與現在的廣式月餅、京江臍極爲相似,這無疑又爲內亞地區與東亞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明證。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第6張

唐代新疆地區出土的“月餅”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第7張

唐代新疆地區出土的“京江臍”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第8張

現代的京江臍,又叫老虎腳爪

其實無論起源於何處,只要放下某些無謂的民族情緒,餃子、點心這些喜聞樂見的美食,帶給人的無疑都是身心的愉悅。

不過也有一些出土食物,則多少讓人有些揪心。

祖先本是食人族——河姆渡遺址出土嬰兒頭骨

中國曆代史籍中,最讓人驚恐的字眼,可能是”XX年,大飢,人相食“,”XX年大旱,民易子而食“之類,史官看似波瀾不驚的文字底下,透露出的信息則是:這片土地上,人間地獄景象幾千年來的不斷上演。

一旦餓極了,別說人肉,連觀音土都吃,然而終究是爲了活命的被迫行事,沒人會承認自己愛吃人肉。

不過,從考古證據上看,中國人的祖先河姆渡人,卻很有可能是不折不扣”愛“吃人肉的”食人族“。這也並不丟人,近現代以來還屢有原始部落被發現有吃人習俗,而在史前,這很可能是一種常態。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第9張

塔納島吃人盛宴

1973年,在浙江餘姚河姆渡地區,發掘出一處新時期時代的古人類遺址,經過考證,其最深的第四文化層距今已有6000-7000年。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搗鼓和家畜遺骨,表明當時的祖先們已經掌握了水稻種植技術和家畜馴養技術。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第10張

河姆渡人復原像

河姆渡遺址的食物出土可謂是異常的豐富,除了稻穀和獸骨,還出土了大量的”副食品“,如菱角、蓮藕、小葫蘆、酸棗、芡實和一些蔬菜。小菱角多掰爲兩半,可見是吃完後丟棄的。這些食物很多都被盛放在陶製的容器中。

不過,在這些陶製食物容器中還有令人恐怖的發現--人肉。在一個容器的底部,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個薄薄的頭骨,經過鑑定,應該是嬰兒的顱骨。因爲與一堆魚骨頭一起被發現,毫無疑問,這是吃食。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第11張

美洲土人的人肉盛宴

從出土來看,河姆渡人的食物供應還算豐富,當地又是魚米之鄉,出產富饒之地,似乎並沒有同類相食的必要。因此,吃人很可能是一種宗教祭祀。由於當時的嬰兒死亡率極高,據此我們可以大膽猜測,把死去的嬰兒吃掉,是一種厭勝巫術,爲的是祈求後續嬰兒的存活。

得益於特殊的保存時機和保存環境,國外也曾發掘出不少的古代食物。龐貝古城由於突如其來的災難,完美封存了古羅馬人的生活場景,因而食物遺存尤其豐富。這些食物遺存中最常見的,則是麪包。

古城劫難遺珍饈——龐貝古城的麪包文物

現代的酵母發酵麪包,最早出現於古埃及。到了歐洲古典時代,麪包的種類已經非常豐富。古希臘人常以大麥麪包爲主食,小麥麪包相對則是奢侈品。當時的雅典很早就出現了職業麪包師。與古希臘類似,羅馬人也常以麪包爲主食,據時人記載,當時的羅馬人吃麪包、蛋糕和餅乾,市場上還常見蜂蜜油脂麪包和罌粟仔蘑菇型麪包。

這些”空洞“而枯燥的文字記載,因龐貝古城遺址豐富的麪包遺存而得以印證。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第12張

龐貝古城出土的麪包

上圖所示的這塊麪包能夠保存下來,要歸功於公元79年降臨在龐貝城頭上的天災--維蘇威火山噴發。連續幾晚世紀末日般的災難,讓小城的數千居民連同他們的生活場景,被完整埋沒在火山灰裏。這塊麪包很可能剛剛出爐,正要在第二天被售賣給市民,成爲他們的一日三餐,然而卻陰錯陽差的變成了文物。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第13張

龐貝古城發現的麪包師與他的妻子壁畫

除了極少數大富大貴之人,大多數龐貝市民並沒有設備齊全的廚房,因此,他們要到麪包烘房去買食物,這就形成了麪包社區。一個麪包社區所有成員的生存能夠交由少數磨坊和麪包坊,這無疑暗示了社會信用演化體系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層次。從某種意義上講,古羅馬這個包含了多元化的宗教、金融和市場規則的複雜文明,正是由這一個個麪包社區作爲基礎單元所構成的。

從一枚”文物“麪包中,也能解讀出一個偉大時代的文明高度。

出土文物顯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第14張

龐貝古城中發現的售賣麪包壁畫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