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長平之戰,秦趙投入兵力與損失細探究!

長平之戰,秦趙投入兵力與損失細探究!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平之戰後秦國統一天下進程進入了倒計時,東方六國再無一國可單獨抗秦,甚至各國合縱亦無勝算。長平之戰作爲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持續時間之長,雙方投入兵力之巨大,損失之慘重,戰後對時局影響之深一直爲後世所和熱議。雖然記錄長平之戰的文獻不勝枚舉,當代研究討論此戰的文章也不計其數,但是專題討論雙方兵力投入和戰損的文獻卻是鳳毛麟角,筆者不才,根據掌握的資料和自己的推斷對此問題給予粗淺的研究,有不妥之處還望斧正!

長平之戰,秦趙投入兵力與損失細探究!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戰爭中的趙國由於廉頗長時間對峙,國力不濟,在與秦國的消耗戰中處於下風,且愈加不利,遂棄用偏於防守的名將廉頗,而起用主戰的趙括主動對秦發動決戰;秦國暗中換帥名將白起,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得意成功圍困趙軍四十六天,趙軍突圍失敗,最終在主將趙括陣亡後投降秦軍,秦則乘機坑殺降卒。趙國經此一戰精銳損失殆盡,從此秦國統一大業進入快車道。長平之戰趙國出動兵力太史公在《史記》中的《白起王翦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秦本紀》有多處記載,其中《白起王翦列傳》中載“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爲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爲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從上可以看出,趙軍前後投入和損失四十五萬人。秦軍投入兵力《史記》中沒有明確記載,但是根據《孫子兵法》中的“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的精神,白起縱使天縱英才,更兼地形之利,秦軍圍困四十五萬趙軍雖不要用十倍於趙軍兵力,但至少要有超過四十五萬人的兵力。因此有很多學者研究認爲秦軍兵力在五十萬到一百萬之多,更爲大衆接受的數字是秦軍六十萬人。

長平之戰,秦趙投入兵力與損失細探究! 第2張

所以筆者認爲根據《史記》記載和推斷,秦趙雙方出動兵力分別爲六十萬人和四十五萬人。但是不少人質疑《史記》的記載的準確性,的確司馬遷著《史記》是在百年以後的西漢,漢朝之前的歷史非他本人所經歷,漢前史事都是他參考以往史料典籍,記錄戰國時代主要參考《秦紀》(始皇帝焚書主要燒的是六國史料),《秦紀》作爲秦國史料雖有諱敗爲勝的毛病,但是對於長平之戰趙國的記載卻也客觀,畢竟不是記錄的是敵手而非自身,對外沒有作假的意義,即便有誇大對手實力來炫耀本國功績的嫌疑,但是根據長平之戰遺址出土的趙軍骸骨專家作出推測,趙軍損失與《史記》記錄很是接近。1998年由靳生禾、謝鴻喜兩位軍事歷史地理學家合著的《長平之戰——中國古代最大戰役之研究》一書,是現在關於長平之戰研究最爲權威的一本專著,其中很多觀點已經被普遍接受,這本書無論是考證還是實地考察都做得非常細緻,論證也讓人信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看。書中的其中一個觀點就是,長平之戰趙國損失雖然不一定有45萬,但是也不會差很多,其中陣亡25萬,投降20萬。同時秦軍也在此戰中,損失四五十萬兵力。(陣亡三十萬,受傷十幾萬)

長平之戰,秦趙投入兵力與損失細探究! 第3張

趙軍損失人數不論是《史記》記載,還是考古實證,都能說明有四十萬衆左右。而秦軍損失《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載“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按照以上討論結果秦軍兵力六十萬,那麼秦軍損失是三十萬左右,筆者也對這個數字是比較認同的。但是問題來了,前面說到““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從中得知,投降秦軍是四十萬,前後斬首俘虜四十五人,也就是說趙軍以戰死五萬人的代價殲滅秦軍三十多萬,這個明顯不符合秦軍的戰鬥力,這個疑點與“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爲二,糧道絕。”一樣令人質疑,區區秦軍三萬人就能將數十萬趙軍一分爲二,顯然趙軍也沒有那麼羸弱。因此筆者認爲趙軍戰場陣亡和投降遭坑殺人數共計四十五萬人,其中戰場損失大概有二十五萬人,投降秦軍者有二十餘萬,根據當代長平戰場遺址考察,趙軍骸骨坑非集中分佈,而是由好幾個部分組成。這也充分證明了趙軍被坑殺者不是四十多萬人。

長平之戰,秦趙投入兵力與損失細探究! 第4張

綜上所述,秦趙長平之戰雙方出動兵力分別是秦軍六十萬,趙軍四十五萬。戰場秦軍陣亡二三十萬,趙軍陣亡二十五萬人,投降二十餘萬人遭坑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