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真實的李庭芝是什麼樣的?死守孤城屢挫強敵,氣節不輸文天祥

真實的李庭芝是什麼樣的?死守孤城屢挫強敵,氣節不輸文天祥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他死守孤城屢挫強敵,氣節不輸文天祥,名氣卻差了十萬八千里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將領,一生忠心爲國,山河動盪之時勇挑重擔,以大智大勇與強敵抗衡,戰功卓著。他受奸臣陷害,雖冤屈遭貶,但國難當頭仍不計前嫌浴血奮戰,最終慷慨殉節。他和名臣文天祥一樣,有着可歌可泣的事蹟,但其名卻鮮爲人知——他就是南宋名將李庭芝,一位被人們遺忘的英雄。

真實的李庭芝是什麼樣的?死守孤城屢挫強敵,氣節不輸文天祥

李庭芝(1219年-1276年)字祥甫,隨州(今湖北隨州)人。他出生之時,家中的房樑上突然生出一朵靈芝,鄉鄰鄉里聽說之後都跑來看熱鬧。有一位老人說,庭上生靈芝,這是奇男子要誕生的預兆,李家這小子將來可不一般。聽到這話,老爹心中激動不已,於是便給這個兒子取名叫李庭芝。

後來事實證明,老人的話沒錯,李庭芝的確不同凡響。他不僅過目不忘,學習成績優秀,更牛的是小小年紀便能對問題進行深入剖析,並準確預測其發展趨勢和結果。18歲的時候,李庭芝覺得隨州知州王旻囂張跋扈,不是個善茬,隨州在他手裏,早晚要發生動亂,於是勸說家人趕緊搬走。大家將信將疑,覺得這孩子是不是腦子短路了,但架不住他一個勁兒地勸,最終還是勉強搬了家。沒想到,還沒搬走幾天,隨州就發生了兵變,滿城百姓都遭了秧。由此看來,李庭芝這小夥子真不簡單,這要是放到今天,差不多得算個半仙兒,如果開個微博,百分之百能成大V。

嘉熙末年(1240年),宋蒙戰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在蒙軍如雷霆暴雨般的打擊下,南宋政權宛如海浪中的一葉扁舟,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此時,李庭芝正準備參加鄉試,打算將來能弄個公務員噹噹,以光宗耀祖。可是,看到社稷危若累卵,他毫不猶豫地扔下了書本,前去投奔宋軍荊湖戰區司令孟珙,立志要殺敵救國、力挽狂瀾。當孟珙看到眼前這個年輕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讚歎道,我見過很多人,卻從沒有見過像祥甫這般英武的,將來他一定能夠超越我。

孟珙是誰?今天知道這個名字的人可能不多。但在當時,這個名字可是大宋的救星,是令蒙軍聞風喪膽的一代戰神,被譽爲“十三世紀最傑出的機動防禦大師”。孟珙如此評價李庭芝,足見李庭芝確實很不一般。有了孟大將軍的賞識,李庭芝便留在軍中效力,先是做孟珙的機要祕書,掌管軍中公文,後來又負責治理軍務、訓練兵丁。李庭芝練兵很有一手,他練出來的兵不僅人人精通武藝、善於騎射,對各種攻守戰法也是瞭如指掌。於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加上孟珙的舉薦,沒過幾年,李庭芝就升爲軍官,成爲了孟珙麾下的重要將領。

真實的李庭芝是什麼樣的?死守孤城屢挫強敵,氣節不輸文天祥 第2張

淳祐六年(1246年),一代戰神孟珙因積勞成疾不幸辭世。死前,他向繼任者賈似道推薦李庭芝,並囑咐道,若強寇來犯,祥甫可託大任。很快,李庭芝證明自己的機會來了。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割據山東的蒙將李璮起兵南下進攻兩淮,連戰連勝,並渡過淮河到長江北岸。由於兩淮地區距離宋都臨安較近,所以李璮南征令宋廷震動不已。新任宰相賈似道不敢怠慢,急命李庭芝率軍迎敵。當時,李庭芝因母親去世,正在家中服喪。但滿朝文武經過討論,都認爲除了李庭芝無人可敵李璮。鑑於此,宋理宗下旨,着李庭芝奪情起復。

李庭芝來到前線時,李璮已連克四城,聲勢浩大,兵鋒直指長江北岸。李庭芝瞭解完敵我形勢後,率精兵主動出擊。他將部隊分爲兩支,一支佯裝進攻李璮軍的側翼,吸引李璮分兵來救,另一支則在半途截殺救兵,圍點打援,大獲全勝,斬殺李璮數員戰將。李庭芝乘勝而進,收復失地,並連續擊敗李璮。李璮見遭到宋軍強有力的阻擊,也不願再打下去,於是便匆匆班師。

擊敗李璮,是李庭芝第一次作爲統兵主將所取得的大捷。消息傳來,宋廷上下一片叫好。不久後,兩淮重鎮揚州光復,宋理宗隨即命李庭芝兼知揚州。當時的揚州因飽受戰火摧殘,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李庭芝赴任後,立即全身心投入到揚州的重建工作中去。他興水利、重商賈、復漕運、減賦稅,使揚州的經濟狀況很快就好轉起來,揚州民衆感恩戴德,敬之如父母。他還募集流民二萬多人充實城中人口,並挑選精銳編練新軍,鞏固城防。由此可見,這位名將不僅打仗了得,爲政治民也是一把好手,可謂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堪稱文武雙全。

然而不幸的是,此時的南宋朝廷不僅每況愈下,還攤上了賈似道這樣一位奸相擅權,國勢日衰。鹹淳五年(公元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遣大軍圍攻襄陽。襄陽乃荊湖重鎮,一旦有失,則荊湖難保。戰事緊急,襄陽守軍請發救兵的文書如雪片般送至臨安,可賈似道卻統統隱匿不發,以至失去了救援襄陽的最佳時期。等到元軍把襄陽、樊城圍得如鐵桶一般,賈似道這才命宋軍前往救援。然而,面對嚴陣以待的元軍,宋軍無計可施,夏貴、范文虎等將所率的救兵連吃敗仗,損失慘重。直到這時,宋廷纔想起李庭芝,急命他就任荊湖制置大使,督師入援襄陽。范文虎聽說李庭芝要來,便送信給賈似道,眼下我已擊破元軍,取勝指日可待,李庭芝一來,豈不是要和我爭功?希望相爺不要讓我聽命於李庭芝,待我大獲全勝後,功勞全歸相爺。賈似道接信後大喜,命各路宋軍均要聽范文虎命令。范文虎每天帶着小妾在軍中尋歡作樂,對戰事無動於衷。李庭芝多次勸其進兵,都被范文虎拒絕。最後襄陽之戰,宋軍喪師失地、一潰千里。衆臣請誅殺范文虎,但賈似道卻袒護這個心腹,只把他降了一級。那失敗的責任誰來承擔?可憐的李庭芝背上了這口鍋,被撤職罷官。

真實的李庭芝是什麼樣的?死守孤城屢挫強敵,氣節不輸文天祥 第3張

德祐元年(1275年)二月,賈似道率宋軍主力在丁家洲之戰中慘敗,宋軍十三萬人馬死的死、傷的傷,南宋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沒有辦法,宋廷只好重新起用李庭芝,讓他駐守揚州。李庭芝不計前嫌,慨然赴任。當時,受到丁家洲之戰的影響,宋軍各處兵馬無不望風而逃,沒有一地堅持作戰,只有李庭芝率軍死戰,一次次擊退元軍的進攻。元軍大將阿術指揮重兵將揚州重重包圍,但不管怎麼攻打,就是奈何不了李庭芝。阿術派宋軍降將前往招降,許以高官厚祿,可李庭芝不爲所動,將勸降者砍了腦袋。一次不成,阿術再遣使者入城勸降,封給李庭芝的官也越來越大,最後竟然封到了江淮大都督,差不多和阿術平級了。可結果呢?這些個使者無一例外,都被李庭芝以叛宋之罪開刀問斬。李庭芝還拿出自己的積蓄、絲帛、酒肉犒勞將士,使人人爲之死戰。宋廷聽聞李庭芝屢退元軍,便加升其爲參知政事(副宰相)。

然而,朝廷能給李庭芝高官,卻給不了他一兵一卒的援助。李庭芝只能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浴血奮戰,揚州的局勢日益惡化。由於元軍的長期圍困,宋軍的戰鬥消耗得不到補充,揚州城很快陷入到彈盡糧絕的境地之中,最後竟然發展到人相食的地步。可即便如此,李庭芝和衆將士沒有一人投降,宋軍的戰旗仍在揚州城頭飄揚。到了第二年,南宋太皇太后謝道清向逼近臨安的元軍投降,南宋作爲一個國家政權不復存在。連國都亡了,李庭芝仍堅守揚州不降,給攻城的元軍造成了巨大損失。

不久後,南宋流亡朝廷於福州擁立宋端宗即位,並詔李庭芝率軍前來勤王。接到命令後,李庭芝激動不已,看來光復大宋的希望還在,於是他迅速行動,與大將姜才率七千兵馬南下,前往投奔宋端宗。臨行前,他留下副將朱煥守城,可沒想到前腳剛走,後腳朱煥就開城投降了。元軍拿下揚州後,全力追擊李庭芝,把他和姜才包圍在泰州(今江蘇泰州)。元軍知道李庭芝不好對付,於是就把抓到的揚州將士的妻兒老小趕到泰州城下,以動搖宋軍軍心。在元軍的心理攻勢下,宋軍鬥志全無,有人打開了泰州城門,元軍一擁而入。李庭芝、姜才率軍與元軍進行了慘烈的巷戰,力竭被俘。二人在拒絕了元軍多次勸降後,最後慨然臨刑、壯烈殉國。

真實的李庭芝是什麼樣的?死守孤城屢挫強敵,氣節不輸文天祥 第4張

文天祥留下了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由此成爲人們世世代代歌頌的大英雄。然而李庭芝的功勞和氣節絲毫不遜於文天祥,卻在今天幾乎無人知曉。這位原本是一介書生的文人,看到國家危難,毅然投筆從戎,從此之後走上了戎馬倥傯的軍旅生涯,最後成長爲上馬能戰下馬能治的傑出人才,堪稱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典範。他一生不改信念,爲了南宋的江山社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何爲忠義,值得後人欽佩。可惜的是,一代英雄生不逢時。南宋末年政局腐敗、奸佞頻出,有這樣的擎天之柱,最終卻難逃滅亡的命運,實在是可悲可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