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著名文史學家 晚清官員李慈銘簡介

著名文史學家 晚清官員李慈銘簡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慈銘(公元1830年~1894年),晚清官員、文史學家。初名模,字式侯,後改今名,字愛伯,號蓴客,室名越縵堂,晚年自署“越縵老人”。會稽(今浙江紹興)西郭霞川村人。

著名文史學家 晚清官員李慈銘簡介

光緒六年進士,官至山西道監察御史。數上封事,不避權要。日記三十餘年不斷,讀書心得無不收錄。學識淵博,承乾嘉漢學之餘緒,治經學、史學,蔚然可觀,被稱爲“舊文學的殿軍”。

人物生平

李慈銘自幼聰穎,勤思好學,博覽羣書,爲越中俊才。十二三歲即工詩韻,深受漢學大師、學正吳晴舫器重,有“越中俊才”之稱。一生仕途並不得意,11次參加南北鄉試,無不落第而歸。咸豐九年(1859)北遊京城,將捐資爲戶部郎中,不料爲人欺哄,喪失攜資,落魄京師,其母因此變賣田產以遂其志,而家道由此中落。

著名文史學家 晚清官員李慈銘簡介 第2張

同治九年(1870),41歲始中舉。光緒六年(1880),51歲始中進士,補戶部江南司資郎。他爲此特地刻了一枚履歷閒章自嘲,曰:“道光庚戌茂才,咸豐庚申明經,同治庚午舉人,光緒庚辰進士。”光緒十六年(1890)補山西道監察御史,任內巡視北城,督理街道,均盡其職。遇事敢於發表意見,也不避權勢顯貴,甚至當面折人、議論臧否,因此常常受人嫉恨,遭人詆譭。

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戰敗,聞訊憂懼,咯血而卒,時年66歲。袁行雲先生不無感慨地評曰:“其人品、詞章、學問,俱有可稱,是亦未可輕議也。”

藏書名家

喜藏書,有藏書室名“越縵堂”、“困學樓”、“苟學齋”、“白樺絳樹閣”、“知服樓”等,臥牀左右,羅列書櫃,並排盆花,自稱“書可以讀,花可以賞,二者兼得,其樂無窮”。與大學士周祖培、尚書潘祖蔭來往書信密切。其藏書不足萬卷,但以精見稱。自稱“於經史子集以及稗官、梵夾、詩餘、傳奇,無不涉獵而模放之”。僅手校、手跋、手批之書有200餘種。

著名文史學家 晚清官員李慈銘簡介 第3張

編纂有《越縵堂書目》,著錄書籍800餘種;又有《會稽李氏越縵堂書目錄》,由雲龍輯有《越縵堂讀書記》,記其閱讀書籍990餘種。藏書印頗多,自稱“書籍不可無印記,自須色、篆並臻妍妙,故選不調朱,收藏家爭相矜尚,亦惜書之一事也”。有“越縵堂藏書印”、“白樺絳樹閣清客”、“會稽李氏困學樓藏書印”、“蘿庵黃葉院落”、“桃花聖解盫”、“慈銘”朱文長方印、“霞川華隱”朱文方印、“道光庚戌秀才,咸豐庚申明經,同治庚午舉人,光緒庚辰進士”等數十枚。

其《越縵堂日記》對古籍的解釋、史料的鑑定考證、人物的評價等,有精到之評;以至本人的經歷和對清末政治事件的描述,在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爲學者所重。著《湖塘林館駢體文抄》、《白樺絳樹閣詩初集》、《重訂周易小義》、《越縵堂詞錄》、《越縵堂經說》、《柯山漫錄》、《後漢書集解》、《霞川花影詞》、《十三經古今文義匯正》等。所藏書於1918年前後由徐惟則、後裔李鍾俊整理,有書9 000餘冊,手稿10餘種;1928年售於北京圖書館。

清史文載

繆荃孫撰《清史稿·列傳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

李慈銘,字愛伯,會稽人。諸生,入貲爲戶部郎中。至都,即以詩文名於時。大學士周祖培、尚書潘祖廕引爲上客。光緒六年,成進士,歸本班,改御史。時朝政日非,慈銘遇事建言,請臨雍,請整頓臺綱。大臣則糾孫毓汶、孫楫,疆臣則糾德馨、沈秉成、裕寬,數上疏,均不報。慈銘鬱郁而卒,年六十六。

慈銘爲文沉博絕麗,詩尤工,自成一家。性狷介,又口多雌黃。服其學者好之,憎其口者惡之。日有課記,每讀一書,必求其所蓄之深淺,致力之先後,而評騭之,務得其當,後進翕然大服。著有《越縵堂文》十卷,《白華絳趺閣詩》十卷、《詞》二卷,又《日記》數十冊。弟子著錄數百人,同邑陶方琦爲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