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武則天爲什麼沒有皇帝的“廟號”?“武則天”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武則天爲什麼沒有皇帝的“廟號”?“武則天”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則天爲什麼沒有皇帝的“廟號”?“武則天”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歷史上的很多皇帝都是有廟號的,後世人在稱呼他們的時候,就可以用他們的廟號來進行稱呼,大家也都知道說的是誰。但是也有一些皇帝死後並沒有廟號,其中就包括唯一的女帝武則天。我們現在稱呼武則天的稱呼很多,但是卻沒有像“唐太宗”“唐高宗”等等這樣的廟號,這是爲何?武則天死後爲什麼沒有人給她上廟號呢?

武則天爲什麼沒有皇帝的“廟號”?“武則天”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武則天無廟號,因爲皇帝纔有廟號,武則天臨終前被迫退位,最後是以皇后的身份過世的。

她死後她的兒子不承認她是皇帝,因此只有諡號,諡號是除了皇帝之外很多人都有的,諡號爲則天大聖皇后,後來在李隆基時期改成則天順聖皇后。

“武則天叫什麼?”這個標題看起來很矛盾,都叫她武則天了,怎麼能說沒名字呢?還真是這樣。武氏(公元624年2月17日——公元705年12月16日)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統女皇帝,是一個“前無來者後無古人”的帝王。14歲進宮,67歲即位,壽終82歲,是即位年齡最大,也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武氏在位15年,實際掌權45年。她以後的唐朝皇帝有把她納入唐代帝王體系的,也有把她算入后妃體系的。經過時間的洗禮,人們還是把她定位爲這樣的一個唐朝皇帝。所以漢朝因爲王莽分西漢東漢,唐朝不因武氏分前唐後唐。30多年來,根據武氏的傳奇一生,演義和改編而來的影視劇不下幾十部,先後有馮寶寶、潘迎紫、劉曉慶、范冰冰、劉嘉玲、殷桃等等影星飾演過武則天。使得一代女皇成爲了家喻戶曉的名字。

武則天爲什麼沒有皇帝的“廟號”?“武則天”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第2張

1985年,臺灣的中國電視公司(CTV)出品的由潘迎紫主演的電視連續劇《一代女皇》(又名《一代女皇武則天》),是衆多影視版本中,給人印象最深的,當年上映時造成萬人空巷,很多大陸人也是從這部片中知道了——一代女皇武則天,不過這部片細說成分太大,尤其是杜撰出了程南英和明學文兩大護花使者,就別當作歷史考究了。2000年央視出品的《大明宮詞》以武則天與太平公主這一對母女一生權力和情感的矛盾爭鬥爲主線,確實有些寫實。至於2003年趙文卓和賈靜雯主演的《至尊紅顏》(又名《武媚娘傳奇》),就更別拿來說了,把武氏寫成傻白甜,簡直胡說八道沒邊了。人們常常把“武則天”當成現代人名來看待,以爲她姓“武”名“則天”。“武則天”這一稱謂有着現代人名字的實際作用,但它既非武氏所起,更非武氏生前所用,甚至在她死後的好長時間這個名字也沒有出現過。而是後人將她的“姓”和“號”組成一起構成的特殊名字。則天並不是它的本名,而是她的尊號。“則天”是武氏在退位後,她的兒子唐中宗給其上的“則天大聖皇帝”尊號。後又稱“則天后”,唐玄宗尊爲“則天順聖皇后”,後來人們很習慣地稱她爲“武則天”,這個名字也流傳最爲廣泛。在某香港電視劇裏,有過這樣的情節:武氏的爸爸喊女兒:“則天!則天!”看到這裏,不明真相的吃瓜羣衆還在猶豫,懂門道的人已經笑的合不攏嘴。

武則天爲什麼沒有皇帝的“廟號”?“武則天”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第3張

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名字至今都是謎,李治的皇后王皇后也不知道其真名。

武則天雖爲女性,而武家是名門望族,不可能不給自己的女兒取名,並且同時期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就姓徐名惠,就有名字,而且徐惠出生一個普通的書香門第的家庭尚且有名字,而武則天出生於一個封過國公的家庭,怎能不給自己的寶貝女們起個名字呢?她其實還有不少名字:武華姑、武媚娘、武珝、武曌。”實際上,武則天的稱呼如她當皇帝時的年號一樣,有時讓人搞不清,除了上面提到的5個名字外,還有“武才人”、“武昭儀”、“武明空”、“武宸妃”等稱呼。需要說明的是“宸妃”是唐高宗首創,是準備賜予她的封號,後因宸字逾越,宰相韓瑗、來濟出面反對未果,她沒能獲得宸妃的封號。《舊唐書 卷八十 列傳第三十》:“時高宗欲立昭儀武氏爲宸妃,濟密表諫曰:“宸妃古無此號,事將不可。”“武皇后既立,濟等懼不自安。”

《新唐書·則天皇后本紀》(卷四)上,開頭有這樣的一句話:“則天順聖皇后武氏,諱珝(xǔ)”。這裏明明白白地說,她叫武珝。但不論是武曌,還是武珝,都不是她開始用的真名。珝念xǔ,與旭日東昇中的“旭”是一個讀音,本意是一種美玉。武珝,相當於現在大家身份證上用的名字,應該也是後來起的。

武則天爲什麼沒有皇帝的“廟號”?“武則天”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第4張

“武則天”這個名字怎麼來的?

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公元624年——公元705年),作爲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衆人皆知的一代女皇,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罕見的奇觀,因此也備受關注。她是唐代開國功臣武士彠的次女,生於武德七年(624年)的長安古城(今陝西省西安市),母親楊氏,祖籍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

武家是世代官宦人家,到了她的父親武士彠[yuē]這一代,曾經挑擔子去各村賣過豆腐,但後來經營木材生意“因致大富”。隋大業十一年(615),隋煬帝派遣李淵任職幷州、河東撫慰大使,鎮壓今山西境內的毋端兒、歷山飛等農民起義軍。李淵初到幷州,就和“家富於財,頗好交結”的武士彠建立了關係。第二年,李淵做了太原留守,委任武士彠爲行軍司鎧參軍。當時,農民起義聲勢浩大,武士彠勸李淵起兵。李淵很高興,並且許諾,如果將來取得成功,“當同富貴耳”。由此可見他們之間的關係非同一般。

隋大業十三年初,李淵、李世民父子見隋朝大勢已去,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後,武家曾資助過錢糧衣物。618年,李淵稱帝,建國號唐,是爲高祖,對支持他起兵的功臣大加封賞,武士彠爲二級功臣,並給予他以犯罪免死的優待。武士彠以“元從功臣”身份官至工部尚書、利州都督、荊州都督,封應國公。做到“檢校右廂宿衛”即唐宮近衛軍軍官。父親的這層關係,爲後來武則天進入皇宮奠定了基礎。白壽彝因此在《中國通史》中認爲“按照武士彠的官階爵位來說,應該是屬於新升的高級士族了。所以她已不是出自庶族地主官僚家庭,而是出自由庶族地主官僚上升的士族官僚家庭”。 武士彠在貞觀九年(635年)逝世後,她才十二歲。她的堂兄武惟良、武懷運及武元爽等落井下石,對其母親楊氏失禮。不久,她隨母親從荊州搬回長安居住。武氏得勢後,堂兄武惟良、武懷運就被嫁禍毒害魏國夫人斬首了。武元爽被流放死於途中,古代流放偏遠的地方,路途遙遠,可謂九死一生。當然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