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說統治唐朝文壇三十年,爲何不出名?

張說統治唐朝文壇三十年,爲何不出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張說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張說,有的人讀爲張shuō,其正確讀音應爲張yuè。很多人對他不瞭解,但是有一個關於他的軼事,流傳很廣:與他同時代的詩人王灣《次北固山下》詩中有兩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時爲宰相的張說極度讚賞,把這兩句親自書寫懸掛於宰相政事堂上,作爲文人學士學習的典範。相對文學成就而言,可能張說的政治才華更值得大書特書。

張說統治唐朝文壇三十年,爲何不出名?

公元689年,剛滿二十歲的張說參加制科考試,張說的應對排名第一。武則天授任他爲太子校書,後任左補闕。公元703年,他因不肯和張易之同流合污陷害宰相魏元忠,被陷害流放欽州。唐中宗復位之後,他被召回,官任兵部侍郎。唐睿宗繼位(710年)之後,因審判李重福謀反一案有功,被任命爲太子李隆基的侍讀,第二年,被封爲宰相。712年,李隆基繼位,由於太平公主幹政,張說被罷相,713年,唐玄宗誅殺太平公主,張說復相位。但不久又在和姚崇奪權鬥爭中失敗,再次被罷相貶出京師。

張說在外任十餘年間,曾任朔方節度使,平定了突厥降將康待賓及餘黨的反叛,屢立戰功,公元725年,再次爲相,但他脾氣暴躁,生性貪財,與諸官僚關係不睦,屢被彈劾,兩年後被迫致仕。公元730年因病離世。他的仕途雖說一波三折,卻也可圈可點。那麼文學上呢?《中國通史》這樣評價他:張說曾三任宰弼,擅長文學,一生掌文學之任三十多年,有助成文治之功,也頗有武略,可謂文武兼資。唐玄宗曾贊他“道合忠孝,文成典禮,當朝師表,一代詞宗。”

但是,對他評價再高,沒有作品來佐證,也是沒有說服力的。當然不是沒有作品,張說著有文集三十卷、《今上實錄》二十卷(與唐潁合撰)、《洪崖先生傳》一卷,並參與編修《三教珠英》。《全唐文》收錄他文211篇,《全唐詩》收錄他詩293首。可見,沒有作品一說是不成立的。其實,張說在今天少爲人知,只能歸結爲兩個原因:一是生不逢時,二是沒有名篇。放在其他朝代,憑此成就,張說也許會大放光芒。但是他生在了一個詩歌繁榮的偉大時代,大唐一朝羣星璀璨,盛唐以來,詩人如雨後春筍,紛紛嶄露頭角,寫出大量光輝燦爛、流傳後世的詩篇,才讓張說這個在開元時期出類拔萃、名噪一時的領袖人物顯得暗淡無光,不是張說不優秀,只是後來比他優秀的人太多了。

然而歸根結底,還是因爲他沒有能寫出流傳千古的名篇。可以說,張說既無名篇,也無名句,這在唐代連二流詩人都算不上。我們看看比他早的初唐四傑及陳子昂等詩人,都有流傳千古的名篇傳世,與他同時代的王灣,雖然只有十首詩傳世,但僅憑一首《次北固山下》就奠定了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僅存兩首詩的張若虛更是憑一首《春江花月夜》登上了詩壇高峯。比他稍晚的張九齡一首《望月懷遠》,流芳千古,更不要說隨後的盛唐詩壇那些大咖了。

張說統治唐朝文壇三十年,爲何不出名? 第2張

沒有名篇,如果有名句,也是會讓人記得的。唐初詩人劉希夷,應該說並不是很出名,但是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讓人記住了上千年。今天之所以還有人提起翁宏這個名字,還不是因爲他寫出了“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樣的千古名句。張說呢,好像沒有能夠傳世的名句吧。文章呢,至少我們今天在《古文觀止》中見不到他的作品,所以,他的散文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是排不上號的。這也難怪後來“文宗”的名號被歐陽修所佔有了。如此說來,今天人們對他了解不多就不足爲奇了,他的“文宗”的稱號真的是名不符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