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兩朝的皇室貴胄李恪是個怎麼樣的人?爲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兩朝的皇室貴胄李恪是個怎麼樣的人?爲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兩朝的皇室貴胄李恪是個怎麼樣的人?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隋唐交替之時,一位有着兩姓皇室血液的皇子誕生了,這高貴的血統並沒有給他巨大的方便,相反,他的一生直至死亡,都充滿着悲劇色彩。這位皇子就是李恪。

李恪,字厶,出生於隋朝滅亡後的一年,也就是武德二年(619),是唐太宗李世民與楊妃的第三個兒子,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兒,在隋朝還未滅亡時是隋朝的公主,身份高貴,後來隋煬帝被殺,隋朝滅亡,她一夜之間從千金之軀淪落爲亡國公主,最後進入還是秦王李世民的府中。所以李恪既是唐太宗的兒子,同時也是隋煬帝的外孫,放在兩朝都是皇室貴胄,所以他的血統是絕對高貴的。

兩朝的皇室貴胄李恪是個怎麼樣的人?爲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那麼這位皇子悲劇的一生是因爲不受到自己的父親的喜愛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點,李世民是很喜歡這個兒子的,甚至動過要立他爲太子的心思。貞觀十七年(643),太子李承乾被廢,魏王李泰也因爲謀反之罪被囚禁,李世民轉而立了李治爲太子。但不久後,李世民覺得李治過於軟弱,擔心他不能守得住大唐江山,於是動了重立太子的心思,吳王李恪成爲他中意的人選。

《新唐書》中記載,李恪“才高辯悟”,也就是說他非常的有才華,能言善辯,悟性很強。同時也說他是“地親望高,中外所向”,意思是李恪血統高貴,而且威望很高,不管是皇室內部還是朝野上下都很欣賞他。可以說李恪在才能和威望上面完全符合一個合格的繼承人的標準。包括李世民本人對他的評價也很高,“吳王恪英果類我”,也能看出李恪是十分英勇的和李世民本人非常相像,無怪乎想將大唐江山交於李恪之手。

兩朝的皇室貴胄李恪是個怎麼樣的人?爲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第2張

不但如此,李恪還能聽取他人的意見,積極改善自我。一開始李恪十分任性,在從蜀王變爲吳王之後,被任命爲潭州都督,但是並沒有去赴任。貞觀十一年(637)李恪被罷官。罷官的原因《舊唐書》記載是因遊獵過度、損壞莊稼而被彈劾;《新唐書》記載是因爲與乳母的兒子“博簺”,而被彈劾。兩部史書產生衝突,原因存疑,但是都導致了李恪被免去安州都督,並削減封戶三百戶的結果。作爲一個皇子,這件事情的影響是相當惡劣的,雖然免官時間不長,貞觀十二年(638)李恪被任命爲安州都督,準備赴任之前,李世民寫下了一封《誡子書》,希望李恪能夠管束自己。

兩朝的皇室貴胄李恪是個怎麼樣的人?爲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第3張

《誡子書》其中所說的所說的大意爲:我是一國之君,要統治百姓;你因爲是我的兒子,地位宣和,所以讓你保衛國家。你要切記處理政務要守義,克己復禮節制慾望,面對聲色犬馬的享樂要慎之又慎。只有這樣才能讓國家堅固如磐石,外有忠君美名,內有愛國讚譽。你應該每日勉勵自己,積極進取。你將要離開了,我實在是不捨。想送你些珍奇玩意兒,可又怕讓你更加驕傲奢侈,思來想去,爲父寫下這些話來勸勉你。

在這封《誡子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作爲君王對臣子的要求,也可以看到作爲父親的溫情。李恪自然也是深受感動,學會了剋制自己,此後史書上再未見過李恪因其他過錯被罷官。可見,李恪是一個可塑之才,具備了帝王的氣度。

那麼,爲什麼最終他沒有成爲帝王呢?而且最終還被冤死。

長孫無忌,李恪的悲劇的形成與他有着很大的關係。

兩朝的皇室貴胄李恪是個怎麼樣的人?爲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第4張

首先,血統的高貴並不等同於地位的崇高。李恪的母親楊妃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個妃子,換言之,李恪只能算是庶出。要知道唐太宗在位期間,他的後宮衆人共爲他生育了十四個兒子,真正的嫡出只有長孫皇后所生的三個兒子。而長孫無忌,很明顯是支持和他同爲一家的長孫皇后的孩子。李恪當太子在他眼裏不但名不正言不順,而且還會對長孫家的勢力造成威脅。

在李世民對長孫無忌表達出想要換掉李治這個儲君,改爲李恪時,遭到了長孫無忌堅定地反對。很明顯太宗不怎麼高興,甚至直接問出了:“你是因爲吳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對嗎?”這樣的話。長孫無忌立刻否認,並且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兩個李世民不得不認可的理由。其一,太子性情寬厚,仁慈大度,能力雖然不是特別出衆但也絕對不差,是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其二,儲君關係到國家根本,隨意更改會動搖人心。這話不無道理,所以重立太子之事只能作罷。

兩朝的皇室貴胄李恪是個怎麼樣的人?爲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第5張

這件事讓長孫無忌更加堅定了要消除李恪這個最大隱患的決心。永徽四年(653)高陽公主欲計劃謀反,但事情敗露。長孫無忌找到了機會,他讓房遺愛這位貪生怕死的駙馬栽贓李恪,告訴他這樣就能活命。果然房遺愛爲保命、誣陷李恪也參與謀反。最終李恪被扣上了謀反的帽子,百口莫辯無法自證清白的他,最終悲憤自刎。

兩朝的皇室貴胄李恪是個怎麼樣的人?爲何最後被活活餓死? 第6張

李恪雖然血統高貴,但卻非嫡非長,這就限制了他未來的發展,這時候他的那一部分隋朝皇室血脈非但不能成爲他的助力,反倒成爲他的阻礙。他自身能力出衆,也受到了父親的青睞,但是卻與最大的權臣有着根本上的衝突,最後被算計,蒙冤而死。雖然後來平反,但斯人已逝,又有什麼用呢?這樣的李恪無怪乎毛主席在看完《新唐書》後爲他悲劇的一生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