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曾國藩留下的十六字家訓是什麼?曾國藩是個怎麼樣的人?

曾國藩留下的十六字家訓是什麼?曾國藩是個怎麼樣的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曾國藩是個怎麼樣的人?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但也是晚清極具爭議的人物,拋開他的功名成就,最讓人熟知的便是曾國藩的家書。他曾留下十六個字的家訓:

“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他對家人的教育與訓誡讓他的家族受益匪淺,後人也十分讚賞他的治家方略,直到現在,衆多家庭仍然在學習與踐行他的家訓。

曾國藩留下的十六字家訓是什麼?曾國藩是個怎麼樣的人?

曾國藩出生於普通的耕讀家庭,但他自幼好學,聰明且勤奮的他14歲便能熟讀讀《周禮》《史記》文選,在道光十八年(1838)中進士,開始他的仕途之路。因爲曾國藩從平民通過勤勉逐漸步入仕途,並一直穩步上升,他深知勤勉的風氣對於自己的發展和家庭的繁榮是極其重要的。所以他特別強調“勤以持家”,這裏的“勤”既是指勤儉,也指勤勉。

曾國藩一方面要求家庭成員克勤克儉,要主動參與勞動,自己做好家務,不能因身處富貴人家就安於享樂,更不能鋪張浪費。他希望家族成員能養成勤奮、勞動的習慣,因爲這對一個人的生活有巨大的影響。另一方面他要求家庭成員勤勉好學,要主動的閱讀聖賢的經典著作,學會主動學習才能走好人生路,也要求家人要養成早起的習慣,家族內萬萬不可有鬆懈之風盛行。

曾國藩留下的十六字家訓是什麼?曾國藩是個怎麼樣的人? 第2張

曾國藩提出來這些理念,要求家族長輩要勤於言傳身教,要親自教授後輩知識與道理,曾國藩自己更是一絲不苟的言傳身教。比如他的二兒子曾紀澤喜歡西方社會學,三兒子曾紀鴻則喜歡數學和物理學,曾國藩雖然對此一竅不通,但他仍盡全力去了解,給孩子一些學習心得與見解。他的兒子也是深受他的影響,常常親自教授子女英語、數學、書法等,無論再忙都會抽時間陪在子女身邊,言傳身教幫助他們成長。

曾國藩除了強調“勤以持家”,還強調“和以治家”,更是以此爲家族宗旨,他認爲治理家族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成員要謹遵人人孝悌的原則。

對父母長輩要感恩尊敬,盡贍養義務只是最基本的本分,對待兄弟姐妹要和睦友好,同輩間的和諧融洽是家族穩定繁榮的基石。在曾國藩的家書中,他寫給自己弟弟的信件爲最多,可見他對同輩間關係的重視,對家族和睦的重視。

曾國藩留下的十六字家訓是什麼?曾國藩是個怎麼樣的人? 第3張

曾國藩有段著名的評論,說家庭興旺的規律是: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傳一代就蕭條了,因爲大多是紈絝子弟;商賈之家,也就是民營企業家的家庭,一般可傳三代;耕讀之家,也就是以治農與讀書爲根本的家庭,一般可興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就是講究孝悌的、以和治家的家庭,往往可以綿延十代八代。從這段評論可以看出曾國藩對於如何治家的理念,讀書勤勉固然重要,但只有講孝悌、家庭和睦的家族才能傳承,家族才能繁榮,纔會有人才涌現。

曾國藩留下的十六字家訓是什麼?曾國藩是個怎麼樣的人? 第4張

曾國藩除了在家庭治理有自己的心得,並且身體力行一絲不苟外,在外交友處世也有自己的原則。他認爲交友要交能互相溝通建議之友,要能聽他人之意見,集思廣益從而提升自己。更認爲交友要正直,無其他不利私心,認爲交友要做到

“推誠守正,委曲含宏,而無私意猜疑之弊”

這一原則。身居高官的曾國藩認爲爲官者,要以錢少爲好,因爲做官而獲利是萬萬不可取的,更認爲做官的第一要義是耐煩,能靜心做事而不浮躁謀官是做官要遵守的原則。而在自己的功名成就上,曾國藩則用“淡”一字來闡述,認爲

“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

,富貴功名之事成立與否,多爲天意,一概一笑而過,靜心做事才爲要緊。

曾國藩留下的十六字家訓是什麼?曾國藩是個怎麼樣的人? 第5張

曾國藩的治家與處世交友理念,他言傳身教的影響着整個家族的人,在他的影響下家族後輩涌現出衆多有才能的人。其大兒子曾紀澤,爲清代著名外交家,曾先後出任駐英、法、俄大臣,在回收伊犁等外交事務上都有重要貢獻。二兒子曾紀鴻,曾任兵部武選司郎官,但不熱愛仕途而酷愛數學,而且自學成才,著有《對數評解》、《圓率考真圖解》、《粟布演草》等數學專著,爲近代著名數學家。其孫子曾廣銓任兵部員外郎,後官至外務部左丞;孫子曾廣鑾則督察院左副都御史;曾孫子曾約農,則爲教育家,後來成爲東海大學在臺覆校後首任校長。曾國藩的家訓對整個家族的影響可謂是深遠,勤勉好學的風氣一直在家族中延續,家庭團結和睦更爲人所稱讚。

曾國藩留下的十六字家訓是什麼?曾國藩是個怎麼樣的人? 第6張

曾國藩作爲晚清的重臣,或許他的從政舉措富有爭議,但他治家方略與處世之道則被衆人讚揚。和以治家、勤以持家的家訓,警醒着他自己和訓誡着後代,他的家訓現今仍有很多都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