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岳飛在大勝時被下令召回,宋高宗在想什麼?

岳飛在大勝時被下令召回,宋高宗在想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1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宋高宗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宋王朝的“重文抑武”!宋太祖趙匡胤當年在陳橋驛“黃袍加身”之後一直寢食難安,生怕當初跟着自己造反的將領們會有樣學樣……爲了徹底解決晚唐、五代以來的“軍人政治”問題,宋太祖先是接連上演了兩出“杯酒釋兵權”、解除了他認爲具有“潛在威脅”的石守信等人的兵權。繼而,宋太祖方面不斷加強禁軍實力、使禁軍相對於地方駐軍形成了絕對優勢;一方面又禁軍中不斷進行稀釋權力,製造相互牽制、權力平衡的局面。

在進行這一系列政治佈局的同時,宋太祖又人爲地提高了文臣的地位、壓制了武臣的勢力,使得文臣樞密使的權力大大增強,成爲了名義上的“國家軍事首腦”。但樞密使只有指揮調動權,卻不直接統兵;而直接統兵的將領又沒有指揮調動權,他們事實上充當了“軍事訓練部”一般的角色……如此一來,樞密使與統兵將領之間同樣也形成了一種微妙的權力平衡。而能夠將兩股權力合二爲一者,只有宋王朝的皇帝!

岳飛在大勝時被下令召回,宋高宗在想什麼?

不可否認,這種權力格局對於徹底解決晚唐、五代以來形成的“軍人政治”問題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使得宋王朝的統兵將領與軍事指揮權被人爲剝離,一旦遭遇戰事,將不識兵、兵不識將,協同配合能力大大降低,這就是爲什麼宋軍武器裝備不差、軍餉充足,在對契丹、女真的作戰中卻屢屢敗北的重要原因之一。

“靖康之變”後的宋王朝軍隊體制變化

靖康末年,女真大軍南下、貢獻汴京,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父子被俘,宋王朝(北宋)滅亡。隨即,宋王朝在各地的駐軍失去了樞密使的統一指揮調動、開始了羣龍無首的對外作戰狀態。在與女真人作戰的同時,這些正規軍又大量收編了民間武裝、私人武裝,而這些被收編的這些“雜牌軍”只識統兵將領、不識朝廷。一時間,“韓家軍”“岳家軍”“張家軍”這些稱呼出現了……大有回到晚唐、五代“軍人政治”時代的陣勢!

宋高宗趙構“另起爐竈”、即位稱帝之後,這些原本的正規軍又重新歸建、名義上恢復了宋王朝“國防軍”的地位,但軍隊統兵將領的權力卻比從前大大增強了。說得誇張一些,宋高宗能夠控制軍隊的唯一籌碼恐怕也只有軍餉了!其他全靠將領們“自覺”……當然,將領們之間的矛盾也是宋高宗可以利用的一個重要籌碼,例如後來整死岳飛的張俊,他就屬於這樣一類宋高宗可以利用之人。

宋高宗爲何一定要拿下岳飛

爲了解決這種尷尬的局面,宋高宗又重新拾起了老祖宗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伎倆,將韓世忠、岳飛、劉光世、張俊這些將領紛紛上調中央、出任高官,事實上削奪了他們的統兵之權。韓世忠、張俊是“聰明人”,既然宋高宗要收權,我們配合就是了!出身將門的劉光世則更加“聰明”,在宋高宗還沒有收權之前便開始了各種“作”、給宋高宗遞上了罷免自己的把柄。宋高宗也是相當“聰明”之人、一點就透,劉光世如此配合,總不能真罷免他呀,於是在削奪了劉光世的兵權之後,宋高宗又找理由將他封爲了雍國公,算是對劉光世“識趣”的投桃報李。

所謂“中興四將”中,唯一不“識趣”的只有岳飛。在交出兵權、出任樞密副使之後,岳飛非但沒有與宋高宗保持高度一致。在宋高宗積極與女真人議和之時,岳飛又不斷公開主張武力解決問題……如此一來便犯了宋高宗的大忌!宋高宗一個庶出的皇子、缺乏根基,他玩的就是羣臣相互牽制、權力平衡。與女真人對峙處於優勢地位時,宋高宗重用“主戰派”;與女真人對峙處於弱勢地位時,他又壓制“主戰派”、重用“主和派”。如此一來,無論是戰是和,宋高宗可以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那麼,問題就來了。宋高宗急於與女真人議和,正是壓制“主戰派”、重用“主和派”的當口,他要的就是“羣臣”支持議和。可岳飛卻在這個時候公開站出來、主張武力解決問題!這等於是直接與宋高宗槓上了……一個岳飛並不要緊,要緊的是他代表了一股勢力、一片“官意”和“民意”,如果不堅決地壓制住岳飛,宋高宗與女真人的議和將面臨來自內部巨大的阻力!爲了貫徹自己的“戰略”思路,宋高宗只能犧牲岳飛、也只有犧牲岳飛!畢竟宋高宗不能把所有“主戰派”全部剪除,否則一旦局勢大變,他又靠誰去對抗女真人?因此,只有將“出頭鳥”岳飛拿下、擺出“殺雞儆猴”的架勢,宋高宗才能平息爭議,徹底地貫徹自己的“戰略”意圖。

岳飛在大勝時被下令召回,宋高宗在想什麼? 第2張

一句“非卿不忠、非朕不明”道出了一切,宋高宗殺岳飛並不是因爲岳飛有反心、也不是宋高宗認爲岳飛有反心,僅僅是政治需要而已。說白了,岳飛只是宋高宗政治棋局中的一枚棋子,該“棄子”時宋高宗絲毫不會猶豫!這就是韓世忠怒氣衝衝爲岳飛出頭,卻被秦檜一句“莫須有”給頂了回去的原因所在。秦檜那句“莫須有”根本不是什麼“大概其有”的意思,而是“不需要有”!皇帝要殺岳飛,還需要理由嗎?想必韓世忠也聽明白了……否則,韓世忠何等身份?他既然已經爲岳飛出頭了,秦檜豈能如此輕易就將他打發了?宋高宗要岳飛死,如果韓世忠繼續鬧下去,他只能給岳飛陪葬,不是嗎?

綜上所述,駕馭一個岳飛,對於宋高宗而言並不算困難。那麼多的老將、元戎,哪個不是被宋高宗收拾得服服帖帖?問題是,岳飛在不合時宜的當口提出了不合時宜的要求。彼時的宋高宗想要在短時間內壓制住反對之聲、完成與女真人的議和,他就必須“殺雞儆猴”!而岳飛就是那隻“儆猴”的“雞”……宋高宗等不起、也不想等了。

說白了,岳飛只是宋高宗政治棋局中的一枚棋子,可韓世忠、劉光世、張俊、張浚……包括那位被人唾棄了近千年的秦檜,又何嘗不是呢?要議和就必須犧牲“主戰派”的岳飛!同樣,隆興元年宋王朝準備改守爲攻,就必須壓制“主和派”勢力。於是,岳飛被平反了、張浚被重新啓用了……宋孝宗趙昚剛剛即位、宋高宗還當着太上皇帝,沒有宋高宗的首肯,宋孝宗敢嗎?說白了,給岳飛平反實際上就是宋高宗的意思,這同樣是因爲政治需要,而不是宋高宗認爲自己當初做錯了!還是那句話——“非卿不忠、非朕不明”,一切都是政治需要。自古帝王從來就沒有道德高尚、卑劣與否,只有需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