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馬陵之戰的起因結果,龐涓是怎麼死的?

揭祕馬陵之戰的起因結果,龐涓是怎麼死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馬陵之戰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據史書記載,中國歷史上的馬陵之戰是戰國時期齊軍在馬陵殲滅魏軍的著名伏擊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著名戰例。馬陵之戰的交戰雙方分別是魏國、韓國、齊國,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國與趙國聯合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第二年,齊國齊魏王爲救韓國而派大將田忌、軍師孫臏,發兵攻打魏國。

揭祕馬陵之戰的起因結果,龐涓是怎麼死的?

魏軍雖在桂陵之戰中嚴重失利,但是並未因此而一蹶不振,而仍具有蔚爲可觀的實力。到了公元前341年(周顯王二十八年),它又窮兵黷武,發兵攻打比它弱小的兄弟之邦——韓國。韓國自然不是魏的對手,危急中遣使奉書向齊國求救。

韓國得到齊國答應救援的允諾,人心振奮,竭盡全力抵抗魏軍進攻,但結果仍然是五戰皆敗,只好再次向齊告急。齊威王抓住魏、韓都非常疲勞的時機,任命田忌爲主將,田嬰爲副將率領齊軍直趨大梁。孫臏在齊軍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戰時那樣:充任軍師,居中調度。

魏國眼見勝利在望之際,但齊國從中作梗,其惱怒憤懣自不必多說。於是決定放過韓國,轉將兵鋒指向齊軍。魏惠王待攻韓的魏軍撤回後,即命太子申爲上將軍,龐涓爲將,率雄師10萬之衆,氣勢洶洶撲向齊軍,企圖同齊軍一決勝負。

這時齊軍已進入魏國境內縱深地帶,魏軍尾隨而來,一場鏖戰是無可避免了。孫臏胸有成竹,指揮若定。他針對魏兵強悍善戰,素來蔑視齊軍的實際情況,判斷魏軍一定會驕傲輕敵、急於求戰、輕兵冒進。孫臏認爲戰勝貌似強大的魏軍完全是有把握的,其方法不是別的,就是要巧妙利用敵人的輕敵心理,示形誤敵,誘其深入,爾後予以出其不意的致命打擊。他的想法,受到主將田忌的完全贊同。於是在認真研究了戰場地形條件之後,定下減竈誘敵,設伏聚殲的作戰方針。

戰爭的進程完全按照齊軍的預定計劃展開。齊軍與魏軍剛一接觸,就立即佯敗後撤。爲了誘使魏軍進行追擊,齊軍按孫臏預先的部署,施展了“減竈”的高招,第一天挖了10萬人煮飯用的竈,第二天減少爲5萬竈,第三天又減少爲3萬竈,造成在魏軍追擊下,齊軍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

龐涓雖然曾與孫臏受業於鬼谷子先生,可是水平卻要相差孫臏一大截。孫臏根據魏軍的行動,判斷魏軍將於日落後進至馬陵(今山東郯城一帶)。馬陵一帶道路狹窄,樹木茂盛,地勢險阻,實在是打伏擊戰的絕好處所。於是孫臏就利用這一有利地形,選擇齊軍中1萬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於道路兩側,規定到夜裏以火光爲號,一齊放箭,並讓人把路旁一棵大樹的皮剝掉,在上面書寫“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字樣。

龐涓的騎兵,果真於孫臏預計的時間進入齊軍預先設伏區域。龐涓見剝皮的樹幹上寫着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點起火把照明。字還沒有讀完,齊軍便萬弩齊發,給魏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擊,魏軍頓時驚恐失措,大敗潰亂。龐涓智窮力竭,眼見敗局已定,遂憤愧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又連續大破魏軍,前後殲敵10萬餘人,並俘虜了魏軍主帥太子申。

揭祕馬陵之戰的起因結果,龐涓是怎麼死的? 第2張

孫臏其實與馬陵之戰的龐涓曾是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失去雙腳,身體殘疾,但他沒有自暴自棄,後來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爲軍師,兩次擊敗龐涓,得以報仇,爲齊國創下了霸業。後來孫臏身殘志堅的精神也得到了後世的稱讚。孫臏雖然在軍事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班固和曾鞏仍批評他鼓勵發動戰爭,最後致使社稷傾覆,國家滅亡。馬陵之戰後,孫臏去哪了?史無記載。有的說他隱居了,有的說他與田忌一起逃亡到楚國。以我之見,這二種傳說都有一定道理。我們可以從田忌將軍的去向中尋找孫臏去向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