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文秀立志反清復明,但是他爲什麼遲遲不行動?

劉文秀立志反清復明,但是他爲什麼遲遲不行動?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當一提起劉文秀總會想起電視裏面的那位,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張名振是南明政權的抗清名將,南明第一個皇帝被清軍抓獲並處死後,他擁護魯王朱以海監國,後來被封爲富平將軍,主管軍隊方面的各項事務。

順治六年(1649年),南下清軍到達浙江東部,朱以海被迫移駐到舟山羣島的定海。海島居民對明朝的政策是都很支持,朱以海到定海後,大批沿海羣衆前來投奔參軍,僅一年工夫,就有好幾萬人,形勢一派大好。

但是,在大好局面下,南明政權內部發生了內訌,一些掌握軍力部署的將領降清。這導致舟山定海被清軍攻克,大批反清人士被殺。朱以海、張名振等人被迫逃走,南下到廈門投奔了鄭成功。

當時,南明還有個永曆皇帝,鄭成功覺得自己很有實力,也根本看不上朱以海,不承認他的正統地位。他們雖然被允許留在廈門,但只與鄭成功保持着同盟關係。朱以海心灰意冷,上表還在雲南的永曆皇帝,放棄了監國名義。

劉文秀立志反清復明,但是他爲什麼遲遲不行動?

由於不受待見,順治十年(1653年)春,張名振帶着自己的人馬離開鄭成功北上,佔據了崇明島的一些地方。當時,崇明島上有個崇明城,城裏只有比較少的清軍駐守。

張名振將崇明城團團圍住,8個多月後,崇明城裏的清軍終於投降。張名振於是在崇明島站穩腳跟,各地的反清力量不斷歸附,一下增加了幾百艘船隻。不久,他們又奪取了清軍的運糧船100多艘。張名振把這些船都擴編到水師,一時間,他的水軍實力大增。

當時,南明軍隊的主力在西南地區,湖南、湖北也有不少,他們如果成功東下,兩路南明軍隊會師長江下游,將對南下清軍構成威脅,收復江南地區,恢復長江南北的統治,將有很大的可能性。於是,張名振決定,讓水師開赴長江,迎接從西南地區東下的南明軍隊主力。

張名振第一次進入長江是順治十一年(1654年)正月,他率領明軍乘船分批進入長江口。到達瓜州後,在其對岸的金山上岸。繳獲了在此駐防清軍的一些大炮、火藥和錢糧等物,還停留了兩三天。滿清江南總督一看金山失守,緊急派兵增援,但在增援清軍到達之前,張名振的艦隊已經主動撤退,回師東下了。

劉文秀立志反清復明,但是他爲什麼遲遲不行動? 第2張

這年三月底,張名振又率領水師600多艘艦船,第二次深入長江口。他們順風溯流而上,在揚州城外焚燬了給清朝效力的鹽船數百艘。清軍看他們又來進攻,急忙調兵遣將,做好攻擊準備。但張名振等人只停留了很短的時間,沒等清軍反攻,就撤回崇明島了。

十二月,張名振又率400多艘艦船溯江而上,第三次進入長江。這次他們直抵南京郊外的燕子磯,對東南地區的清軍都產生了極大震動,但他們仍然沒有等來東下的南明軍隊主力。大約在年底,他的舟師只好緩緩撤退,主動退出了長江。

回到崇明島,張名振第二年攻克了舟山,擴大了一些實力。但奪回舟山後,張名振在軍中軍中突然病逝。有人說他是被鄭成功派人毒死的,不過他的死因至今還有些爭議。但在去世前,他留下遺言,讓所率舟師均由副將張煌言統領,繼續抗清。

劉文秀立志反清復明,但是他爲什麼遲遲不行動? 第3張

聯絡東西明軍的方案,以收復長江中下游爲重點,受到很多反清復明人士的認同,張名振等水師將領都認爲這個方案可行,因此率部全力以赴。但張名振並沒有接到來自西南的部隊,精心策劃的方案無果而終,原因是西南的南明抗清主力並沒有出動。

西南明軍雖有皇帝,但實際的軍事首領是孫可望。在當時情況下,他政治野心膨脹,時刻夢想着取代永曆皇帝,不願親自統兵東下。因此,他決定起用因兵敗被撤職的劉文秀率兵去和張名振匯合。

然而,劉文秀雖然立志反清復明,卻不願意給孫可望打天下。他清楚意識到,驕橫跋扈的孫可望威脅到南明政局穩定,時刻有篡位可能。他很擔心孫可望會發動政變,於是,恢復職務後,也不打算離開,出師東伐的計劃因此擱淺。

就這樣,張名振等人翹首以昐的東西軍事主力匯合化爲泡影,奪取江南的計劃就此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