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全力支持漢武帝的竇嬰,在拿出密詔後爲何會被處死?

全力支持漢武帝的竇嬰,在拿出密詔後爲何會被處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竇嬰全力支持漢武帝,爲何在拿出密旨後被處死?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竇嬰獲罪入獄,得知好友灌夫被定罪滅族,這才幡然醒悟,自己的處境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好,他突然意識到,這一次入獄,或許漢武帝劉徹不會再支持自己。

竇嬰在身陷囹圄之時,深知處境危險,便打算拿出自己最後的“王牌”,打算自救。

漢景帝駕崩以前,曾有密詔交給竇嬰,其中的旨意內容爲“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這道聖旨的意思是說,如果竇嬰遇到什麼不方便的事情,可以隨時報告給皇帝。

竇嬰就是希望能夠利用漢景帝留給他的密旨,再見一次漢武帝,希望能漢武帝能夠重新審視這件事情。

全力支持漢武帝的竇嬰,在拿出密詔後爲何會被處死?

只不過竇嬰失望了,他不僅沒能依靠密旨逃出生天,反而因爲這道密旨葬送了性命

因爲漢朝時的密旨都是一式兩份,一份收藏在受旨人手中,另一份則存放在檔案室內,以此互爲證明。可惜的是,竇嬰的這道密旨沒能找到對應的檔案收藏版本,而一個孤本密旨,只能被稱爲“僞造”聖旨。

竇嬰欲哭無淚,明知道是王太后與田蚡背後搞鬼,卻無能爲力,只能無奈接受命運,被一個荒唐的“矯詔罪”結束一生,斬首於市。

竇嬰之死,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因爲他身爲西漢重臣,卻在沒有犯什麼巨大過錯的情況下就被以一個類似於“莫須有”的罪名處決,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即便到今天,史學界對於竇嬰的死,依然爭論不休,觀點無法形成統一。

那麼,竇嬰入獄期間,如果不拿出漢景帝遺詔,是否就可以躲過一死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爲竇嬰之死看似是因爲漢景帝遺詔,背後卻因爲漢武帝已經下定要處決他的決心,否則王太后與田蚡勢力再大,漢武帝如果願意保下竇嬰,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這也是爲什麼說,即便沒有漢景帝遺詔出現,竇嬰的仕途和性命也會戛然而止了。

漢景帝給竇嬰留下遺詔的機率大不大?非常大,因爲漢景帝一死,漢武帝劉徹繼位以後,便會形成子幼母壯的局面,勢必要面對外戚專權的情況出現,漢朝從呂后開始,外戚問題就十分突出,漢景帝在臨死之前留下遺詔給竇嬰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也非常符合邏輯。

全力支持漢武帝的竇嬰,在拿出密詔後爲何會被處死? 第2張

漢景帝爲防止王太后專權,留密旨於竇嬰,就是希望如果有一天王太后奪權,竇嬰可以像周勃一樣,撥亂反正,維護劉氏江山。

漢武帝登基以後,竇嬰確實沒有辜負漢景帝的一片苦心,他處處維護漢武帝,見到漢武帝有奪權之心,便一心幫助漢武帝,與當時勢力強大的王太后和田蚡爲敵。

有一年,黃河氾濫,洪水勢必要吞沒一些良田,預先設計的泄洪洪道,會淹毀王、田二人的田地,但是會保全更多百姓的良田,爲了保護自己的利益,王、田二人不顧百姓死活,私自改變泄洪洪道,導致大面積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對此事進行調查的重任,漢武帝便交給了竇嬰,竇嬰也盡心盡力地爲漢武帝辦事,查清了真相,也解決了泄洪事件,只不過王太后和田蚡並沒有因爲此事被扳倒,從此以後,竇嬰與王、田交惡,他們的鬥爭也進一步升級。

竇嬰不僅在行動上大力支持漢武帝,在思想上也全力以赴支持漢武帝。劉漢政權,因爲受到竇太后的影響,一直都尊崇黃老思想,而漢武帝卻主張尊崇儒術,在這一點上,漢武帝的想法受到很多人的質疑,遠不止王、田二人,竇嬰則是漢武帝在儒家思想上爲數不多的堅定支持者。

全力支持漢武帝的竇嬰,在拿出密詔後爲何會被處死? 第3張

最重要的是,竇嬰在朝中的地位一直都很高,因爲他的功勞不低,曾經與周亞夫一起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是漢景帝時期名副其實的平叛重臣。

漢武帝初期,王太后和田蚡把持朝政,漢武帝能夠得到竇嬰的鼎力支持,本應該盡力守護,爲何在王皇后對付他的時候,並沒有盡心保護,反而任其被處死呢?

竇嬰之死,其實也包含了漢武帝的小心思,在漢武帝與王太后以及田蚡爭權的過程中,竇嬰一直以來都處在一線位置,而漢武帝則處在幕後,而且漢武帝的政治覺悟要比竇嬰高太多,竇嬰是敢打敢拼,但是不分場合也不分時宜,很容易陷入被動。

比如當年晁錯提出削藩主張時,滿朝文武一時間全都禁聲,畢竟事關重大,不敢輕易表露態度也屬正常,而竇嬰卻不然,直言表示反對,“獨竇嬰爭之”。

再比如竇太后因爲寵愛樑孝王,希望漢景帝傳位給他,竇嬰一點也不給自己的這位掌權姑母面子,直接表示反對,險些斷送仕途。

“太后除竇嬰門籍 ,不得入朝請”

包括竇嬰最後一次得罪王太后和田蚡也是如此,他的好友灌夫與田蚡發生爭執後,被定爲死罪,竇嬰直接就找上王太后和田蚡,直接當面爭一個勝負,全然不顧及王太后與田蚡勢力更大的客觀事實,而漢武帝顯然沒有做好與王太后和田蚡徹底撕破臉的準備,導致漢武帝無法與竇嬰站到一起,最終只能選擇壯士斷腕,放棄竇嬰。

竇嬰還有一個很值得一說,那就是竇嬰的重義氣的性格,他爲灌夫出頭,雖然有政治原因,但是情感原因也佔相當大的比重,因爲竇嬰愛結交天下英雄,大有西漢“孟嘗君”的意思,門客極多,但是在王太后和田蚡勢力擴大以後,便很少有人與竇嬰來往了,灌夫卻一如既往與之往來。

這也是爲什麼灌夫在得罪田蚡以後,竇嬰願意拼死相救的重要的原因,因爲灌夫對他夠義氣,所以他也對灌夫夠義氣。

全力支持漢武帝的竇嬰,在拿出密詔後爲何會被處死? 第4張

但是竇嬰講義氣,結交門客,尤其是結交灌夫這種豪強門客的做法,卻與孟嘗君時期有巨大區別,孟嘗君時期,君主與孟嘗君的利益關係是捆綁在一起的,而西漢王朝是大一統王朝,並不需要這種義氣豪強人士聚集的勢力,反而會非常忌憚,擔心這樣的勢力成爲西漢的不穩定因素。

“諸遊士賓客爭歸魏其侯”

在筆者看來,竇嬰之死,雖然有竇嬰自身性格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漢武帝在關鍵時刻將竇嬰視爲一枚棄子,因爲他的“喜遊俠,結交豪強”的做法,對漢武帝未來的統治不利,如果繼續利用竇嬰扳倒王太后和田蚡,竇嬰很可能會“尾大不掉”,成爲下一個威脅所在,所以漢武帝趁機,提前做了抉擇。

如果竇嬰不拿出漢景帝的密旨,則王、田也無法置之於死地,但是問題的根本在於,漢武帝不希望在此時與王、田攤牌,所以王、田二人不會輕易放過竇嬰,至少會將他排擠出權力圈,這一點從他入獄便能看出來,如果竇嬰不是陷入絕境,也不會拿出這份密旨。

竇嬰不拿出密旨,漢武帝可能不會繼續殺他,但是卻並不能保證竇嬰不死,因爲漢武帝放過他,王、田二人也不會放過他,只要漢武帝作壁上觀,竇嬰的結局必然不會太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