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鄭莊公只能在地道中與母親相見,這是什麼原因?

鄭莊公只能在地道中與母親相見,這是什麼原因?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鄭莊公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周平王十四年(公元前757年),鄭國第二任國君鄭武公姬掘突的老婆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姬寤生,論輩分,這個孩子是鄭桓公姬友的孫子,周厲王姬胡的重孫子。

周平王二十七年(前743年),鄭武公去世,十四歲的姬寤生繼承了國君之位,史稱鄭莊公。

鄭莊公在位期間,對內重拳出擊,平定叛亂,對外手段強硬,與宋國、衛國互有徵伐,曾令周天子顏面掃地。

周平王四十九年(鄭莊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平定了同母弟姬叔段發動的叛亂,清除了國內的隱患。

對外結好齊國、魯國,征討衛、宋、陳、蔡等國,滅掉了許國,與晉文公、楚莊王並稱“春秋三小霸”。

隨着鄭國的逐漸強大,鄭莊公開始藐視周天子,傲慢無禮。

周桓王十三年(鄭莊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07年),周桓王撤銷了鄭莊公的左卿士職務,鄭莊公自此不再朝覲周天子。

不久,周桓王爲打壓諸侯的囂張氣焰,維護王室的尊嚴,親率王師及徵調的陳、蔡、衛三國聯軍,攻打鄭國。

鄭莊公率軍在繻[xū]葛(今屬河南長葛北部)迎戰,大敗天子之師,周桓王肩部受傷,倉皇逃走。

大將祝聃請求追擊,鄭莊公認爲天子的威儀還存在,不能做得太過分,於是派祭仲前往王師大營慰問周桓王。

周桓王害怕鄭國再次攻擊,於是選擇撤軍。

繻葛之戰,天子威信掃地,此後隨着秦國、晉國、楚國的興起,周王室風光不再,已然形同虛設。

鄭莊公只能在地道中與母親相見,這是什麼原因?

周桓王十九年(鄭莊公四十三年,公元前701年)五月初七日,鄭莊公辭世,時年僅五十七歲。

鄭莊公攘外安內,不失爲一代很有作爲的君主,可是他卻被污以“欺弟凌母”不仁不孝的惡名。

《左氏春秋》記載:當初,鄭武公迎娶了申國女子武姜,生養了兩個兒子,一個就是鄭莊公姬寤生,另一個是姬叔段,史稱共叔段。

鄭莊公姬寤生出生的時候,使母親武姜受到了驚嚇,於是給他取名爲“寤生”,並極爲厭惡他。

“寤生”有四種含義,其一是產婦在睡夢中產下嬰兒,醒來才發現;第二種含意是指嬰兒娩出,能夠睜眼看見東西;其三指的是逆生,就是腳在前,頭在後,也就是民間俗稱的橫生倒仰;第四種含意是嬰兒出生後不哭不叫。

從武姜“惡之”的表現看,姬寤生極有可能是“逆生”,也就是難產,給母親帶來痛苦而遭到母親厭惡。

好好一個孩子,取名叫“姬難產”,鄭武公、武姜兩口子不知是咋想的。

武姜非常喜愛小兒子姬叔段,多次請求鄭武公立爲世子,遭到拒絕。

鄭莊公即位後,母親武姜要求大兒子把小兒子封在巖邑,鄭莊公認爲虢叔曾死在巖邑不吉利爲由,不同意。

武姜又提出封在京城,鄭莊公只好同意。

姬叔段留居在京師之地,號稱“京城太叔”,在母親的慫恿下,不想着安分守己,卻一點一點蠶食哥哥的領地,勢力逐步強大。

大臣祭仲勸諫鄭莊公不要坐視不管,鄭莊公卻認爲弟弟“多行不義必自斃”。

鄭莊公二十二年(前722年),姬叔段認爲時機成熟,起兵攻打哥哥鄭莊公,而武姜扮演了爲小兒子開城門做內應的角色。

鄭莊公果斷平定了叛亂,姬叔段逃亡共國,後客死他鄉。

鄭莊公對母親的偏袒極爲氣憤,就把母親安置在城潁,發誓說:“不及黃泉,無相見也!”——不到黃泉路上,此生永不相見。

但不久,鄭莊公又後悔了。

大夫潁考叔知道這件事之後,求見鄭莊公。

鄭莊公賜給他飲食,潁考叔捨不得吃肉,把肉都留下來。

鄭莊公問:“你咋不吃肉呢?”

潁考叔回答說:“小人家有老母,吃的都是小人給她的食物,還沒吃過國君賞賜的美味呢,所以小人想帶回家給母親嘗一嘗。”

鄭莊公忽然傷感起來:“你有老媽可以送食物給她,可我卻做不到。”

穎考叔說:“怎麼能這麼說呢?”

鄭莊公就把和母親鬧矛盾的事情說給他聽,並表明自己已經後悔了。

穎考叔說:“這好辦啊!君不必發愁,可以挖地道,見到泉水爲止,在地道中和母親相見啊!誰能說您言而無信呢?”

鄭莊公於是按照穎考叔說的去做,和母親在地道見面後作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成語“其樂融融”典出於此。

鄭莊公的母親武姜也作賦稱:“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xiè xiè]!”

母子倆自此和好如初。

君子稱讚穎考叔,說他是個“純孝”的人,不僅自己孝順母親,還把這種孝道推廣在鄭莊公身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