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謀士酈食其向劉邦獻過兩條奇謀分別是什麼?爲何會被稱爲亡國之計

謀士酈食其向劉邦獻過兩條奇謀分別是什麼?爲何會被稱爲亡國之計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酈食其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說客,他好飲酒,因此自號“高陽酒徒”;

他好讀書,卻被人稱“狂士”;

他是儒生,但其策略與作爲又像極了縱橫家;

他曾向劉邦獻過兩條奇謀,一條被張良否定,稱之爲亡國之計;

另一條直接丟掉了自己的性命,而且還被丟到熱鍋裏烹殺,下場極其的慘。

他就是劉邦手下謀士酈食其,他生於魏國陳留高陽,早年愛讀書,關注各國局勢,秦滅六國後,因家境貧寒便在陳留當門吏,後來各地紛紛起義討伐暴秦,路過此地的豪傑也有不少,但胸懷大志的酈食其看不上他們,直到劉邦的到來,決定追隨劉邦,他託人介紹見到了劉邦,酈食其明知劉邦最討厭儒生,卻偏偏一身儒生的打扮去見劉邦,沒想到劉邦會拿他的帽子當尿壺,劉邦壓根沒把他放在心上,酈食其見劉邦對自己毫不在意,便誇誇而談,給劉邦分析了當今天下大事,劉邦聽後便對立即刮目相看。

謀士酈食其向劉邦獻過兩條奇謀分別是什麼?爲何會被稱爲亡國之計

酈食其爲了得到劉邦的賞識,建議留劉邦先打下陳留,陳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有着地利的優勢,並且城中還有很多的存糧,並且跟劉邦說道,我和陳留的縣令交好,請您派我到他那裏一趟,我來勸說他向您投降,他若是不聽從的話,您再發兵攻城,我在城內又可以作爲內應,劉邦聽從了他的建議,順利拿下了陳留,就這樣在劉邦手下得到了重用,此後向劉邦獻了兩大策略,這兩個大策略劉邦都準備執行,結果都被劉邦的另兩個重要手下給否定了,一個是張良,一個是韓信。

第一個策略發生在滎陽,當選那劉邦被項羽大軍團團圍困,這時候酈食其向劉邦建議平我們的實力很難打敗項羽,要派人尋找被秦所滅的六國後人,然後封他們爲王,讓他們拉起隊伍聯合對抗項羽,劉邦聽後覺得很有道理,這時候張良恰巧歸來,聽到這個消息急忙勸阻劉邦,還稱之爲這是亡國之計,他分析道,就算能把六國後裔拉起來,但將來他們能一條心對付項羽嗎,萬一將來他們勢力大了,那時候他們還會聽你的嗎,還有萬一他們臨陣倒戈投奔項羽怎麼辦,這一系列問題都沒有辦法解決,劉邦聽後晃然大悟,因此此計策沒有實行。

正如張良所說,這確實是一條亡國之際,試想如果六國真的把軍隊拉了起來,劉邦就要給他們分地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項羽在咸陽分封天下的翻版,其後的弊端顯而易見,就又會變成當下的局面,各路諸侯紛爭不斷,就算他們能夠一心擁護劉邦,劉邦登上帝位後面臨的就是要再加六個異姓王,他的江山能坐穩嗎?

謀士酈食其向劉邦獻過兩條奇謀分別是什麼?爲何會被稱爲亡國之計 第2張

第二條策略是勸降齊國,當時劉邦派韓信一路北上瘋狂搶地盤,韓信經過在井陘的背水一戰擊敗趙國,進而進佔趙地,若渡過黃河便是韓信大軍的下一個目標齊地,這時酈食其向劉邦獻計要自告奮勇去說服齊王田廣,齊國是富庶之地,兵員衆多,韓信想要拿下齊國,想來要費不少的功夫,如果能夠說服齊王歸順,那麼就可以大大的減少漢軍的傷亡,劉邦心動了,決定雙管齊下。

一方面派出了酈食其,另一方面下令韓信出兵,酈食其見到齊王之後給齊王分析了天下大勢,憑藉三寸不爛之舌順利說服了齊王,這個時候的韓信正準備進攻齊國,得知齊國正準備投奔劉邦的消息後便準備罷兵,但是他的謀士蒯通問他,漢王又沒下令讓你罷兵,那你就繼續打呀!如果罷兵那就是公然違抗漢王的命令,漢王追究起來你可承受不起,再說大將軍你在戰場上出生入死,也不過打下50餘城,他酈食其憑一張嘴就拿下了70餘城,這不是顯得我們很無能嗎,再說現在齊國對咱們毫無防備,這到手的軍功不要白不要。

就這樣韓信心動了,隨即便突襲齊國,等到齊王田廣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爲時過晚,田廣認爲酈食其是劉邦派來迷惑他的,大怒之下下將酈食其烹殺,就這樣酈食其丟掉了性命,齊國也被韓信輕而易舉地拿下,另一邊劉邦得知這個消息後大怒,大罵韓信害他背上背信棄義的罵名。

在這裏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劉邦真心採用酈食其的建議,沒打算讓韓信攻打齊國,在得知齊國歸順後下令讓韓信把兵,但由於韓信速度太快,軍令沒有來得及傳達到韓信手中,韓信便打下了齊國。

謀士酈食其向劉邦獻過兩條奇謀分別是什麼?爲何會被稱爲亡國之計 第3張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些都是劉邦的手段,酈食其只是他拋出的煙霧彈,在他得知酈食其說服了齊國後,故意沒有給韓信下罷兵的命令,目的就是想趁齊國毫無防備的時候將齊國一舉拿下,但小編更傾向於第二種說法,因爲韓信在打下齊國後,最得利的便是劉邦,雖然說齊國已經同意歸順,但歸順和收服完全是天差地別。

雖然田廣歸順了劉邦,那是因爲他聽信了酈食其的話,將來劉邦奪得天下後勢必要分他一杯羹,如果到時候再分封上領田廣不滿意,那麼田廣就存在着造反的隱患,劉邦想要一勞永逸,唯有將其拿下才能永絕後患,酈食其其實有生還的可能,那就是齊王發現韓信出兵時,逼酈食其去說服韓信退兵,但酈食其寧死不從喊出了這麼一句話,“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

前一句是站在劉邦的角度上爲了維護劉邦的做法,意思是說要想成就大業犧牲一個辯客又如何,後一句則是表示感謝劉邦的知遇之恩,劉邦稱帝后,在分封列侯功臣時很是思念酈食其,破例封其子酈疥爲高粱侯。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