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梟雄李元昊到底有多狠?他的結局有多慘?

歷史上的梟雄李元昊到底有多狠?他的結局有多慘?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李元昊的故事。

自古以來“狠”的皇帝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但作爲皇帝爲了向天下人表示自己有多麼孝順,哪怕是再不喜歡太后,也會做足表面上的功夫。這位皇帝就有點狠得出奇了,連親媽都殺,還特別喜歡割俘虜的鼻子,可惜他最後卻栽在了自己兒子手裏。

上面說到的這位皇帝就是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夏景宗李元昊,党項族人,自稱是北魏皇室鮮卑拓跋氏之後。他的遠祖拓跋思恭,因爲平定黃巢起義有功,被唐僖宗賜李姓,即李思恭,封西平王。

五代十國時期,不論誰坐擁中原之地,党項族李氏都會臣服於他們。在此期間,党項族李氏還十分謹慎地處理着與後唐、後晉、後漢等沙陀政權的關係;宋朝建立之後,他們與耶律阿保機建立的遼國、與宋朝之間都保持着錯綜複雜的外交關係。但總的來說,党項族李氏在這些政權面前還是很乖的,也正是因此,他們獲得了不少好處,也享受了安穩的生存環境。

歷史上的梟雄李元昊到底有多狠?他的結局有多慘?

這些所得的好處使得党項族李氏在經歷了兩百多年的發展之後,逐漸強大了起來。加之趙匡胤當年雖削奪藩鎮兵權,爲了安撫少數民族,對西北少數民族的政策也是非常寬容的,其中有一條便是“許之世襲”。這條政策對党項族李氏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不過,在夏州節度使李繼捧上臺後,這“許之世襲”情況發生了點變化。李繼捧因爲不能解決家族內部的矛盾,在太平興國七年(982),他率領族人入京覲見了宋朝皇帝,表示願意獻出銀、夏、綏、宥四州八縣地方。問題是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不肯入京臣服宋朝,於是藉故逃離。他們逃到了夏州東北三百里的地斤澤(今內蒙古伊克昭盟巴彥淖爾)集結了起來,經常襲擾宋朝邊境。

雍熙二年(985),李繼遷和族弟李繼衝用計誘殺了宋朝一位叫曹光實的將領,並佔據銀州,又攻破會州(甘肅靖遠)。這一舉算是跟宋朝鬧翻了。在跟宋朝鬧翻的同時,李繼遷轉頭向遼國人投降,還被其封爲夏國王。至道二年(996),李繼遷奪取了宋軍四十萬石的糧草,又派出大軍包圍靈武城。宋太宗趙光義對此非常憤恨,立即派五路兵馬攻打他的部隊,但都以失敗告終。宋太宗崩後,宋真宗即位,考慮到宋朝剛建立沒多久,打仗又勞民傷財,便決定與以李繼遷爲首的党項人議和,並且割讓夏、綏、銀、宥(陝西靖邊)、靜(陝西米脂)等地給李繼遷。這就等於是承認了西夏的地位。

李繼遷死後,他的兒子李德明繼位,李德明在外交上依舊奉行向遼、宋稱臣的原則;對內則是帝王做派,將國土拓展到了玉門關及整個河西走廊。李德明死後,他的兒子李元昊就登上了歷史舞臺。

歷史上的梟雄李元昊到底有多狠?他的結局有多慘? 第2張

李元昊繼位之後便開始積極準備脫離宋朝的管轄,他建立宮殿、設置文武大臣職位、訓練軍隊、創造屬於自己的西夏文字,又派軍隊攻打吐蕃,拿下瓜州、沙洲、肅州三地以拓展疆土。在宋元寶元年(1038),李元昊稱帝,改國號爲夏。

西夏政權建立之後,李元昊便公開斷絕了西夏與宋朝之間的使節往來,還向宋朝送去“嫚書”,指責宋朝背信棄義,挖苦宋軍腐敗無能。又借遼朝的勢力威脅宋朝,最後還表明西夏仍願同宋朝和好之意。由此可知,夏宋之間必定會發生戰爭。

事實確實如此,夏朝建立後的短短數年之內,李元昊相繼發動了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這四場戰役皆是宋朝戰敗。而在對遼國方面,李元昊在授禮法延祚七年(1044)的河曲之戰中擊敗了帶領10萬精銳部隊親自到前線殺敵的遼興宗。如此一來,西夏可謂是當時的強國了,李元昊也隨之被稱爲當世之梟雄。

不過在大敗宋遼之後,李元昊的缺點也開始漸漸顯露出來。他好大喜功、居功自傲,且開始沉迷於酒色。這就導致了西夏政權內部日益腐朽,李元昊自己也是衆叛親離。《西夏書事》記載李元昊“政尚刑誅,性耽淫,戳叛戚則弒其母,逞逆謀則殺其叔,貪好色則辱其臣之妻、奪其子之婦,三綱淪矣,國何以立?況又窮奢極欲,勞役無時,衆怨方興,子禍旋作。”身爲一國之君如此荒唐殘忍,親生母親都下得去手,兒子的妻子都搶奪,勢必招致殺身之禍。

歷史上的梟雄李元昊到底有多狠?他的結局有多慘? 第3張

在李元昊廢掉皇后野利氏,改立已經與太子寧令哥訂親的沒移氏爲新皇后之際,宰相沒藏訛龐慫恿太子寧令哥作亂。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1048),寧令哥弒殺其父李元昊,之後又被沒藏訛龐處死。沒藏訛龐擁立週歲的諒祚(李元昊與沒藏氏女子的孩子)爲帝,這便是夏毅宗。

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功成名就之後因爲自身原因導致國家朝政日益腐敗的皇帝不在少數,但像李元昊這麼荒唐殘暴的卻沒幾個,李元昊這一代梟雄的下場也是讓人唏噓;不過李元昊這一生事蹟也告訴了人們,不管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本心,不要忘記自己是這麼一路走來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