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蘇武被漢武帝派遣前往匈奴始在什麼樣的背景下?

蘇武被漢武帝派遣前往匈奴始在什麼樣的背景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蘇武。

在大秦分崩離析,六國遺民互相攻伐之際,草原上卻出現了難得一遇的天才——冒頓,不僅整合了草原匈奴各部,收復了蒙恬所奪的匈奴地,還在白登之戰中挫傷了漢高祖劉邦的銳氣,還讓劉邦在之後盡斬進言匈奴可擊的十幾名使臣,就連一向強勢的漢高後呂雉都不敢輕易得罪。高祖劉邦之後,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都依然延續着和親策略,但依然不能填滿匈奴的野心,匈奴單于屢次違背漢朝與匈奴所訂立盟約,對邊界進行侵擾劫掠活動。直到漢武帝時,漢王朝終於有了對抗的資本,雙方多次派使節互相偵察,且互相扣押使者,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蘇武被漢武帝派遣前往匈奴。

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蘇武被漢武帝派遣前往匈奴始在什麼樣的背景下?

因爲邊境之爭與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在加上敗多勝少的恥辱,西漢人民與匈奴人可謂是“死敵”,到了漢武帝時,經過前幾代的休養生息,漢人終於做好了主動出擊的準備。雖然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匈奴軍事上空前強大,但也不可避免走向衰敗,尤其是在軍臣單于死後,匈奴因爲王位之爭被漢朝抓住機會,一雪前恥。到了鞮侯單于即位時,因爲害怕漢朝起兵攻打自己,企圖與漢和解,想要將之前因爲打仗而拘留的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十餘批人釋放歸國。漢武帝也想緩和彼此關係,於是以蘇武爲中郎將,持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還攜帶大量財物以答謝單于。

但漢武帝忘記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哪怕蘇武做好了九死一生的心理準備,但他也絕不會想到這一去竟然會離家十九年之久。接受任命後,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常惠,招募士卒、斥候百餘人,與那些被扣押的匈奴使者一起前往匈奴。等見到單于,將天子賞賜的禮物送給單于後,單于越發傲慢,一改之前自己說的“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的卑躬屈膝。“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因爲漢天子一時的仁慈,讓兇狠的匈奴再次展現他們的獠牙。

二、禍起蕭牆,寧死不屈

就在蘇武來到匈奴時,由緱王與虞常等謀劃的叛亂也在進行,他們暗中策劃綁架單于的母閼氏投奔漢朝,正好虞常曾與蘇武的副手張勝有舊,兩人私下會面,虞常對張勝說:“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爲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張勝就這樣上了“賊船”。一個多月後,單于出外打獵,緱王與虞常等數十人打算起事,沒想到在前一夜有叛徒泄密,緱王等戰死,虞常被活捉,單于派衛律審理此案。張勝因爲之前答應虞常等人的密謀,此時得知事情敗露後,張勝害怕虞常把自己供出來,趕緊向蘇武坦白,蘇武知道事已至此,自己就算沒有參與其中也難逃牽連,“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打算自殺,但被張勝、常惠攔了下來。

蘇武被漢武帝派遣前往匈奴始在什麼樣的背景下? 第2張

虞常果然把張勝供了出來,單于大怒,召集貴族商議,想殺漢使,左伊秩訾則認爲招降他們會更好,說:“即謀單于,何以復加?宜皆降之”,但蘇武不願受辱,拔刀自刺,還是衛律召來醫生,才得以救蘇武一命,用車把蘇武載回營帳,單于欽佩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探望詢問。單于想要招降蘇武等人,於是派衛律審判虞常的同時威脅他們。在一劍斬了虞常後,衛律說:“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作出要斬了張勝的樣子,張勝請降,衛律又看向蘇武說:“副有罪,當相坐”,蘇武可不是膽小如鼠之輩,他怒視衛律,說道:“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衛律拿着劍威脅蘇武,但蘇武根本不爲所動。

三、北海堅守,不辱君命

衛律曾經也是漢人,他見威逼蘇武不成,於是打算利誘,就對蘇武說:“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衆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蘇武身上可是流淌着大漢驕傲不屈的血液,他對着衛律破口大罵道:“女爲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爲降虜於蠻夷,何以女爲見?”對自己身死也看得極淡,“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衛律知道自己威逼利誘沒有任何效果後,報告了單于。單于越發想使他投降,將蘇武關在地窖中,還不給他吃的,“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

蘇武被漢武帝派遣前往匈奴始在什麼樣的背景下? 第3張

單于見蘇武還不死心,就將蘇武遷至北海荒無人煙的地方,讓他放公羊,說等公羊生小羊纔可歸漢。孤零零的蘇武在北海一待就是十九年,與他相伴的是早已脫成了一根光禿禿的杆子,卻代表漢家尊嚴的漢節,見證着他從風華正茂,到白髮蒼蒼。蘇武在北海,以天爲蓋,地爲牀,掘野鼠所儲藏的果實爲食,“積五、六年,單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網紡繳,檠弓弩,於靬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餘,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但蘇武的好日子沒過多久,於靬王死後,他的部族遷走,丁靈人又盜走了蘇武的羊,日子再次艱難起來。但蘇武以及不忘使命與大漢氣節,哪怕是曾經和蘇武關係很好的李陵來勸說,但被蘇武無情拒絕,“武父子亡功德,皆爲陛下所成就,位列將,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說的李陵自愧不如。

與蘇武一同堅守的還有常惠等人,漢昭帝即位後,漢朝與匈奴的關係有所緩和,昭帝想要尋回蘇武,但匈奴謊稱蘇武已死。後來有漢使來到匈奴,還是常惠想辦法讓漢使尋回了蘇武,而曾經的百人使團,除了以前已經投降和死亡的,總共跟隨蘇武歸家的僅有九人,“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其十九年的堅持與不屈,不知感動了多少後輩才人,“胡沙不隔漢家天,一節堅持十九年。白首微官甘屬國,恥隨李衛老戎旃”。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