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歷史上的魏延最後是怎麼死的?

揭祕:歷史上的魏延最後是怎麼死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臨終前做好安排,將蜀漢伐魏大軍撤回到國內。諸葛亮的遺命是這樣的:楊儀率領大軍先發,魏延率軍斷後,姜維在魏延和楊儀之間。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則大軍就自行出發,退回到漢中。諸葛亮死後,楊儀命令參軍費禕到魏延軍中,去探測魏延的態度。魏延認爲,丞相雖然死了,但伐魏大業卻不應該終止。應該讓丞相府的人護送靈柩回國,由自己帶領大軍繼續伐魏。魏延同時還認爲,自己是前軍師徵西大將軍,是不應該聽從楊儀派遣部署的,更不會給他做“斷後將軍”。爲了留在魏國境內繼續作戰,魏延與費禕共同商量留下和回去人員的部署和分派,並強迫費禕親筆書寫,與自己聯名通知諸位將領。費禕先是答應下來,然後說回去給楊儀解釋一下,魏延不知是計,放走了費禕。費禕走後,魏延後悔,又看到楊儀在安排撤兵事宜,非常憤怒,於是決定自己先行撤退。撤退途中,魏延燒燬了依山而建的閣道,並率先佔領了褒谷口,派兵迎擊楊儀等。楊儀率軍緊緊咬住魏延軍,派出將軍王平(本名何平)迎戰,魏延軍隊多數人不支持魏延,魏延兵敗被殺。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揭祕:歷史上的魏延最後是怎麼死的?

魏延叛亂,表面上看,是他想代替諸葛亮率軍伐魏,得不到滿足便向楊儀發泄仇恨,實際上,魏延的叛亂,費禕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壞的作用,可以說,他是一個隱蔽的重大推手。假如他能夠發揮自身的優勢地位,也許魏延、楊儀的結局都不會是那個樣子。所以說,儘管魏延叛亂他並沒有參與,但從國家和軍隊完整的層面上來說,費禕仍然難辭其咎。或者說,他是最有可能阻止這場內亂的人,但他卻並沒有這樣做。

在說明費禕責任之前,先說明兩個問題,一是諸葛亮是不是要設計殺魏延;二是魏延是不是叛亂。

說魏延是諸葛亮設計殺死的,主要依據有兩條:一是魏延曾經提出給他一萬兵,出子午谷,迅速攻下長安,然後和諸葛亮會師,沒有得到諸葛亮的認可。《魏延傳》當中說魏延,“常常說諸葛亮膽怯,感嘆自己的才能不能盡情發揮”。二是諸葛亮的撤軍安排,同樣是《魏延傳》中所說,“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大軍便自行先撤”。實際上,這兩條都不是諸葛亮要殺魏延的依據。前面一條,兩人不過是軍事層面上的意見不一致,諸葛亮要穩打穩紮,逐步蠶食得地,而魏延則是弄險速勝,有點兒速勝論和持久戰之爭,上升不到政治爭鬥層面上來。後面一條,諸葛亮說的是魏延或者不服從撤退命令,並沒有說魏延“或者叛亂”。讓大軍現行撤回,就是讓魏延知難而退,一個得不到後勤供應的軍隊,是無法繼續作戰的。這就是說,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魏延是退也得退,不退也得退。何況,諸葛亮的部署也是讓魏延在最後,這和整個部署安排並不矛盾。

相反,諸葛亮一直比較重視魏延,在初次北伐前就讓魏延做了前鋒,丞相司馬,後來更是讓魏延做到了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封南鄭侯這樣的高位。必須指出,這些任命雖然都是皇帝的權利,但在諸葛亮時代的蜀漢國,沒有諸葛亮的認可,任何人的升遷都是不可能。所以說,諸葛亮的安排後所說的話只是一種擔心,擔心不執行部署安排,並不是擔心魏延會反叛。

這就來了第二個問題,魏延是不是叛亂?

《三國志•魏延傳》有個評論,認爲魏延不過是想代替諸葛亮,沒想到卻要聽從楊儀的安排,因此氣憤難忍,從而鋌而走險。因此結論爲“並不是想背叛蜀國”。這並沒有錯,但魏延在撤軍過程中燒燬了閣道,還佔領了褒谷口不讓大軍撤回,這已經超出了對楊儀“泄憤”的範疇,事實上造成了軍隊的分裂。所以說,“亂軍”也是叛亂,這屬於自作孽,怪不得別人。就像是士兵譁變,不管是什麼原因,能說不是“亂”嗎?

不過,魏延之亂是在費禕來了又走了之後,所以,再來看看費禕的責任。

當魏延要留在魏地繼續作戰,並和費禕一起做了將領的部署安排,費禕沒有指出魏延這樣做的危害,而是耍了一個滑頭,《魏延傳》用了一個“欺哄魏延說”一語。他是怎麼說的呢?費禕說:“我要爲你回去向楊長史解釋一下,他是個文官,不大懂軍事,一定不會違抗您的命令。”費禕此來,是看看魏延會不會執行諸葛亮的部署,而不是魏延和楊儀誰執行誰的命令的問題。蜀國軍隊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安全完整地將軍隊撤回到漢中,而不是誰懂不懂軍事的問題。而恰恰在這兩個問題上,費禕說了不該說的話。

促使魏延作亂的兩個條件,一是想留在魏地繼續作戰,二是不願意聽從楊儀指揮調遣。費禕應該說的應該做的,就是要打消魏延繼續作戰的念頭,告訴他這不是執行楊儀的命令,而是執行丞相的遺命。

魏延想留下來繼續作戰,主要的理由是不能因爲丞相諸葛亮一個人而毀了國家大業,但諸葛亮這個丞相不一樣,他不僅是丞相,軍隊總司令,伐魏前線總指揮,還是皇帝的“相父”,是蜀國權力運行中樞,絕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問題。諸葛亮之死,是蜀漢國家的重大變故,許多方面都要作出相應的調整,絕對不是運送回“丞相靈柩”這般簡單。費禕應該態度鮮明地告訴魏延,這纔是當前的國家大事,這時候連皇帝都要改變自己的日程安排,何況你一個前線將軍?!假如你魏延一定要一意孤行,我費禕肯定不支持你,其他人能聽你的嗎?如果只是你一支軍隊孤軍作戰,能打敗魏軍嗎?至於要不要執行楊儀的命令,費禕完全可以避開這個問題,說這是丞相最後的命令,已經和諸將下達了,諸將也正在做着這方面的準備,是不適合再做改變的事情了。同時應該明確地告訴魏延,諸葛亮已經有了部署,這時候絕對不是他和楊儀鬧意氣的時候。而費禕卻說回去解釋,這就讓國家的軍隊行動問題變成了兩個人的問題,客觀上更加重了魏延對楊儀的憤恨。

費禕理直氣壯地表明自己的態度,魏延會殺掉費禕嗎?應該不會。楊儀作爲諸葛亮的軍中長史,經常規劃軍隊的分佈安排,想辦法籌集軍糧,是一位很好的參謀長兼後勤部長,諸葛亮十分愛惜他的才幹。魏延是一員猛將,諸葛亮同樣十分欣賞,但最大的問題是兩人不和,雖然諸葛亮不願意偏袒其中一方,但也經常爲此表示遺憾。兩人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有時候爭論問題,魏延甚至要拿刀比劃着假裝要殺楊儀。這個時候,費禕就會插在他們兩人中間,進行規勸開導。所以史書會說:“在諸葛亮的一生當中,所以能各盡魏延、楊儀的能力而任用他們,多仰仗費禕匡正補救的力量。”從這個角度看,費禕如果明確自己的態度,魏延當不會殺掉費禕,楊儀派費禕前往魏延處,恐怕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退一步說,即便是魏延要脅迫費禕,費禕也應該留下來和魏延周旋,即便是以身殉國,也是職責所在。

可惜,費禕不該說的說了,不該做的做了,讓兩個人的怨恨進一步加深,最終導致了蜀國軍隊的重大損失。所以說,魏延叛亂,費禕並沒有起到規勸、制止的作用,反而成了一個隱蔽的重要推手,從這個方面來說,費禕也是難辭其咎。